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旻:你人還怪好的勒(誤)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化石採集字數:4626更新時間:24/07/02 01:36:58
    “使君,你無恙?”

    見到荀彧滿臉的關切,劉備總覺得這位潁川名士似乎是誤會了什麼,他的腰部一用力,迅速起身坐在牀頭,解釋道:“文若,勿要擔憂,我無礙。”

    “無礙.”

    荀彧嘴裏嚼着這個詞眼,方纔守在劉備牀邊的時候,他發現劉備一動不動,宛如一具屍體,若不是還有着微弱的呼吸,他還真以爲劉備撒手人寰了,如此看來怕不是落了病根啊。

    爲了讓他不要多慮,甚至不惜扯謊來誆騙自己。

    想着想着,荀彧心中的慚愧越來越深了。

    “使君,日後你勿要衝鋒在前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不是我不是說過我無礙了麼?

    劉備暗暗嘖舌,他決定不能讓誤會再度加深,於是再次解釋道:“文若,道理我是明白的,涼州時面對北宮伯玉數萬大軍我尚且能反攻,更何況是區區的董旻呢?你不要擔憂,我是真沒事!”

    這點讓劉備眼前一亮,他心中盛讚,文若之於曹孟德,猶如孔明之於我啊。

    “使君,最重要一部分就在這裏了。”

    順其自然吧。

    他心中嘆氣,徐庶和霍篤都如此,何況是劉備呢?

    若是此前,他肯定會考慮再三,拿出多種方案,畢竟殺了董旻就算是徹底與董卓撕破臉皮。

    據涼州老卒所說,擊退北宮伯玉後,大勝歸來的劉備一頭栽落下馬,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見劉備縱馬,就連校場上都不見揮灑汗水的劉備。

    劉備總感覺在荀彧身上看見了賈詡的影子,他沒有堅持,作爲好的建言,當即選擇聽從。

    何況是區區一董旻呢?

    不過劉備還是強壓心頭的怒氣,問向在場的三人

    “元直,文若,篤,你三人以爲如何?”

    明白?

    荀彧將一張黃麻紙遞向劉備。

    “使君吉人自有天相”徐庶話鋒一轉,“使君,降卒之事已經處理妥當,這都是文若的功勞啊。”

    好在荀彧做事極爲嚴謹,若是此人不能斷定,也沒有士卒指認,便暫且羈押在牢獄,等到水落石出,盡量避免冤假錯案。

    “元直,我無恙。”

    荀彧大爲感動,不過他還是提醒道:“使君,不如暫且看一看文書.”

    劉備心中叫苦不迭,文若啊,伱臉上那副表情哪裏明白了,分明是誤會更深了!

    想來這就是使君大力扶持醫者的緣由啊.

    但.此等暗病即便是扁鵲復生都不一定能根治吧?

    明知患有暗病卻奮不顧身來救陽城.

    我我我卻還試探使君.

    每每想到這裏,荀彧都想給自己一巴掌,他的志向是匡扶漢室,掃除天下傾頹之勢,遍觀天下英雄,除去劉使君,還有誰能與他在這條道路上前行呢?

    萬般思緒僅在一瞬,劉備剛想說些什麼的時候,荀彧恰巧擡起腦袋,深深看了劉備一眼。

    霍篤冷笑道:“殺之?不五馬分之,難解我心頭之恨!”

    霍篤站了出來,他手裏抱着厚厚一摞的黃麻紙,壘得猶如小山般高,一時間甚至看不清霍篤的臉。

    就在此刻,第三道聲音闖進營帳,劉備和荀彧的循聲望去,在兩人的注視下,隨着聲音一同闖進的是徐庶和霍篤。

    “有一人需要你親自定奪。”

    別說是董旻,就算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做出這般混賬的事,他都恨不得拔刀斬之!

    許是那時留下暗病

    好比族中一長者,平日裏看不出來毛病,一到陰雨連綿的天氣,膝蓋便又酸又疼。

    荀彧抿抿脣,怎麼感覺使君麾下之人都如此意氣用事.不,應當是性情中人。

    “篤,有勞你了,放在桌上吧。”

    劉備嘴角一僵,元直你這不是讓誤會更深了嗎?元直,難道你是故意的?

    然而荀彧依舊堅持自己的意見,“使君,作爲一軍統帥,怎麼能不看麾下之臣的處理的措施呢?若是被奸邪小人鑽了空子,危害之深不可估量啊!”

    時間漸漸過去,劉備讀完一部分,覺得無可挑剔,士卒和將帥分辨的極爲明晰,跟隨董旻的老卒,說全是惡人賊首,顯然是以偏概全,如若隔着一個砍死一個必定有漏網之魚。

    徐庶的面色陰沉下來,就連平日輕搖的羽扇都停擺,他的聲音透着一抹冷冽,“此等敗類,依我看不如殺之!”

    荀彧謙虛道,“非我一人之功,使君麾下的將士都是難得的良才,沒有這些良才的幫助,我又怎麼能如此快的處理妥當呢?”

    不提北宮伯玉還好,一提北宮伯玉,荀彧心中的愧疚更深了,以至於低下腦袋,這讓劉備眉頭一挑,怎麼還起到反效果了呢?

    “那便看看。”

    罷了,罷了。

    徐庶給劉備使了個眼神,劉備當即讀懂徐庶的意思,在剛剛那個問題上的辯駁,就像是在白紙上作畫無疑是越抹越黑,賈詡猜的出來答案,相處久了沒有道理荀彧猜不出來。

    劉備蹬上鞋履,走到桌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刷刷的便翻閱起來黃麻紙,徐庶荀彧霍篤三人就靜靜矗立在他的身後。

    “文若之才,遠勝於我,不必再看!”劉備大手一揮,頗爲豪邁。

    “使君,我明白了。”

    徐庶朝着劉備投去擔憂的目光,見到劉備安全無恙後,緊皺的眉頭這才舒緩。

    “使君”

    劉備接過來一瞧,不出所料,正是董卓的親弟董旻!

    看見這個名字,劉備的火氣騰的一下子就上來了,牙齒都咬得咔咔作響,在大漢屠城算是極爲不道德的事,反覆似呂布都不曾幹出這種事。

    打定主意後,劉備不再糾結,他捧着荀彧的手,不遺餘力的稱讚着荀彧,“文若不必謙虛,此前我和元直急得可謂是焦頭爛額,文若出馬簡直是手到擒來!我遠不如君啊!”

    “使君”

    在劉備昏睡這段期間,荀彧曾詢問陣地上的士卒,士卒大多是荊州人,不過還是被他找到一些涼州老卒。

    荀彧搖搖頭,不是早就商討好用大將軍密詔大做文章麼?如今情形明明早有預料,何必長吁短嘆呢?一口氣贏了,自然是極好的。退一萬步,即便是輸,也輸的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荀彧的身上。

    荀彧微微頷首,“我也一樣。”

    “善!”

    劉備奮然起身,臉色冷得毫無溫度可言,他抓住桌上的佩劍,手緊攥劍柄,攥得指節分明,攥得咔咔作響,下一刻猛然一用力,只聽一聲錚鳴,長劍出鞘,寒光四溢!

    他,要殺人了。

    簡易的牢房裏,董旻蜷縮着身體,伸出舌頭舔了舔皸裂的嘴脣,他的嗓子真是又幹又渴。

    若是放在過去,肯定是破口大罵,喚來僕役爲自己準備美酒或蜜水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

    眼下的身家性命都假於劉玄德之手,若是像以往那般驕縱,即便逃出生天,也免不了一頓毒打,故而面對看守牢房的士卒,哪怕是蠻夷,他也是客客氣氣的說道

    “好漢,能不能討碗水喝?”

    身材魁梧高大的‘蠻夷’瞟了眼董旻,拋下一句,“等着。”

    然後這個‘蠻夷’衝着巡邏的士卒招招手

    “同袍,這個降卒想喝水。”

    好大的膽子!

    區區蠻夷膽敢他爲降卒!

    董旻眼底亮起怨毒的眼神,就像是草叢裏蓄勢待發的毒蛇,彷彿就要衝着‘蠻夷’,發動致命一擊。

    ‘蠻夷’一回頭,董旻所有的壞心思瞬間縮了回去,蕩然無存,擠出個和和氣氣的笑容。

    “多謝,多謝好漢”

    ‘蠻夷’擺擺手,“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使君!”

    “多謝使君,多謝使君”董旻千恩萬謝,不過心底可是從頭到腳將劉備臭罵一遍,如果不是敵強我弱,身陷敵營,他早就道出心底話了。

    現今還需忍耐,央求劉玄德,放我一條性命,家兄董相國,劉玄德應當不會殺我吧?

    董旻一邊喝水,一邊思索着。

    殊不知,他這般小丑的行徑被劉備徐庶荀彧霍篤看在眼底。

    霍篤恨不得提劍去砍了董旻。

    卻被荀彧攔下。

    好在霍篤沒有完全被怒氣衝昏頭腦,他咬牙切齒,但是嗓音壓的很低,“荀先生,你這是何意?!此人惺惺作態,屠城之事統統賴在部曲身上!彷彿與他無關!”

    “霍主簿,冷靜冷靜,一劍殺之縱然痛快,不過讓他這般死去,不是太過便宜此人?”荀彧勸道,“誅心遠勝過殺人啊!”

    “這”霍篤突然覺得荀彧說的很有道理,一時間他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將求助劉備。

    劉備深深吸氣,即便手攥劍攥的虎口青筋怒跳,還是從喉嚨裏擠出一句話,“先聽聽文若的話。”

    荀彧邁出一步,走到三人面前,道出心中的想法

    “使君,元直兄,霍主簿。我在處理洛陽兵卒時,發現這大多士卒不知所行是爲何事,董旻與諸將統一口徑是討伐賊寇。我從洛陽兵卒中挑選出一批有威望,能服衆的純良之人,令他們伏於營帳後,讓董旻親口道出目的,如此一來,洛陽兵卒必將倒戈!”

    霍篤有所顧慮,“荀先生,我觀董旻並非董理那般膽怯,想讓他開口該如何是好啊!”

    徐庶站了出來,“篤,就交給我吧。”

    說完三人的目光望向劉備。

    在劉備看來董旻結果皆是一個死,讓他原形畢露,不但要他腦袋,還要誅他的心。

    如此甚好,甚好啊!

    劉備又爲何要拒絕呢。

    “善。”劉備重重點頭。

    “大王”

    就在董旻詫異的目光中,羽扇綸巾自稱徐庶的猛士與‘蠻夷’道了聲“大王”,說了幾句話,便從‘蠻夷’的手裏接過看管自己的權力。

    董旻細細的聽着徐庶的話語,這才發現此人在軍中地位僅次劉玄德!

    他心中大駭,不等他說些什麼。

    徐庶竟然衝着他表達善意,臉上聚滿微笑,連忙表示都是誤會,西鄉侯劉玄德早就看袁氏不順眼,此西鄉侯北上是來幫董相國清剿反對董相國的奸邪小人,行至潁川,看見董相國旌旗誤以爲是有人給董相國潑髒水.

    跟在劉備身邊的徐庶相信他能去往仙鄉後世,私底下有空便向劉備請教演戲的技巧。

    徐庶的學習速度驚人,空閒之餘,便試着操練,很快就讓劉備拍手叫好,挑不出毛病。

    更不用說一位優秀的謀臣都是工於心計的高手,董旻拙劣的演技和惶恐的心態,在徐庶眼裏,簡直是無所遁形。

    他謊稱自己也是跟隨兄長以武人的出身打拼,就連過程曲折都編排的煞有其事,三言兩語的功夫便拉進了他和董旻的距離。

    而後更是親自爲董旻端茶倒水,賠禮道歉,用對待名士的禮儀對待董旻,當然無意間提到劉備兵馬強勢,雖然在合理的範圍內誇張了一番。

    這番操作下不但擊穿董旻的心底防線,還令董旻喜不自勝,根據徐庶所言,劉備原本想要送份大禮給董卓,藉此投效董卓。

    那麼若是他成爲中間牽線搭橋的人呢?!

    各地接二連三叛亂的徵兆可是讓他的兄長好一陣頭疼!

    有劉玄德助力,還有誰?!

    此事若成。

    一來,幫助了他的兄長

    二來,還能加官進爵,莫說衛將軍,就連大將軍都不在話下啊!

    越想董旻越是覺得穩妥,甚至沒有在意徐庶言語裏埋藏的陷阱,就要將真實的目的道出來.

    就在董旻脫口而出之際,偏偏卻被徐庶打住

    “董將軍貴爲左將軍,官位顯赫程度就連西鄉侯都不及,如此大事,我怎麼能聽呢?”

    “將軍只能告知西鄉侯,切莫因爲庶的緣故被第三人聽去啊!如此一來不是壞了董相國的大事麼?”

    董旻愕然,他望着徐庶義正言辭的嘴裏,心中頗爲感動。

    徐元直.竟然如此爲我着想.

    徐元直.你真是好人吶!

    跟隨徐庶來到一營帳,果然如同徐庶所說,劉備盛情接待了他,一想到聞名天下的西鄉侯對他如此客氣,他就忍不住大笑。

    最後的一絲防備也卸掉個乾乾淨淨。

    當劉備問起“將軍來到陽城是爲何事?”

    董旻頓時吐了個乾乾淨淨

    “攻取城池,然後屠城”

    “練兵的最好方法就是戰場之上.”

    “攻城是磨練兵士最好方法之一”

    “一來屠城能爲董相國揚威”

    “二來屠城能讓沒見過血的士卒鍛鍊鍛鍊膽量.”

    “三來屠城能獲取錢財,讓他們知道跟着董相國有錢賺”

    “四來攻城折損是可控的範圍,活下來的士卒有着成爲精兵悍將的潛力.”

    “五來屠城能最快讓活下來的士卒變得與他們一樣,沒有底線的部曲戰鬥能力不可估量.”

    說着說着,董旻突然覺得外面鬧哄哄的.

    奇怪,是他的錯覺嗎?

    且慢

    董旻忽然一驚,心瞬間提到嗓子。

    不對勁,不對勁!

    爲何面前的劉玄德竟然如此看着我?!

    劉備不復此前那般溫和,他的眼神很冷,表情也冷,橫在脖頸間的劍更冷!

    這一刻,董旻脊背冷汗連連

    又是二合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