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典,一念決之!6k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半章水墨字數:6384更新時間:24/06/28 14:51:02
    清晨。

    鐘聲九響,長生山門大開。

    山門之外,已是人山人海。

    天南地北的無數散修,在這暮色尚存之際,也皆是早早的匯聚於這長生山門之外,等待着這一刻的到來。

    按以往慣例,長生宗開山大典招募新弟子,皆分術,法兩科。

    而這個術,法,卻也非是之法術與功法。

    所謂術,則是指修仙百藝,所謂法,則是指非修仙百藝。

    開山大典,但凡拜山修士,皆只可擇一科爲目標,參與拜山考覈。

    選擇術,則是考覈修仙百藝,重技藝,悟性,輕資質。

    選擇法,則是重在考覈資質,悟性,同時也對年齡有着極大限制。

    按長生法度,除極其特殊一部分情況以外,所有參加法科的拜山弟子,骨齡皆必須在十歲以下,靈根資質必須是雙屬性地靈根,亦或者地靈根之上……天靈根,異靈根。

    而術科,則並不限制年齡,也不限制資質,縱使垂垂老矣,只要仙藝精湛,悟性超俗,通過術科考覈,便可拜入長生山門,爲長生宗外門弟子。

    而除了術,法兩科以外,按照慣例,長生宗每次也會招募一定數量的客卿長老。

    而對於客卿長老的招募,限制則是更少。

    不限年齡,不限資質,只需要修爲達到了築基境,且具備某一方面的獨特天賦,亦或者特長。

    比如修仙百藝,比如真意,比如身懷某種特殊血脈,某種特殊體質……

    只要具備,那成爲長生客卿,享受一定程度的長生宗弟子待遇,背靠上長生宗這座龐然大物,也基本就是板上釘釘。

    當然,不管是術,法,還是客卿,最核心的考覈,還都是在於問心,即確認所招收者,對長生宗沒有歹意。

    這一點沒有問題,才會有後續的考覈,不然的話,縱使資質再優秀,顯然也不可能拜入長生宗。

    顯而易見,長生宗的開山大典,也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天下英才,盡入長生!

    這一次開山大典,自然也不例外,甚至,這一次的開山大典,因種種原因,規模變得更大,影響自然也更深遠。

    而隨着鐘聲九響,山門大開,這一次的開山大典,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術,法,客卿。

    三道登天之階,於長生山門之下顯現,每一道登天之階,也皆是人山人海。

    一隊隊着長生法袍的弟子穿梭其中,在一道道呵斥之下,維持着這一次開山大典的秩序。

    天穹之間,尚有數尊內務,執法兩個職能機構的金丹長老踏空而立,震懾着一切參加此次開山大典的修士。

    而在雲端之上,尚有一座巍峨宮殿若隱若現,一襲青衫立於真傳宮殿,亦是俯瞰着這芸芸衆生。

    九脈大議早已結束,只不過,於楚牧而言,一場由長生宗主主持,九脈脈主列席,各脈元嬰太上參與的大議,他縱使再特殊,顯然也不可能有什麼話語權。

    數個時辰的議事,除了一開始的元嬰關注以外,他幾乎全程透明。

    從九脈大議的結果來看,長生宗對於遠古天宮的窺視,已是成註定之事。

    在接下來的遠古天宮遺蹟試煉中,長生宗將調集二十尊金丹真人,百尊築基,千位練氣修士,作爲第一批探索遺蹟隊伍。

    接下來的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則就需要看這第一批隊伍對於那處天宮遺蹟的探索情況了。

    而他,在那一場九脈大議上雖是全程透明,但這場九脈大議,本就是因他而起,顯然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他這尊唯一接觸過遠古天宮遺蹟,並且成功脫身的真傳,自然也被賦予了重任。

    一份於他而言,無力抗拒,卻又頗爲燙手的權利……

    楚牧目光幽幽,指尖輕動,一枚潔白無瑕卷軸懸於掌心。

    卷軸通體潔白,其上烙印祥雲白紋,羣山溝壑,仙山高聳,皆以白紋勾勒,栩栩如生。

    在卷軸下方一角,幾個祥雲小字銘刻,長生宗主四字無比清晰。

    楚牧擡手一抹,卷軸緩緩向兩側攤開,布面卷軸之上,字體數行,如雕刻烙印一般,攝人心魄,字體下方,尚有一抹劍痕烙印,肉眼直視,都近乎神魂顫慄!

    宗主法旨!

    持此法旨,如宗主親臨。

    而此法旨之規格……

    長生真傳之下,皆需無條件聽從調遣!

    也就是說,他持此宗主法旨,長生宗這座龐然大物,除了最頂端的寥寥可數的存在,其餘一切人力物力,皆在他的支配之中。

    權利之大,無疑已是遠遠超出了長生真傳之尊的權利。

    畢竟,真傳之尊貴,更多的,則只是在於地位尊崇。

    真正的權利,雖說也並不小,但相較於這道法旨,顯然也是天差地別。

    而按此法旨內容來看,他需要全權負責……第一批探索天宮遺蹟隊伍的人員挑選,以及後續相應的培訓。

    在九脈大議過後,這一份龐大且燙手的權利,便隨這一道長生法旨,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身份轉變之後,他儼然又再一次的身不由己,隨波逐流……

    “呼……”

    楚牧深吸一口氣,強行將心頭幾分不適應壓下,再看向這份長生宗主法旨,目光亦是趨於平靜。

    他擡手一指,攤開的卷軸合攏,衣袖一卷,卷軸法旨再度收入囊中。

    此時,兩道遁光沖天而起,至雲端消散,兩尊源於長生內務堂,執法堂的金丹長老躬身一拜:“稟真傳,開山大典,已準備就緒。”

    “開始吧。”

    楚牧稍稍頷首,幽幽目光,亦是定格於長生山門之下的登天之階上。

    術,法,客卿。

    三科取才,與世俗王朝的開科納士,則沒有太大的區別。

    三道登天之階,則是旨在問心。

    所有參加三科納士的拜山修士,皆需踏上三道登天之階。

    九十九階臺階,問心,問跡,問過往。

    這一關,既是確保拜入長生者,不會心懷不軌,同時也是對所有拜山修士的一次篩查。

    如來歷,背景,甚至是過往,在這九十九階臺階的拷問之下,皆會顯露清晰。

    而對拜山修士而言,只要非是對長生宗心懷歹意,這一關,基本也不可能被淘汰。

    而此刻,隨着鐘聲一響,人山人海的修士,幾乎是剎那之間,便涌上了這三道通天之階。

    與此同時,楚牧腰間懸掛的真傳之令,亦是隨之一陣盪漾。

    主持開山大典,開山大典的所有權限,自然也皆轉至他手中。

    這枚真傳之令,則是掌控這開山大典所有權限的核心所在。

    楚牧心念微動,真傳之令懸浮,隨他指尖一點,本是不存在於真傳之令上的一個界面亦是隨之顯現。

    界面名開山大典。

    界面列表之上,通天之階這一行,儼然已是有着無數的人影閃爍。

    楚牧擡指一點,其中一道人影,便飛速由虛幻至凝實,眨眼間,便形成了一道投影畫面懸浮顯現。

    畫面之中,是一白髮蒼蒼之老者。

    老者每踏上一階臺階,便是一幕幕飛速閃爍的畫面。

    畫面之中,老者之名,之過往,甚至是其記憶深刻的經歷,也皆是粗略顯現而出。

    只是短短數個呼吸,這一位老者,幾乎就沒有任何隱祕的顯露在了他的面前。

    老者名燕尋山,出生於大楚燕北郡燕雲城,三靈根資質,算不上出色,但其卻爲當地一修仙家族燕家的嫡系子弟。

    燕家族中築基修士三尊,盤踞燕雲城,傳承千載,已是初具底蘊規模。

    燕尋山之父,便是燕家三尊築基長老其中之一。

    如此家境,其修行自然比之尋常散修要順暢得多。

    恰逢燕家準備拓寬族中底蘊,其也頗有幾分煉器天資,便被燕家選爲煉器種子,研習煉器之道。

    按照既定的命運,尋山或許就會是這般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切也本該是順風順水。

    到最後,或許成就築基,爲燕家煉器師,守護燕家傳承數百載。

    但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燕尋山不過練氣後期,大楚內亂便極其突兀的爆發,而且只是短短數月,便糜爛了大半個大楚修仙界。

    大楚修仙界的平靜,亦是瞬間崩塌。

    燕家附屬於南山李家,自然也就隨之被徵召,納入正道盟的大旗之下。

    在戰爭初期,正道盟勢頭洶涌,大軍兵鋒直指北疆,燕家亦是吃盡了戰爭紅利,其族長甚至是一躍而起,成爲正道盟一尊金丹長老。

    可隨着瀚海陳家的背離,正道盟的大好戰局,一朝盡喪!

    燕家爲正道盟一部分,自然也逃不過這場輪迴。

    族中的擎天支柱金丹老祖,在混亂之中不知所蹤,神魂之燈隕滅,數尊築基長老喪生,如日中天的燕家瞬間被打斷了脊樑。

    退守荊門之後,憑藉着族中僅有的一尊築基苟延殘喘。

    可隨着荊門之戰的爆發,正道盟的再一次潰敗,本就苟延殘喘的燕雲燕家,無疑是徹徹底底的分崩離析,從此成爲了歷史。

    燕尋山雖僥倖逃脫,但沒了家族支撐,區區一練氣修士,在這天傾的大勢之下,說是螻蟻恐怕都有些勉強。

    從荊門逃竄而出,從此便過上了被長生宗通緝,東躲西藏的生活。

    如此折騰數十載,終至築基,本欲重歸正道盟旗下,重振燕家聲威,但隨着南山之戰正道盟的慘敗,又一龐然大物的隕滅,燕尋山也終於認清現實,不敢再以燕爲名,改爲雲山,於大楚修仙界漂泊不定的流浪。

    一直到長生宗平定西南,大赦天下,將原本諸多如燕尋山這等勉勉強強算是正道盟餘孽的修士盡皆大赦,燕尋山這才得以光明正大於大楚修仙界出現。

    之後便多次輾轉,於一些商行商盟擔任客卿長老,一直到三十餘年前,隨一商盟至北斗七城,見長生宗開山大典之盛況,便萌生了入長生宗之念。

    按常理而言,以燕尋山的修爲年齡,參加客卿考覈,才是最爲正確的決定。

    但其卻也不願爲客卿,一門心思想要真正拜入長生宗,其以煉器術爲技藝,至今已是第三次參加長生宗術科取才。

    畫面定格,楚牧擡指一點,燕尋山前兩次參加術科取才的場景,亦是隨之浮現而出。

    術科的考覈,雖限制較少,但對於天賦之看重,甚至比法科還要嚴苛許多。

    參加術科考覈者,通過通天之階,便只剩下一道關卡。

    如燕尋山,擇術科煉器,那就只需要展示自身煉器技藝即可。

    由長生宗設題,從下品法器,逐層往上。

    最終,便是擇優錄取。

    若是客卿考覈,那就是誰的煉器師品階更高,就錄取誰。

    而術科的這個優,卻是複雜得多,在評定規則之中,甚至還有一套已成體系的權重規則。

    即天賦權重最大,其次便是靈根資質,年齡,煉器師品階,最後才是修爲……

    在這樣的一套規則之中,自然就是誰天賦最好,且靈根資質最高,同時還最年輕,那就是最優。

    如燕尋山這種,基本沒有什麼培養前途者,入客卿考覈,成爲長生宗一位客卿長老,或許還不難,但於術科而言,與無數年輕一輩的驚才絕豔之輩競爭,基本也就是註定淘汰的命運。

    同樣的規則,基本也適用於法科。

    縱使於長生宗這等龐然大物而言,也會考慮利益得失。

    想要得到長生宗的資源培養,那就必須要有值得這份資源培養的天賦資質。

    如若不然,那就只能爲長生客卿,亦或者與長生宗籤一份沒有任何保障的契約,於各處戰場爲長生宗賣命,以命,換取微不足道的幾分資源。

    “敢問真傳,此次弟子招募,術,法兩科名額如何分配?”

    這時,執法堂的一位金丹長老突然詢問一句。

    “以往慣例爲何?”

    楚牧微怔,隨即衣袖一卷,投影畫面破碎,一句話道出。

    “稟真傳,按以往慣例,術,法兩科名額對半。”

    “就按以往慣例吧。”

    楚牧點頭。

    “謹遵真傳法旨。”

    男子躬身一拜,轉身退去。

    楚牧目光挪轉,則是再度定格於那通天之階上。

    通過通天之階,便是術,法,客卿三科的分類考覈。

    術科,客卿兩科,也基本都是修仙百藝之考覈。

    如那燕尋山,則已燃起真火,開始煉製一件考覈法器。

    考覈法器古怪刁鑽,幾乎涵蓋了下品法器的相當一部分特徵,堪稱是炫技之作。

    可其煉器術中規中矩,數十年時間,也未有太大長進,炫技之作,也未有特色。

    這一次,淘汰的命運幾乎已是註定。

    楚牧環視一圈,整個術科考覈,每一批次一萬修士同考,但縱使萬里挑一,也未見到讓他眼前一亮的存在。

    倒是客卿考覈之中,有幾尊築基,倒也是頗具特色,明顯大都脫離了依葫蘆畫瓢的範疇,有了幾分大師風範。

    稍稍環視一圈,隨目光流轉,便定格於那法科考覈之地。

    相比較術科考覈,客卿考覈的繁忙,法科之考覈,則就平靜得多。

    通過九十九階問心臺階,便是靈根測試。

    地靈根的擇取標準早已是衆所周知,能入法科考覈者,自然也都是地靈根以及地靈根之上的資質。

    所謂的靈根測試,更多的,也只是將這地靈根資質進行細分而已,這一個階段,只要是資質達到了地靈根,那就等於是有了拜入長生宗的可能。

    而至於能否真正拜入長生宗,則就在於後續的考覈。

    後續考覈也並不繁瑣,僅僅一道關卡,即考驗悟性。

    而這一關考驗悟性的考題,按長生宗慣例,則是由主持開山大典的真傳所定。

    這一次,他掌開山大典,這一道需要考驗悟性的考題,自然也是由他而出,由他而定。

    此刻,通過通天臺階,靈根測驗的法科拜山修士,則陸續在長生宗弟子的安排下,至長生山門一側等候。

    若最後一關通過,他們就將跨越長生山門,經飛來峯,至天陽廣場,正式成爲長生宗的一員。

    一步之遙,咫尺之距,但每一次,對許多人而言,都是一輩子難以跨越的遙遠奢望。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九千弟子名額,術,法兩科對半而分。

    也就是說,法科,只招錄四千五百位新弟子。

    而眼下,考覈才剛剛開始不久,通過法科靈根測驗的拜山弟子,就已經有近萬人。

    那通天臺階之上,那法科靈根測驗之地,尚且還有數不盡數的青澀孩童,在山門之外一道道期頤的眼神注視之下,踏上這殘酷的篩選之中。

    也有無數道帶着祈求的目光,仰望着雲端之上懸浮的這一座巍峨真傳宮殿,祈求着那雲端之上俯瞰衆生的存在,能降下幾分垂憐,幾分幸運……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這長生山門之外,本來的喧囂亦是一點一點的歸於平靜,一股難言的壓抑,似也隨之降臨在這無數修士的心頭。

    術科的考覈尚且還有條不紊的進行,一頁又一頁的名單,亦是相繼呈至楚牧手中。

    法科的考覈,卻也依舊止步於最後一關,出於考覈的公平考慮,需在所有法科拜山弟子皆篩選完畢後,才開啓最後一關考覈,一同考覈,確保公平公正。

    整整十天時間,術科,客卿考覈,已是相繼結束,法科的篩查,這才堪堪接近尾聲。

    長生山門之外,人山人海卻也未曾減少絲毫,反倒是因爲這考覈接近尾聲,甚至是愈發人潮洶涌起來。

    無數的修士皆是匯聚於此,等待着最後的結果揭曉,見證着這一位又一位的幸運兒。

    而此刻,於真傳宮殿之外,執法,內務兩堂,數尊金丹長老亦是畢恭畢敬的佇立。

    楚牧執筆,在他身前,客卿,術科,兩科之名單,已是呈列顯現。

    密密麻麻的人名於絹帛之上顯現,每一個人名之後,皆是清楚標識着其考覈評定的結果。

    客卿納千人,不計名額之中。

    術科納四千五百人,於九千名額之中。

    一個個人名映入眼簾,隨一抹神識流轉,一道道影像亦是於他神識感知之中呈現。

    許久,楚牧才緩緩落下筆鋒。

    而當筆鋒落下,長生山門之上,一卷潔白榜單亦是從天而降,呈現于山門外無數修士的視野之中。

    隨楚牧筆鋒勾勒,一個又一個被標註的人名,亦是相繼顯現於這一卷長生榜單之上。

    一道又一道的傳頌聲,亦是將這映入無數人視野的人名,再度傳入無數人的耳中。

    長生山門外,本來的壓抑死寂,在這唱名之下,亦是瞬間告破。

    喧囂歡呼如潮水一般起伏翻涌,衆生百態,在這一道道人名顯現之間,於這長生山門之下,亦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黃昏日落,至朝陽初升,數千人名,才終於這一卷榜單之上徹底呈現。

    宮殿之上,楚牧執筆欲落,但最終,又緩緩放下,密密麻麻的首頁名單,所圈定者,也不過百一,而之後,更還有多頁名單,圈定者,更是寥寥無幾。

    有金丹拱手一拜,問:“敢問真傳,名單已定否?”

    “已定。”

    楚牧頷首。

    “恭請真傳降下考教,爲我宗納才!”

    這時,山門之下,衆長生弟子躬身參拜,高呼聲直衝雲霄。

    這一刻,無數修士亦是仰望雲端,或忐忑,或期待,或沉重……

    楚牧踏於雲端,在無數修士的注視下,那一襲青衫,衣袖揮動之間,天地色變,雲霧破碎。

    但似又有一股無形偉力匯聚,破碎雲霧重聚交織,絲絲縷縷勾勒扭動,縱橫交錯。

    只是短短數個呼吸時間,便化爲了一約莫數丈大小的雲霧纂文,懸於天穹之間,亦是映入無數修士的視野。

    “參悟此纂文,以一柱香爲限。”

    聲音悠悠,傳至在場修士耳中的同時,一柱青香,亦是懸於纂文一側,嫋嫋青煙,似又驚神之效一般,剎那間,喧囂散去,寂靜無聲。

    法科考覈之地,一位又一位的稚童相繼仰望天穹,絲絲縷縷的神識沖天而起,剎那間便將這一枚雲霧纂文團團籠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