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 章 農無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作者小魚111字數:2308更新時間:24/06/28 14:53:53
    “梨花香,纏着衣角掠過熙攮……”

    李長安走在鄉間小路上,看着田地裏隨風盪漾的水稻,心裏安靜平和一片。

    人間煙火氣,最是撫人心。

    不管男女老少,都在忙着農耕,明明在烈日下,做着辛苦的農活,但是每個人臉上,都帶着喜悅的笑容。

    這副場景,像一場清爽的春雨,撫慰了他心中的浮躁。

    這天下,是不是盛世,不是看那些名門世家,而是看最底層的百姓。

    現在整個嶺南,基本上的流民,都安置在這附近了。

    孟三關打算在這裏建一座新城,叫稻禾城,用來紀念那位禾下乘涼的老神仙,還有他門下的弟子。

    今年在各個地方,都推廣了李長安給的優質水稻。

    這纔剛種下去沒多久,有些水稻就已經半人高了。

    哪怕現在還有些寒意,但是水稻的質量特別好,一點都不被環境影響。

    在萬畝良田以外的地方播種,也只是收成少一點而已。

    孟三關估算了一下,良田畝產八千斤,一般的田地估計也能有個六千斤。

    至於那些旱地,剛開荒出來的田地,不配種這麼珍貴的糧食種子。

    誰踏馬要是敢把神仙賜的種子,給浪費在那些差的地裏面去。

    那全村的人,都會把他一家老小,種在地裏面。

    炊煙裊裊升起,一些孩童穿着厚厚的棉服,出來喊自家長輩回來吃飯。

    哪怕是現在天氣回暖,他們的孃親也怕清晨的寒氣,使勁給他們加衣服。

    明明自己都不捨得穿新衣服,卻還是給自家的娃娃多穿了兩件。

    三月份的天氣,硬生生給他們捂出了一身汗。

    母親不懂得什麼大道理,只知道把最好的給你。

    或許她認爲最好的,你可能不需要。

    但是她就是想給你,因爲這是她最好的。

    一位老人,穿着有些補丁的衣服,在溪邊洗手。

    兒子在軍隊當兵,每個月都有米和布等補貼送到家裏。

    所以家裏並不缺新衣服穿,但是老漢不捨得穿新衣服幹活。

    他每天出門的時候,都是穿着自己以前的舊衣服。

    新衣服留着,過年的時候穿。

    他看着自家白白淨淨,胖胖呼呼的小孫子,只覺得這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了。

    老漢對着幼童開口問道:“今天不上學堂嗎?”

    “老夫子帶着嶽姐姐她們上山摘果子了。”

    “那昨天夫子教了你什麼東西啊,給爺爺聽好不好啊。”

    幼童蹲在地上抓螞蚱,聽到爺爺的話,站了起來,一股奶香味的童音從嘴裏吐了出來。

    “夫子教我們唸詩,說這是村長大人寫的,我念給爺爺聽。”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

    “亭臺六七座,……”

    幼童皺着眉頭,想不起來後面一句是什麼。

    “八九十枝花!”

    李長安站在田埂上,看着這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一幕,忍不住開口提醒道。

    幼童聽到聲音,擡起頭,這才發現面前有一個很好看的大哥哥,他連忙感謝道:“謝謝叔叔。”

    李長安:……

    “叫的很好,下次不要叫了。”

    老人眯着眼睛,看着眼前這個白衣飄飄的男人,總覺得有些面熟。

    開春以後,孟三關把不少嶺南城附近的窮困人家遷移過來,準備建城,老漢一家,就是後面遷過來的。

    原本他也不想背井離鄉,後來在軍隊的押送下,才不情不願的拖家帶口,來到了城溪村。

    待了一個月後,他的不情不願就消失了。

    現在哪怕有人拿着刀,讓他回原來的村子,他都不會回去了。

    開什麼玩笑。

    在這裏,有房子住,有田種,有畝產六千斤的糧食,還一年能種三季。

    不農忙的時候,還可以去修建城牆,每天的工錢三十文,包吃包住,每頓飯兩個雞蛋,還有豬油拌大米飯吃。

    這種日子,過的跟天上的神仙差不多,誰願意離開。

    而且城溪村物價特別便宜,一牀棉被,才一百文錢,一斤白花花的大米,十文錢一斤,雞蛋豬油更是外面的一半價格不到。

    最主要的是,這裏有學堂。

    只要是家裏有人參軍,子孫可以免束修上學。

    這個條件,一度讓別人看不起的丘八,成了村裏的香餑餑。

    老漢的兒子,更是拼了命,都要進軍隊,只是爲了讓自家的兒子,能進入學堂。

    只要成了讀書人,那就可以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活了。

    城溪村的士兵,一度成了所有人羨慕的職業。

    不僅工錢高,待遇好,而且子孫有機會能翻身。

    讀書人,這三個字,在老漢眼裏,就是神仙一樣的人物。

    他做夢都不敢想,自家的後代,有人可以成爲讀書人。

    所以老漢看着李長安,雖然不認識,但是他那一身衣服,讓他還是有些拘束的站了起來。

    “小孩子不懂事,讓先生笑話了。”

    李長安擺了擺手:“老人家客氣了,是我看這娃娃着急,忍不住提醒一下而已。”

    看見老漢沒認出自己,他想了想,開口說道:“晚輩看這個村子,稻種長的跟小樹一樣,到處都是豐衣足食,想和老人家打聽一下,這裏面可有什麼訣竅。”

    老漢聽到這話,滿臉笑意的開口說道:“我們村啊,那可是嶺南最好的村子了。”

    “我們村子,可是出了兩位神仙,一個是掌管天下五穀的農神,一個是老天爺的徒弟。”

    “這個稻種,是老天爺的徒弟,也就是我們村長,從農神那裏拿過來的,畝產八千斤,哪怕是一般的地,也有六千斤。”

    “比其他種子,產量翻了二十倍,伺候一畝地,相當於伺候二十畝地的產量了。”

    “就是因爲有這個產量,所以在我們這裏,只要是個人,只要肯幹活,哪怕是最懶的懶漢,都可以養活自己。”

    在老漢眼裏,曾經遇見過最懶的懶漢,也就是日上三竿才起牀的人了。

    至於比這個更懶的,那他是沒有見過。

    李長安聽到這話,開口問道:“哪有人來收稅嗎?”

    老漢聽到這話,哈哈大笑起來:“這位先生,我看你也是個讀書人,但是接下來老漢說的話,你可能不信。”

    “我們城溪村,種地沒有稅,除了做買賣要交稅以外,種地一點稅收都沒有。”

    “你種多少,就能收穫多少。”

    老漢一臉的得意:“村長大人說了,城溪村,農無稅。”

    “誰收,誰就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