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畏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惡的呃呃呃字數:2350更新時間:24/06/28 14:47:34
    對於艾德利斯所言戰爭一事,威爾斯並不感覺意外,甚至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和東非以前長期低烈度戰爭有關。

    東非幾乎打了十幾年的仗,像威爾斯這種新一代幾乎是在東非年年戰爭中度過的,就是東非的村落以前也要時常和部落,野獸發生衝突。

    但是對於瑪麗,這個德國人而言就感覺不太好了!

    “威爾斯,東非也經常打仗麼?”

    德國人對戰爭其實是有着很強的敬畏之心的,尤其是對德國平民而言,歐洲的每一場戰爭都是極爲慘烈的,因爲交戰雙方差距不大,所以只能靠大量炮灰來相互消耗。

    至於軍國主義盛行,其實都是被逼出來的,不發展軍事只能捱打,以前的德意志諸國感觸最深,德意志實際就是歐洲的中原,是各個勢力天然的戰場,如果德國人自己不奮鬥,逃脫不了被別人打的下場,所以還不如整合起來去主動打別人。

    “呵呵,瑪麗不用擔心,非洲的戰爭沒有歐陸上那麼慘烈,因爲東非的對手實力並不強,我們東非以前經常和土著作戰,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狼不會害怕羊羣,這就是東非在非洲發展的現狀,以前非洲第一軍事強國是埃及,東非還收斂一點,現在東非已經坐實了非洲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所以反而應該是東非周邊勢力害怕東非。

    艾德利斯也在一旁幫腔道:“戰爭對於東非人而言並不陌生,只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是我們東非侵略其他國家和部落,不管從人口還是軍事實力,亦或者經濟政治上,東非都對周邊有壓倒性優勢。”

    “而且這些年來,東非海陸軍發展比以前更加迅猛,武器裝備和歐洲不存在代差,同時有自己的兵工廠,所以不會戰爭不會對平民造成太多影響。”

    瑪麗對二者的話是一個字也不信,因爲她從小生活環境中就渲染對戰爭恐怖,畢竟在德國統一之前,德意志大多數都是捱打的那一個。

    同樣,除了對戰爭的描述以外,對非洲的描述也是如此,雖然東非治下的非洲大陸發生了極大改變,但是歐洲對非洲的刻板印象從未改變。

    在此之前,瑪麗其實就不太情願離開德國,不過丈夫是東非人,所以只能一家人到東非發展,幸好東非不是歐洲描述中那樣的不毛之地。

    其實這也好理解,雖然東非積極宣傳東非,忽悠移民,但是這反而阻礙了東非在德意志地區的正面輿論。

    因爲相信東非優點的大部分都移民了,反而不能形成三人成虎的廣告效應,畢竟東非距離歐洲挺遙遠,詆譭多於讚譽,普通人如果不離開歐洲又不能對東非的發展有深刻體會。

    這就和前世西方世界對世界其他區域的天然“濾鏡”,是一個道理,歐洲是文明的中心,這是政治正確,就是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現在在歐洲輿論裏也不是什麼好玩意,更何況短短幾十年歷史的東非。

    “對於戰爭不用擔心,你們要去的布拉瓦約實際上也處於東非的大後方,就算戰事不利也不會對那裏造成太大影響,換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東非一個省的面積就和歐洲一個國家面積差不多大,這些省份之間就是天然的緩衝地帶。”艾德利斯說道,

    布拉瓦約市還在馬塔貝萊省的西部,距離邊境很遙遠,當然,也沒有艾德利斯說的那麼安全。

    不過東非是有地利優勢的,因爲馬塔貝萊省處在一塊單獨的高原地形上,南部是林波波河和南非高原分割,東部則居高臨下面對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平原是非洲少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平原地帶,而這也是莫桑比克最大的劣勢,高原天然就對平原具有一種軍事上的壓制優勢。

    而且東非和莫桑比克交界的地方,莫桑比克開發非常差,很多都是雨林和沼澤,交通非常差,只有南北交通相對而言便利一些,這也是前世莫桑比克國境南北狹長分佈的原因。

    南部的南非高原確實通達性更高,可是處在內陸,而非洲這些國家裏除了東非以外,基本上交通都是一塌糊塗。

    畢竟其他殖民地,包括在非洲殖民幾百年歷史的葡萄牙人,也沒有什麼建設概念,在世界衆多殖民地裏,恐怕只有英國人對印度的建設程度是最高的,而東非已經脫離了殖民地範疇,所以對國家建設自然要十分上心。

    “不過東非這麼多年戰爭,國家疆域應該也擴張到極限了,如果再次發生戰爭,那我們的對手應該不是土著了吧!”威爾斯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大概率是葡萄牙人,不過葡萄牙的軍事實力放在歐洲並不出彩,就連我們東非都讓其割地賠款過,所以我想葡萄牙人恐怕實力在東非眼裏也就比土著高一個層次。”艾德利斯說道。

    “當然,也有可能是德蘭士瓦人,畢竟東非和德蘭士瓦人之間的敵意是最大的。”

    艾德利斯沒有想過英國,英國雖然和東非關係不算太好,但是應該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仇恨,當然,就算有威脅,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應該也有預案。

    瑪麗:“本來以爲離開德國就見不到戰爭了,沒想到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這樣。”

    “區別大了,歐亞大陸的戰爭才是正常的戰爭形態,而其他地區的戰爭烈度沒有能比上歐洲的,就以東非爲例,除非東非也發生美國那樣的南北戰爭,不然任何形式的戰爭對東非而言都是局部戰爭。”

    東非還沒有享受過德國那種敵人從四面八方而來敵人的情況。未來恐怕也很難享受到,因爲東非的鄰國不多,且實力不強。

    當然,如果英國人能拉法國等歐洲國家形成對東非的干涉大軍另說,但是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基本爲零,至少可以肯定德國和奧匈帝國是一定會反對的,而其他國家肯定也是模棱兩可,這就是大國的好處。

    當然,大國身份並不一定好用,這一點奧斯曼帝國和遠東帝國感觸應該最深,反而因爲兩國的威脅,備受其他國家打壓。

    就像歐洲人想不到在恩斯特前世時空,美國人隔着大西洋統治歐洲一樣,所謂的文明中心,先是成爲美蘇之間的籌碼,最後徹底淪爲美國的傀儡。

    不過美國,望之不似人君,在徹底建立其全球霸權後,正面形象遠不及負面形象,作爲世界“領袖”,應該以身作則,爲其他國家發展做出表率。

    但是美國在國內建設上,寸功未立,成爲“槍支”,“毒品”,“種族”,“流浪漢”,“性別”……各種國際社會問題的策源地。

    至於美國的功勞,當然也不能否認,但是其國際秩序和成就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爲了和蘇聯競爭的產物,蘇聯死後美國也迅速腐化。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