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惡的呃呃呃字數:2474更新時間:24/06/28 14:47:34
新婚過後,恩斯特要處理的事務也不少,鐵路和工廠的建設進度總體上沒有太大問題,至於運河和河流改造由康斯坦丁負責監督。
“殿下,這是從北方省傳回的電報,根據當地政府消息,隔壁瓦桑加利蘇丹國爆發了蝗蟲災害。”
恩斯特拿過電報讀起來:“這件事啊!我看看,嗯,沙漠蝗蟲,老朋友了。”
說是老朋友一點也不過分,恩斯特前世就和這種沙漠蝗蟲打過交道,當然,最主要的是互聯網的過分渲染,搞得這種蝗蟲好像成爲了不治之症一樣,這讓當時在坦桑尼亞工作的恩斯特有些無語。
其中最低級的一個謠言就是二零二零年:非洲沙漠蝗蟲翻越紅海,入侵印度,可能進入遠東。
先別管沙漠蝗蟲能不能適應遠東的環境,就單說那次蝗災的策源地實際上是阿拉伯半島,但是無良媒體配的圖文全是肯尼亞和索馬里,給人誤導那次蝗災是從非洲跨域紅海到達印度的。
那次蝗災是跨越了紅海,但是是從阿拉伯半島跳躍到索馬里和肯尼亞,實際上這件事應該怪罪到阿拉伯地區頭上,蝗災策源地在魯卜哈利沙漠,這塊沙漠分屬於沙特,阿聯酋和阿曼以及也門,這裏面沙特和阿聯酋作爲中東土豪,一點也沒發揮自己的作用,趕上當時也門內亂,沒有及時播撒農藥,造成了蝗蟲二次繁殖,最終形成百年一遇的蝗災,非洲反而是受害者。
本來索馬里就饑荒,遇上蝗災更是如此,相對應的肯尼亞情況就稍好一些,但是蝗災對兩國的危害遠大於阿拉伯半島,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光聽名字就知道沙漠蝗蟲的活動區域,沙漠蝗蟲主要棲息在沙漠和半沙漠區域。擴展一下可能受到威脅的地方,也就是沙漠和草原交匯地帶,當然,如果大規模爆發,可以影響到的區域就更廣了,但是也僅僅是影響,不等於受災。
這個範圍大概就是整個北非(撒哈拉沙漠),紅海沿岸,阿拉伯半島和南亞次大陸(當前印度)西北乾旱區域,東非之角。
東非國土可能遭遇沙漠蝗蟲入侵的地區是圖爾卡納省(埃塞俄比亞高原),北方省和朱巴省(索馬里),東方省和南普魯士省(肯尼亞),烏干達和南蘇丹,以及坦桑尼亞部分地區。
部分地區就很靈性,爲什麼是部分地區,那是交界地帶,或者說半溼潤和半幹旱地區交匯地帶。
也就是說沙漠蝗蟲不適應更南方溼潤的氣候環境,實際上也是如此,不過就算這樣,東非可能受災的區域也超過一百多萬平方公裏(沙漠和半幹旱沙漠,乾旱草原爲主),所以必須做好防禦措施。
“通知農業部,讓北方地區各地病蟲害防治中心做好防範措施,避免災情擴散,減少對我們東非的影響,尤其是東方省和南普魯士省要嚴防死守,發揮人口優勢,避免出現重大災情。”
對於沙漠蝗蟲,東非是無力解決的,至少當前是無力解決,只能盡量避免。
實際上恩斯特確實有一套完整的處理方案,但是沒有用武之地,主要原因還是東非在索馬里地區人口太少。
對付蝗蟲最有效的辦法無非就是先進的科技手段,這一點東非無能爲力,其次就是人海戰術,通過動員羣衆通過各種手段來消滅蝗災。
但是東非在索馬里地區總共才三十多萬人口,而沙漠面積就有十幾萬平方公裏,沙漠蝗蟲生活的區域就是沙漠,總不可能讓自己人全進沙漠去搗毀蝗蟲產卵地,那根本就不現實。
最後是生物防控,這個辦法根本就不算辦法,沙漠蝗蟲和其他蝗蟲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它們在沙漠活動,什麼牧雞,牧鴨都是無效的,誰在沙漠裏養雞和鴨子!
同理,其他生物一樣很難在沙漠裏存活,所以引入其他生物治蝗不太現實,沙漠蝗蟲一但氾濫,除了科技手段還真沒有什麼有效治理手段。
當然,東非也不是什麼都不做,索馬里地區人口少,肯尼亞可不少,尤其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南方區域,而且肯尼亞南方是東非重要的棉花和咖啡產地,所以還是要積極動員當地力量,防範蝗蟲入侵的。
監控蝗蟲入侵路徑,在蝗蟲產卵區域進行人工幹預,比如翻土,火燒,灌水等有效措施。
實際上當蝗蟲進入東非高原以後他們也成不了太大氣候,地理和環境會阻隔大部分蝗蟲。
就比如沙漠蝗蟲極其依賴風向,一般都是順風而飛,而東非大部分區域都在東南信風控制之下,所以沙漠蝗蟲想進入東非高原就要逆風而行。
不僅如此,隨着東非高原地形擡升,溫度也隨之下降,而沙漠蝗蟲喜歡高溫,尤其是四十多度的氣溫,繁殖最快,這也是沙漠蝗蟲爲什麼不入侵中高緯度地區的原因(就比如歐洲)。
所以沙漠蝗蟲在東非北部爆發後,絕大多數會隨着西南季風偏向阿拉伯半島和南亞次大陸(印度)。
這次蝗蟲爆發地點在索馬里北部,那東非只要做好肯尼亞這個重要農業產區的防範工作即可,至於屬於東非的索馬里區域,那就看天命了。
可能造成的後果無非就是歐洲進口的索馬里香蕉漲價,等災情過去再種植就好了,反正一年到頭都是那個氣候,有謝貝利河和朱巴河河水灌溉,隨時都可以補種。
“接下來做好糧食調度,保證索馬里地區糧食安全,還有讓我們的人和桑給巴爾商人聯繫好,這次蝗災如果擴大到中東,那我們要第一時間填補空缺,搶佔糧食市場。”
中東要是受災了,那對東非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如果每次蝗災都能達到這個效果,那恩斯特巴不得這種“好事”每年都發生,東非受點災情那都不算事。
因爲恩斯特壓根就沒有大力發展過東非北部農業,索馬里地區的糧食八成都是從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輸送過去的。
沒有過多投入,自然沒有太大損失,雖然索馬里的香蕉種植業對索馬里很重要,但是東非其他區域也能種植,並非不可替代。
東非農業產區,目前可以分爲三大主要區域,一個是東非高原小麥種植區,一個是沿海水稻種植區,一個是大湖區,大湖區是多功能種植區,什麼都種。
其次是贊比亞,津巴布韋,圖爾卡納省,然後是北方牧場,米通巴山脈的橡膠種植區,最後才能輪到索馬里(北方省和朱巴省)。
基本上重要糧食產地和經濟作物產地不會受到蝗災影響,如果放在自由經濟體制國家,那肯定受不了這種級別的災害。
可東非王國不是自由經濟體制國家,單方面受災區域遭受到的損失由國家託底,那農民也就不會破產,不破產也就不會發生動盪。
而中東就不行了,一但遭受巨大農業損失,那就有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等殖民地頭疼的了。
恩斯特甚至不厚道的希望這次蝗災對能重創印度西北(主要是今****)的小麥產地,那樣東非就能佔領更多的糧食市場。
當然,這種想法,想一想就行了,百年一遇的蝗災可沒有這麼容易輕易遇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