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伊林加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惡的呃呃呃字數:2310更新時間:24/06/28 14:47:34
隨着五天的行程,火車終於停靠在伊林加市,幾乎每到一站火車就要停下來補充補給,像伊林市也算一個大站,所以會停靠的時間久一點。
作爲威爾斯的家鄉,所以他也要在這裏和自己的家人們見上一面。
走出車廂,讓威爾斯感覺有些彷徨,首先就是一座陌生的車站大樓,總共有兩層高,用紅磚修建,和歐洲無異,當初威爾斯離開伊林加市的時候,這裏只有幾間小房子,和一個簡陋的木製站牌,甚至腳下根本沒有月臺。
踩在用水泥和磚石構建的月臺上,看着眼前的站樓,這不是威爾斯記憶裏的“伊林加市火車站”。
“怎麼了,威爾斯?”瑪麗摟着兒子看到丈夫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問詢道。
威爾斯穩定情緒說道:“可能是近鄉情怯,而且伊林加市這座車站和我記憶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心緒有些複雜。”
艾德利斯:“威爾斯先生,這座車站應該是三,四年前剛建好的,雖然經常走中央鐵路線,但是對於各個車站的建設時間我也記得不太清楚,不過以前東非很多車站條件非常差,所以和你記憶裏有太大落差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當初伊林加市火車站可沒有這麼豪華,那個時候進站的地方都是用簡易圍欄圍起來的,周邊都是泥巴地和草地,火車就停在鐵路上,登車都很費勁,要先把箱子先搬到車上,然後拉着車門邊框爬上去。”威爾斯回憶道。
他用腳往地上跺了跺,“現在都用上混凝土檯面了,出了車門中間只有一條小縫,放上踏板,可以平齊的從車上走過來。”
說着他指着車站樓道:“以前這裏只有四間小屋子,我記得還有一間倉庫,現在都沒了,變成了氣派的候車大廳,現在連客貨都分離了麼?”
“貨運站是轉移了,我們之前經過多多馬市的時候你應該見過,現在都是通過岔道分開,這樣能極大提升效率,我想前面不遠應該就有這樣的岔道通往貨運站。”艾德利斯解釋道。
以前東非車次少,大多數列車都是客貨混裝,像現在威爾斯一行人乘坐的客運專列在以前是不常見的。
“連伊林加市這種東非籍籍無名的小城市都能建設這麼好,那東非其他城市應該都不差。”威爾斯說道。
“其實伊林加市放在東非來說不算小城市吧!畢竟整個鐵路線,從多多馬到姆貝亞市中間,伊林加市都算一座較大城市了。”艾德利斯說道。
東非城市之間發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那些國家重點發展或者區位優勢明顯的城市,當然,除開這些因素,總體上東部城市強於其他地區,主要還是因爲開發早。
“問題是現在誰會來接你?”
威爾斯離開家鄉這麼多年,總不可能帶着這麼一大堆行李往家裏跑,主要是他家在村子裏,而不是伊林加市市區,這樣距離可就遠了。
“政府是通知你的家人了,不過火車並不是很準時的交通工具,我們可能要在這裏等一等,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去郵政系統的驛站裏湊活過一晚上了。”艾德利斯說道。
東非的火車也不能保證準點,這在這個時代是習以爲常的,不過除非遇到突發事件,比如惡劣的天災,一般情況下誤差不會超過六個小時,而威爾斯一行人這趟行程是很順利的,所以應該不會晚點太久。
威爾斯擡起腕錶看了看時間說道:“我們這趟車還早到了一個小時,會不會是他們按照正常時間表來接站的?”
艾德利斯:“我先去問一問工作人員,你們是在這裏等着,還是和我一起,亦或者先回車廂裏?”
“艾德利斯先生,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還是在這裏等着吧!”威爾斯說道。
他可不想因爲自己的失誤導致和家人錯開,所以在這裏等待一段時間也無所謂。
眼見如此,艾德利斯只好自己先去找個地方休息,讓他在站臺上陪着肯定是不願意的。
“威爾斯,這裏還是挺曬的,我就先帶威金斯去車廂裏了!”瑪麗說道。
“嗯,先去吧!”威爾斯說道。
目前伊林加市火車站雖然變化很大,但也是露天車站,沒有棚子遮風擋雨,當然,這也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
威金斯只能一個人在站臺上等待,爲了打發時間,只好先四處轉轉,同時和車站的鐵路職工聊聊天。
一個常年負責維持秩序的本地職工就和威爾斯聊了起來。
“你是從德國留學回來的東非人?”
“是的,不僅如此我還是伊林加市本地人。”
“那可真了不起,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可是很難出國的,你一定是天才樣的人物,像我家那幾個小子學習就不專心,只能等中學畢業後去社會上工作了。”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天才,東非的課程還是很簡單的,這一點我在歐洲深有體會,歐洲人比我們學的更多,而且他們學校也更嚴格。”
“先生,伱可太謙虛了,每年東非能出國留學的可都是鳳毛麟角,一定是腦子好使,不然也競爭不過那麼多人。”
威爾斯只能笑笑不說話,他說的可是實話,東非能學到的東西在他那個時候確實很少,包括他的小學和中學,教師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
所以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學,威爾斯也只是專心攻讀課本上的知識,因爲有些原理之類的可能老師也搞不清楚。
但是等到了德國後,威爾斯發現那裏的學生才是真正的涉獵廣泛,有時候語言都要學好幾門,不像東非只教德語。
當然,東非畢竟和歐洲不同,歐洲那麼多國家,所以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不然未來恐怕只能在自己國家裏打轉。
不過只會一門德語的威爾斯感覺還不錯,因爲德意志邦國很多,不過後來爲了能夠瞭解新技術,他也自學了英語和法語。
“知識總歸是有用的,我們這一代,即便在歐洲靠着知識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可以安身立命,成家就業,畢竟在工業時代,國家很重視知識型人才的價值。”威爾斯說道。
“誰說不是呢!可惜我家裏幾個不成器的玩意,就不知道上進,像你這樣的成功人士才應該是他們的榜樣。”
對於這點,恐怕是東非普及義務教育的弊端,太容易得到就不容易珍惜。
“如果沒有太大的追求,這樣也挺好,就像我在歐洲待了很多年,和家人見面的機會都很少。”威爾斯說道,這是威爾斯的真實感覺,不是能用生活質量所能彌補。
當然,這種情況未來肯定會得到好轉,畢竟東非正在一步步走向開放,對社會人員的流動限制也會進一步放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