第一百五十一章 鄴城易主(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愛吃麻辣豬蹄字數:5034更新時間:24/06/28 15:02:47
    庭院之中,一片死寂。

    所有人神色呆滯的看着袁尚那顆死不瞑目的頭顱,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之色,根本不相信眼前所看見的一切。

    袁熙……殺了袁尚?

    “三公子!!”

    逢紀悲呼一聲,只覺得痛徹心扉。

    袁尚是他和族人所押的嗣位繼承人,如今死了,代表着他多年以來的投資全部落空!

    同樣悲痛的,還有審配。

    他雖與逢紀不和,卻都看好並選擇支持袁尚。

    家族未來的興旺,全寄託在袁尚的身上。

    其餘之人也是臉色難看至極,他們本以爲袁熙只是想奪位,最多圈禁袁尚挾持袁紹,卻沒想到他竟敢殺弟。

    殘害血親,這可是天大的惡名!

    衆人驚恐之時,田豐卻對袁熙怒聲大罵:“袁熙小兒,你弒殺血肉至親,必遭天譴,又有何面目爭奪嗣位!你要是還有一絲良知,當自刎以謝天下!”

    袁熙臉上濺滿了鮮血,臉色猙獰可怖,看起來猶如惡鬼一般駭人。

    但是他的內心卻是前所未有地冷靜。

    在殺死袁尚的那一刻,他整個人彷彿擺脫了桎梏,放下一切世俗的顧慮和忌憚,心境得到了昇華。

    “我何罪之有?袁尚勾結奸人,矇蔽大將軍,我殺他天公地道,又豈會遭天譴!”

    袁熙冷冷的看了眼田豐,暫時先不理會這個老匹夫,將目光轉向逢紀。

    這是袁紹麾下最有權勢的謀士之一,雖是袁尚的人,可若能拉攏,將會向在場之人釋放一個信號,會助他快速掌控袁紹的力量。

    “你與袁尚私交甚好,想必知道奸人是誰,還望給本公子指出來。”

    逢紀連忙搖頭,“大將軍身邊並無奸人。”

    他哪裏不知道袁熙在拉攏自己。指出幾個奸人,就當他的投名狀。可袁紹尚未死,他豈敢當牆頭草?

    袁熙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眼中殺意瀰漫。

    “身爲父親的心腹,卻不知奸人是誰。要麼昏庸,要麼奸人就是伱自己。當誅!”

    在衆人驚恐的目光中,袁熙一腳踢開袁尚的頭顱,面無表情的提着染血利劍,走到了逢紀面前。

    揮劍!

    又是一顆大好頭顱落地。

    協助袁紹奪取冀州的最大功臣,就此身隕。

    既然他不受拉攏,那只能成爲袁熙震懾其餘人等以及豎立自身威嚴的工具。

    “你們二人可知,父親身邊的奸人是誰?”

    袁熙的目光落在了辛評和郭圖的身上。

    二人渾身一震,滿臉惶恐。

    “我……我……”

    兩人我我了半天,始終沒有勇氣“指出奸人”,人頭也隨之落地。

    至此,支持袁譚的辛評和郭圖身亡。

    支持袁尚的逢紀和審配,已死一人。

    幾個無頭屍體橫陳,鮮血流了滿地,整個庭院內血氣瀰漫。

    現場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誰也不知袁熙下一個會殺誰。

    袁熙提着劍看向審配,眼中閃着危險的光芒,“審治中,你是否知曉與袁尚密謀矇蔽父親的奸人是誰?”

    審配移開目光,不敢與袁熙對視。

    萬萬沒有想到,袁熙竟然如此瘋狂,手段竟然如此果決。

    早知如此,他當初豈會押注袁尚?

    他心知肚明,在袁熙動手殺死袁尚的那一刻,就註定要血流成河。

    他若想活,唯有指出所謂的奸人,交出一份投名狀。

    殺一批,震懾一批,拉攏一批。

    這麼簡單粗暴卻無比實用的手段,落在自身頭上,竟是那般令人膽寒絕望。

    殺的一批人當中,自是原先支持袁譚的辛評和郭圖,以及支持袁尚的逢紀和他審正南。

    震懾和拉攏的那批人,則爲田豐、沮授、許攸這些並未押注嗣位繼承人的謀士,以及袁紹身後的那些世家大族。

    袁熙身後,定有高人指點!

    “二公子……”

    審配話音未落,田豐就破口大罵了起來。

    “畜生!你當真以爲殺了我們就能奪得嗣位嗎?”

    “大公子尚在!主公尚在!”

    “冀州各大世家只會聽從大將軍的命令!”

    “等顏良將軍率兵進城,便是你這忤逆之子的死期!”

    田豐根本不懼袁熙,梗着脖子迎向他的劍鋒。

    正當袁熙要發怒之時,一名虎字營士卒匆匆跑入庭院。

    “報——!”

    “報告二公子,剛剛有一人從後門衝出,殺了我們兩個弟兄,奪馬而逃!”

    “什麼?!”袁熙聞言一驚,猛地轉身看向庭院裏的這羣人,細數一番後,臉色頓時變了,抓住田豐的衣領怒道:“沮授何在!”

    他才意識到在場的人裏面竟然沒沮授!

    沮授作爲袁紹最爲仰仗的謀士,這個時候怎麼可能會不在袁府?

    如今不見其人,定是之前藏起來了。

    剛剛奪馬而逃的很有可能就是他!

    “哈哈哈哈!”田豐肆意大笑,譏笑道:“你以爲控制了我等便能萬無一失?”

    “公與既已出府,如今定然在去城防營報信的路上。不久後四千兵馬便會殺至,你的罪行也會公之於衆!”

    “繼承嗣位?就你這弒殺至親之人也配!”

    袁熙臉色陰沉,進入庭院之時,並未清點人數,不曾想居然讓沮授跑了出去!

    目光掃過袁紹的一衆謀士,最後停留在昏迷在地的袁紹身上。

    “區區沮授,豈能壞我大事!”袁熙冷哼一聲,劍鋒斜指向袁紹:“袁尚與逢紀、辛評、郭圖作亂,欲殺父奪位。本公子奉父親密令及時趕至,親手誅殺作亂賊子。”

    “怎奈危機雖除,父親卻怒火攻心,以致於昏迷不起。”

    “你們說……父親還能醒來嗎?”

    不到最後關頭,袁熙絕不敢弒父。

    弒父的惡名,天底下沒有人能夠揹負。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以袁紹的性命,來要挾審配、田豐這些忠心耿耿的謀士了。

    只要審配和田豐願意爲他說話,就算沮授跑出去報信引來城防軍又能怎樣?

    城防軍信沮授還是信他們三人?

    看着袁熙臉上凌厲的殺機,原本完全不懼生死的田豐神色大變。

    袁熙打算孤注一擲!

    他絲毫不懷疑窮途末路的袁熙,會幹出弒父這等天理不容之事。

    倘若他們不願臣服,袁紹就永遠醒不過來。

    審配和田豐目光交匯,目光中充滿了猶豫和掙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低頭。

    “與三公子狼狽爲奸,矇蔽挾持大將軍的奸人正是辛評、郭圖以及……逢紀三人。”

    “很好!”袁熙這才露出笑容,命人將昏迷的袁紹擡入廂房。

    隨後鬆開田豐和審配,親自爲他們整理衣衫。

    “二位不受袁尚威脅,並未選擇與他同流合污矇蔽挾持父親,當真令人敬佩。”

    “如今袁尚和奸人俱已伏誅,父親卻被氣得昏迷不醒。二位深受父親器重,以爲當下該如何是好?”

    看着袁熙一臉誠懇的請教,田豐和審配只覺得無比諷刺。

    田豐不肯開口,審配只能虛與委蛇,不情不願的說道:“幽州戰事將起,鄴城政務繁多,如今大將軍昏迷不醒,當由二公子代爲處理。”

    “善!”袁熙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二位皆是大才,本公子今後還需多多仰仗二位。今後你我三人齊心,定能替父親將冀州治理的更上一層樓。”

    審配和田豐沉默不言,表情十分復雜。

    他們聽出了袁熙的言外之意。

    袁紹能給的,袁熙也能給。

    如今還少了辛評、郭圖、逢紀三人,他們以及身後家族能得到的利益將會更大。

    袁熙見審配和田豐並不回話,知道他們心裏有所芥蒂,可他不在乎。

    一邊命人清掃庭院,看管好田豐等人,一邊去往書房尋找袁紹的大將軍印。

    他所擔憂的並非鄴城的四千城防軍,而是駐紮在城外的冀州軍!

    他要假借袁紹之名,調動城外的冀州軍爲自己所用。

    他要效仿袁紹挾天子以令不臣,來一出挾袁紹以令冀州軍!

    舞臺已經準備好了。

    就等他粉墨登場。

    ……

    “噠噠——”

    “噠噠——”

    馬蹄聲響徹在深夜寂靜的街道上。

    沮授神色慌張,在月色下策馬奔騰。

    袁熙領着五百親兵殺入大將軍府,令他感到恐慌。

    驚慌之時,他第一時間暗中躲藏了起來,並找到機會從後門殺了兩名士卒,奪馬而逃。

    “二公子的虎字營如何入的城?”

    “殺光了府上的護衛,他究竟想做什麼!”

    馬背上的沮授心中充滿擔憂和不安,心中隱隱有一個可怕的猜測浮現。

    但他不敢往深了想,只能快馬加鞭趕去城防營!

    趕到北門城防駐紮的營地,沮授衝着守將大喊:“吾乃監軍沮授!大將軍府上有變,爾等速速前去支援!”

    “諾!”北門守將一見是沮授,頓時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當即吩咐下屬點齊人馬,前往大將軍府。

    沮授又道:“速開城門,我要請顏良將軍領兵入城。”

    袁熙的虎字營能夠深夜入城,讓他並不完全信任城防軍。

    唯有顏良進城,才能讓他安心。

    “無將軍金令,請恕在下不敢擅開城門。”

    沮授雖受袁紹寵信,可畢竟不是親兒子,北門守將豈能由他空口白牙說一通就大開城門?

    “哼!”

    沮授臉色陰沉,卻也知曉無袁紹金令,他出不了城。

    只能策馬揮鞭,趕往其他城門請城防軍趕往大將軍府支援,同時碰碰運氣,看有無出城的可能。

    ……

    東門。

    自袁熙入城後,許攸就一直守在城防營中焦急等待。

    終於,他等來了沮授的消息。

    “子遠,主公府上有變。二公子領五百親兵包圍了大將軍府,你速速帶領人馬馳援主公!”

    “什麼!”

    許攸假裝震驚,心中急切的想要知道袁紹那邊的具體情況。

    “公與,究竟發生何事?主公那邊的情況如何?”

    沮授臉色凝重的搖頭,“二公子親兵殺入府中之後,我便躲藏起來伺機逃出,並不知曉主公那邊的情況。”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許攸心中一沉,生怕袁熙關鍵時刻出了差錯。

    沮授又急切的說道:“子遠,速開城門,我去通知顏良將軍,請他帶兵入城,鎮住局勢。”

    “不可!”許攸斷然拒絕,倘若沮授調顏良的兵馬進城,此番謀劃便要付諸東流。

    “公與,無主公金令,我不可擅開城門。”

    沮授氣的直跳腳。

    可也知道許攸並非針對他,也不是不信任他。

    而是軍令如此,規矩如此。

    “罷了,那子遠速速點齊人馬,前去馳援主公。”

    許攸一邊命人點齊人馬,一邊在心中盤算。

    此刻他最關心的就是袁紹的生死。

    袁紹若是死了,就立即傳信賈詡,讓張郃高覽領禁衛軍出動,將所有人一網打盡。

    可袁紹要是沒死,那禁衛軍只能按兵不動。若強行趁亂斬殺袁紹,城外的冀州軍頃刻間就要衝殺進來。

    ……

    皇宮,禁衛軍營地。

    賈詡、郭嘉、張郃、高覽幾人一夜未眠,都在等許攸傳來消息,等待今夜袁熙起事的結果。

    “已經丑時了,怎麼還沒動靜,要不要派人去大將軍府看看?”張郃擡頭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有些擔憂地說道。

    按時間推算,袁熙應當早早就殺入了大將軍府。

    可許攸那邊卻毫無動靜,讓人不知袁紹是生是死。

    “不急。”

    賈詡鎮定地說道:“不可貿然擅動!倘若袁熙兵變失敗,我們派人過去探聽會遭到懷疑。”

    郭嘉也點頭認同,“一切靜等許子遠的消息。”

    見兩人這麼一說,張郃高覽二人心中再怎麼着急,也只能安心等待。

    他們今夜可是鉚足了精神,只待袁紹的死訊傳來,便殺向袁府,誅殺袁熙等人,順勢接管鄴城。

    郭嘉又補充了一句,“都且安心,只要袁熙按照文和的計劃行事,絕不出任何問題的。”

    按計劃行事自然沒有問題,可如今還未有消息傳來,無論是郭嘉還是賈詡,心中都在擔憂袁熙在最後關頭狠不下心來,不敢殺袁紹。

    這也是整個計劃當中,兩人認爲唯一不可控的因素。

    人心是難測的,賈詡的確引爆了袁熙心中的仇恨,讓他生出弒父奪位的決心。

    可面對親生父親,最終能不能下得去手卻是個問題。

    兩人就怕關鍵時刻袁熙退縮了,被袁紹犁庭掃穴般鎮壓。

    賈詡問道:“袁熙事敗,我便要前往幽州,奉孝當如何處理殘局?”

    郭嘉早已胸有良策,脫口而出道:“各州郡將會傳出消息,袁紹挾持天子,袁熙忠孝兩難全,爲天下蒼生計,決定力挽天傾,奉天子密令清君側。如此可讓袁紹聲名盡毀,日後陛下誅殺他亦不用遭受天下人非議。”

    “善!此消息當從幽州率先傳出。”賈詡點頭稱讚。

    袁氏的名望太高,天下爲官者,幾乎都與袁氏有幾分香火情。

    擡高事敗的袁熙,搞臭袁紹的個人名望,將袁紹與袁氏剝離開來,方爲上策。

    ……

    在沮授奔走之下。

    東、南、西、北四門的城防軍,紛紛動身趕往大將軍府馳援袁紹。

    許攸鎮守的東門距離大將軍府最近,因而最先趕到。

    此時大將軍府,儼然被虎字營所佔據。

    見到許攸領兵趕來,虎字營士卒立馬警惕了起來,紛紛拔刀對峙。

    “袁熙的虎字營?”

    許攸認出了這些士卒的身份,眉頭緊皺,心中越發不解了。

    既然虎字營都佔據了大將軍府,那袁熙這次兵變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成功了,怎麼會沒有袁紹的死訊傳出。

    如果失敗了,爲何這虎字營的士卒還敢持刀與他對峙?

    就在許攸滿心疑惑之時,一道渾身浴血的身影,走出了大門。

    正是袁熙!

    (下一章已經寫了3500字,寫完並潤色後立刻發佈。時間在9點左右。凌晨之前必定還有一章!說了今天寫完這個劇情就一定做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