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 訂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農家一鍋出字數:2311更新時間:24/06/28 14:42:40
在書生們吃驚中,里長來了,並帶着所有下丘村的人,那邊打飯的任務交給對面店裏的人。
朱樉也來看熱鬧,護衛必須跟着,太子府的護衛保護下丘村人。
宮中過來一羣人,沒有官員,都是太監與宮女。
在圖書館正門口,里長站在前面,憨憨在他身邊,再就是孩子,後面是其他人,跪地接賜字。
徐掌櫃站在對面的二樓,與吃飯的客人一同通過打開的窗戶觀看。
太監高喊:“聖上賜字下丘村丹青圖書館,大明棟樑。”
“草民朱宜長,帶寧國府、宣城縣、黃池鎮、下丘村全體村民,謝聖上賜字。”里長當先喊。
緊跟着其他村民與他齊喊:“天輔有德,海宇咸寧,聖躬萬福。”
其中夾雜着天嘿嘿嘿,海嘿嘿嘿,聖嘿嘿嘿,關鍵聲音還很大。
太監與宮女們當作未聽見,一切正常,他們又不是第一次見和聽,上次陛下單獨找下丘村人吃飯,這個憨憨就如此喊的。
然後陛下卻十分開心,跟着嘿,故此這是被允許的。
同樣看熱鬧的書生們傻了,有人敢這麼喊?
“快起來,給,要裝裱上,最好把這個收起來,讓工匠照着雕刻個牌匾掛上。”
太監把賜字雙手遞給里長,他知道下丘村是何等存在。
“多謝!”里長接東西的時候與對方的袖子相互一碰,一錠十兩的銀子就甩過去了。
太監的臉瞬間苦起來,他想還,偏偏不敢往外掏。
里長雙手舉着字,讓村民看,上面有印。
最後卷起來叫憨憨拿着,等一會兒就找工匠按照字體和印雕刻出來,刷上桐油,掛在圖書館正門一進去的正對面牆上。
其他人回去,孩子們繼續爲學子們打飯,這回學子們沒有疑問了。
當今聖上專門賜字,而且還是大明棟樑四個字,下丘村爲國爲民。
那麼對自己如此好,顯然是希望自己等人努力學習,將來成大明有用之人。
“這肉咋這麼香?快把舌頭一起吞進去了。”
有打完飯的書生,嘗一口紅燒肉,瞬間被征服。
“菜一樣好吃,拿油炒的。”
“幹豇豆和大豆,裏面居然有豬肉皮。”
“鹹菜,有香油的味道,還有醬味。”
“蘿卜絲的湯中薑末一點不辣,怎麼做的?”
學子們紛紛稱讚着,連湯都不曾放過,總歸就是一個好。
“我覺得比對面福華樓的菜好吃。”有學子評價。
“你吃過嗎?”別人不信。
“吃過一次,跟着其他人吃。”
“他們真做得比福華樓還好,怎麼不開酒樓?難道他們買不起房子?”
“估計是盒飯能給錢少的人吃,他們不想着賺錢。”
“快吃,鹹菜我要留下,晚上就饅頭吃。”
“我也留。”
學子們幾乎做出相同的選擇,留鹹菜。
被人提起的福華樓上,徐掌櫃面帶笑容:“諸位,爲祝賀下丘村圖書館得到聖上賜字,每桌送一升啤酒。”
“徐掌櫃大氣。”
“老徐敞亮。”
“對面拿聖上賜字,與福華樓有何關係?”
“老許,你昨天晚上沒來,我跟老黃他們吃了一頓,正好吃到旁邊下丘村盒飯店的廚子幫忙做的清炒芥藍,比福華樓的好吃,哈哈哈哈……”
“徐掌櫃的,是真的?”
徐掌櫃搖搖頭:“唉!都記住了哈?真的,福華樓不少菜,俱學自旁邊賣盒飯的,你們應該去那嚐嚐單炒。”
……
又一場大雪落下時,到了臘月初八。
在北方有民諺:臘八臘八,凍掉下巴。
南京沒冷到那等程度,但下丘村還是做了粘豆包,並且開始製作臘八蒜。
下丘村的船隻每日都有往來,不過不是同一批,船工承受不住。
東華門外的一百畝大棚正式種植,從下丘村送來的苗和蜂箱放入其中。
“明年當種一千畝,賣給有錢人。”朱元璋在大棚裏與後宮他的女人以及能夠幫忙幹活的孩子們一起移栽。
如今的他滿腦子都是錢,賺錢、花錢,讓錢流動起來。
賺大明富貴人家的錢,賺夷人的錢,花給幹活的百姓。
馬皇後熟練地埋着苗,旁邊有小孩子幫忙澆一點水,她雙手沾滿泥土,卻不嫌棄,而是一邊認真移栽,一邊笑着說:
“前年咱大明收的田賦、商稅和避勞役得到的絹布糧,加起來折錢不過二百七十萬貫。
還好打勝仗,搶了別人一些錢財,結果連皇城的許多當修的宮殿都沒修。
去年的時候咱大明朝廷的收入,倒是多上一些,超過二百八十萬貫,在於行商的人多了。
不過去年咱們賣給夷人的東西讓宮裏賺了四十二萬四千四百餘貫。
今年還不知道朝廷能收多少,咱們卻拿到了折錢二百又九萬六千餘貫的錢物。
還有二十多天,又能多得,與夷人做買賣,果然比從地裏刨食賺得多。”
朱元璋聽了,給妹子一個大大的笑臉,很是自得,連續移栽三株苗。
“夷人說沒有東西和錢了,讓等等,說船回去再回來,才能買,有的着急,還想讓宮裏先不賣給其他人,哼!”
朱元璋覺得有的夷人挺可恨的,那麼有錢,最初只想佔大明便宜。
還是琉璃與琉璃鏡子賺錢,那個八音盒剛賣不長時間,就賺到了五十多萬貫。
聽聞有的夷人在別處互相之間搶,又搶其他地方王和酋長什麼的東西和金銀,就爲了換琉璃鏡子。
八音盒一出,下丘村說是什麼教堂音樂,夷人把珠寶折價到三成、二成,甚至是一成賣掉,只爲了籌錢買八音盒。
不過這八音盒可不是那般好買的,有限制,又有競價。
“走了,回去。”朱元璋拍拍手上的泥土,不打算種一天,過來種半個時辰已經不錯了。
孩子們臉上有了笑容,後宮其他女子也鬆口氣。
大家回去洗澡,朱元璋、馬皇後二人在洗鴛鴦浴,但是沒做別的,旁邊有宮女幫着洗。
“重八,伱說有意思吧!夷人開始說香皂不好,因爲他們不洗澡,洗澡叫人生病。
後來又願意買,不洗澡身上臭,香皂則香,他們又自己找理由,說香皂的香可以讓人不生病。”
馬皇後說着笑起來,實在想不通,爲什麼那邊的國王什麼的都不洗澡。
“咱大明百姓應該多洗澡,香皂用不起,肥皂得消耗油脂,幾天洗一次,想來是行的。”
朱元璋又想起下丘村寫的信,說身上有傷口,用肥皂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膿發熱而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