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收雞蛋看窯洞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農家一鍋出字數:2176更新時間:24/06/28 14:42:40
    “夏天,夏天,這才是夏天,太暖和了。”距離芒種還有五天的時候,隊伍終於抵達了大同路的大同縣。

    軍隊分散開,找有人家的附近安營紮寨,他們需要休息三天,然後一部分人出發去北平。

    時間是大家搶出來的,半個月的路程,用十一天走完,現在是享受的時刻。

    這個過程中,下丘村的人和朱標、朱樉全下地打綁腿走路。

    提前到達有個好處,能趕上小麥收割,去北平那裏的休息完要加快速度。

    北平的冬小麥收穫時間一邊在六月中旬,現在陽曆爲六月一日,休息三天六月四日,七百裏的路,需要他們八天走完。

    或者他們少休息一天,這樣就能趕上收小麥了。

    先去北平的屬於輕裝,蒸汽機不帶,只帶食物和工具,有馬匹借力。

    他們在北平收完小麥,立即用馬匹翻耕,把麥茬打下去,然後放水、施肥、扒地、起壟。

    種植高粱和大豆,到時候高粱生長速度快,幫着大豆遮蔭,大豆不需要太多的日光照射,同時大豆爲高粱固氮。

    論單獨種植,那一種都比不上只種一種作物產量高,兩個加起來,畝產要超出單獨種一種一大截。

    鎮守在大同路的軍隊知道情況,他們過來拜見,朱標給他們分了一些薰魚幹,讓他們繼續回各自的地方呆着。

    大同路受太原府管轄,其實叫山西行中書省,主要官員在陽曲縣,他們沒得到消息。

    太原距離大同,直線就超過五百裏,哪有時間跟那邊的官員扯皮,趕緊幫着收完東西種下糧食,大家好轉移到北平。

    大同路是常遇春打下來的,現在有軍隊鎮守,百姓在此耕作。

    朝代換了,百姓看看,發現沒危險,繼續種自己的地,誰來都那樣,交租子唄!

    結果現在看到那麼多的牲口和軍士,發現不一樣了,和鎮守在此地的兵都不同。

    原來的兵只是不欺負人,卻與百姓涇渭分明,如黃河的河水一般。

    如今一支支隊伍紮營完畢,就把薰魚幹擺出來,有人負責叫賣。

    “稱重,一斤幹的薰魚,換一斤麥子或高粱,一斤豆子換兩斤薰魚幹。

    看看這個魚乾,梆梆硬,幹得不能再幹了,一換一,換回去能吃好幾天。

    沒有多少了,要換的趕緊換,小娃娃別走,來,給你吃爆米花棒。”

    士兵們一個個吆喝着,他們想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不想吃薰魚幹了。

    主食少,捨不得,又不能搶百姓的,花錢買都不行,人家不賣糧。

    有看熱鬧的小孩子被人一喊,站在那裏想走還不敢動,嘴癟癟着,一副隨時哭出來的樣子。

    直到士兵拿過來爆米花棒,自己先吃一口,又遞到孩子的嘴邊,孩子好奇地咬一口,一切就全變了。

    “你們哪個衛的?”有窯洞羣落中的里長出來,駝個背,打聽情況。

    “旗幟上那麼大個字看不到?”

    士兵又遞給旁邊過來的小孩子一根爆米花棒,指指旗。

    “不識字啊!你們是來收租子的?常將軍說好了的,先不收,這才幾年啊!”里長露出愁苦的神色。

    打完仗,算上今年才四年。

    “大伯,不收租子,太子和秦王殿下不管收租子的事情,咱們是來幫忙收麥子,收完了都給你們,咱不要。

    你們願意換,跟咱換薰魚幹,從和林那裏冬天捕的,咱吃膩味了,想吃正經的飯。

    哎呀!這邊有河的,回頭就去捕魚,對,有御河段、合河段、十里河、桑乾河,桑乾河大,是吧?”

    下丘村的孩子們上前,幫忙說明情況。

    “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的隊伍?哎!太子來了,大家把家裏的好東西拿出來,給太子和秦王送去。”

    駝背的里長一聽是太子的隊伍,腰都直了許多,回身招呼其他人拿東西。

    百姓們跑回窯洞,有的挎個籃子出來,有的順手把窯洞外面的雞抓一隻。

    “娃兒,太子在哪?咱去給磕頭、上貢,太子不下令讓催苗,咱地裏的麥子就全完了。”駝背里長看着下丘村的孩子說。

    這孩子瞅一瞅雞,母的,挽起袖子伸手摸一摸,搖頭:“不行的,下蛋的母雞,而且連蛋了,開春有蟲子吃,太子和秦王不會要。

    那雞蛋我們要,大家有雞蛋的全拿出來,雞拿回家,繼續下蛋,呀!快下了,咋這麼軟?跟水似的,不對。

    懂了,放心,回頭等咱捕了魚就給解決軟殼蛋的問題,這裏沒有石膏和石灰石嗎?”

    孩子說着放下老母雞,拿出絹帕擦手,使勁擦,似乎還想找水洗一洗。

    窯洞區的一些人愣了,這孩子穿的衣服漂亮,富貴人家的,卻懂得摸蛋,結果還嫌棄髒。

    “去拿蛋,太子和秦王要雞蛋,別愣着,沒有太子和秦王的命令,咱今年就吃草吧!”

    駝背里長不管別的,見人家要東西,那就給。

    於是所有人把家裏的雞蛋一個不剩地拿出來,他們的孩子抿着嘴不出聲。

    其他的軍隊紮營位置也差不多的情況,下丘村的人一個地方派一個,幫着溝通,怕軍士不會說話。

    大家收集了很多雞蛋和小麥,這點小麥是百姓最後的存糧了,就等着收穫冬小麥。

    拿小麥、高粱和大豆上貢的,按照之前說好的給他們薰魚幹。

    工匠們看情況,開始利用蒸汽機打井,此地黃土高原,大部分百姓住窯洞。

    即便不是窯洞,也是泥和草做的房子,縣城裏才有少數的磚瓦房。

    工匠用最快的速度砌火炕,溫度計放上,雞蛋開始照蛋,受精的和沒混的好蛋留下人工孵化,其他的給隊伍裏身體狀況不怎麼好的人吃。

    另外有的工匠咣咣咣打鐵,趕緊造出來鐵皮船,放到河中拉網。

    順便給百姓發放蠟燭,免費的,再給幾包火柴,讓里長負責使用。

    兩天時間一到,另一撥隊伍離開,他們休息兩天就恢復妥當,趕去北平幫忙。

    沒離開的將士們,重新有了活力,詢問百姓想再哪裏建窯洞。

    窯洞對於百姓來說就是家,成親的時候,必須掏出來個窯洞,然後在裏面過自己的日子。

    挖一個窯洞很費勁,許多人一同幫忙,靠一戶人家是不行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