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研教1型教練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喜歡鏡子的木子字數:2254更新時間:24/06/28 14:40:47
“這就是你們改進後的飛機?”
4月下旬的一天,研究所一羣人來到了研究所前的停機坪前。
研究所是有一條跑道的,不過跟鳳凰山機場那樣的跑道卻是差了些,只是鋪平的一條土質跑道,然後給夯實了一下,起飛一兩架飛機沒問題。
要是研究所擴大,這個跑道也可以擴寬,成爲了一個正式的機場都不是不可能。
之所以這天衆人都聚集在這裏,是因爲器材組的人根據李航提供的思路,解決了層板的問題。
層板就是要將其刨切成適當厚薄的薄木片,並通過適當的壓力及及膠質將薄木片以三層、五層或更多層而壓合起來。每一層薄片的木紋方向須與相鄰一層的木紋方向成90度角,使其縱、橫兩個方向的強度及收縮率相互接近。
因爲伊15和伊16的損毀這些也需要層板修理,中央大學就在研究層板的事。
所以王竹又去中央大學把於仲奎教授給要了過來,專門負責研究層板。
木材依然用的樺木,這是最省事的,因爲在四川和西康等地有着大量的樺木。
暫時用的還好,至於後面要是大規模需要怎麼把樺木從山上給運下來,那是後面的事了。
刨木機這些李航有,他之前專門去買過,如今都給了研究所。
膠水也有,李航也買的有。
就剩下壓力機的問題。
誰讓南昌飛機製造廠就有一臺從意大利買回來的百噸壓力機。
有人、有技術、有原材料,於是二十天不到的時間,器材組這邊就解決了樺木和泡桐木層板的問題。
然後經過加班加點的改裝,李航開來的那架木頭飛機就換了個樣子。
外形和結構沒變,但是材質有了很明顯的變化。
所以一架真正的教練機就這麼出現了。
當然有李航打下的基礎,又有航空研究所衆人的努力,所以很快。
“這飛機好醜!”有人看着眼前沒有刷塗料的飛機,在那裏低聲吐槽。
“那是沒有烤漆和刷塗料,搞定之後就跟空軍用的伊15和伊16一樣了。”
“朱組長,你確定這飛機的結構沒問題?層板的質量如何?”王竹來到飛機面前,敲了敲木質外殼,然後還爬到飛機上檢查了一下,這才下來詢問器材組組長朱林的看法。
“沒問題。層板是用壓力機壓制而成,我們試過,效果很不錯。不過更深層次的試驗沒有進行,不過只是試驗飛行沒問題。
沒道理之前李副組長都能開到成都來,經我們的手改裝後就飛不起來。”朱林拍着胸脯保證。
“李航,敢飛嗎?”王竹聽聞便轉身看向李航。
“自然沒問題。”李航當即開口保證。
主要是一羣人就他會開飛機,試飛的任務也只能他來完成。
很快,李航就登上飛機,然後開始起飛。
隨着飛機的再次騰空,衆人都忍不住鼓掌,李航甚至還試了試以較快速度爬升和俯衝。
只不過俯衝不敢太快的速度,以免飛機失控。
飛行過程就只有幾分鐘,但意義卻是非凡。
而且因爲不少地方用的是泡桐木,所以飛機的重量減輕了不少,也讓飛機的靈活性有一定的提升。
李航開過之前的飛機,如今再開,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了變化。
“看來,我們需要成立兩個小組了。”
當李航下來,王竹看着這架改進後的飛機,雙眼精光閃過。
“所長,我們現在沒那麼多人。”有人提出了疑問。
整個研究所也都是初創,飛機組的人也很少。
這段時間都忙着設計新式戰機,哪有空分出一部分人來管這個教練機?
“去中央大學和西南聯大要人去,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來。工人這些可以去其它幾個飛機廠要人,我記得韶關的飛機製造廠現在是在仿製伊15吧。
讓他們別仿製了。
伊15一個雙翼機,仿製那個有什麼意義。我去找黃副主任,讓他去韶關飛機廠要人。”王竹自然有辦法。
老黃就是廣東空軍出來的,代表着航空委員會裏面的廣東幫,跟韶關飛機廠也有着比較緊密的關係。
其他人去要人,不一定能行,但他肯定沒問題。
至於韶關飛機廠仿製的伊15也是個混血兒,中美蘇三國混血。
蘇聯不願意提供伊15的生產圖紙,所以韶關飛機廠就自己仿製。
但是發動機這些重要零部件也沒有,所以也就仿製了個外殼,裏面的核心零部件用的是霍克二、霍克三的零部件。
就算是外殼,仿製速度也不快,但勝在有經驗,所以王竹才想着從那裏挖人去。
“所長,這只是一架教練機。”有人提醒了一句。
一架教練機弄得這麼大張旗鼓,會不會不合適。
“這是我們自己造的。”王竹強調了一下,“我們需要在這架教練機上面積累經驗,只要攻克那些問題,對我們製造新式驅逐機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段時間需要把整個飛機的尺寸確定下,尤其是各個零部件的規格,方便我們後面大規模生產。”
“那這架飛機叫什麼?”
“是我們研究所研製的第一架教練機,就叫研教1型教練機吧,至於後面具體型號,等航空委員會來決定。”
。。。。。。
“美麗的小姐,這個打火機你打算售價多少?”
紐約郊區的一家工廠,年過中年的約翰看着眼前的陳露,眼神十分熱切。
倒不是那些充滿淫慾的眼神,而是看到救命恩人的表情。
很簡單,他的工廠就是個代工廠,之前就是負責幫其它公司組裝打火機。
只是大蕭條的影響太大了,即便是現在,經濟也沒有恢復到大蕭條前的繁榮。
加上打火機的需求在那裏擺着,還有着下降的趨勢,約翰的工廠日子也不好過。
說白了此時的美國就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大蕭條後,各國都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這讓奉行自由經濟的美國也很受影響。所以他們保持着跟蘇德的合作,同時在日本侵華期間,向日本大量出口各種軍事物資。
這其實就是一種擴大出口的辦法。
當然,老美同時也在對中國出口。
同時賺雙方的錢。
不過這跟約翰沒什麼關係,他的廠子需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