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藏龍臥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118更新時間:24/07/02 00:09:31
    皇上駕臨之前的那份傲慢與自得,在瞬間化爲烏有,碎裂一地。

    目睹子民們的擁戴,樑青雲更加堅定了治理大梁的決心,誓要帶給百姓一個安寧繁榮的盛世圖景。

    而趙丞相在樑青雲的威嚴之下,心中五味雜陳,勉強堆起的笑容背後,是渴望解脫的目光,不斷向臺下的五位大學士投去,期盼他們能上前來救場。

    樑青雲的目光落在幾幅題詩之上,不禁眼前一亮。

    “我大梁果真是藏龍臥虎之地。”

    “只因你回眸一瞬,我心朝暮思君。世間萬物皆草木,唯獨你是那翠綠的山巒。”

    “這兩行詩情真意切,妙不可言,許久未見如此佳句。顯然出自兩位高手,速請他們上臺,朕必重賞。”

    “那位以青山入詩者,更爲出色,賞銀千兩;另一位,五百兩!”

    此番樑青雲出手闊綽,既欲在百姓面前樹立良好形象,也是真心認可這兩句詩的不凡價值。

    然而,半晌過去,無人認領詩句,這讓樑青雲頗爲不悅。

    “小李子,這是何故?難道無人認領此等佳作?”

    被點名的李安無奈搖頭,心中暗自嘀咕。

    ‘我的陛下啊,怎會連夫君的筆跡都不識,這不是讓我難堪嗎?’

    察覺異樣,樑青雲尷尬地召來五位大學士。

    “諸位學士,今日的評審何在?”

    五人戰戰兢兢地上前,面對此景,實不敢直言真相。

    “難道讓諸位擔任評審,還委屈了不成?”

    樑青雲疑惑不解,乞巧大會的熱烈與臺下民衆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

    “小李子,快說說,這是何故?”樑青雲如同唱獨角戲,衆人反應冷淡。

    此時,白道遠挺身而出,“皇上,爲免嫌疑,還是由我來說吧。”

    “青山之句乃李安大人所作,另一句則是趙丞相的手筆。”

    此言一出,樑青雲大吃一驚,重賞竟意外落入夫君與四皇叔囊中,實在出乎意料。

    望着趙丞相尷尬賠笑,樑青雲連忙安撫。

    “四皇叔確是王爺中的詩才翹楚,今日得以見識,令人讚歎。來人,將這兩句詩裝裱,置於翰林院,供人學習。”

    趙丞相緊繃的面容終得緩解,淡笑道:“多謝皇上謬讚。”

    樑青雲點頭,意味深長地望向李安。

    ‘原以爲你這登徒子腹中唯有花花腸子,不想竟也有些許文采,令朕刮目相看。’

    ‘不行,朕適才貪睡錯過比試,現下要補上。’

    “既然五位學士不願爲評審,那就無需再坐。朕旨意,五人官降一級,罰俸半年。”

    “今日情詩大賽繼續,朕與衆百姓共爲評判!”

    樑青雲話音剛落,民衆歡聲雷動,齊贊皇上親民,是難得的明君。

    趙丞相尷尬陪笑,待人羣稍靜,尋機欲退。

    樑青雲卻道:“四皇叔,既來之,則安之,何不再展風采,也讓朕一睹爲快。”

    話已至此,趙丞相不便推辭,只得硬着頭皮應允。

    再次以一見鍾情爲主題,趙丞相吟出“眸光凝聚情無限,似曾前世已相逢。”

    “佳句!”樑青雲率先鼓掌,對趙丞相的詩句表示讚賞。

    李安淡然一笑,揮毫寫下“驚鴻掠影永銘記,自此芳華亂紅塵。”

    白道遠宣讀李安的詩句後,全場陷入寂靜,衆人被這句詩深深打動。

    一名白衣書生激動高呼:

    “李大人,可否收我爲徒?願拜您門下!”

    人羣中,對李安的詩贊聲如潮,視其爲文曲星下凡。

    李安得意洋洋地望向樑青雲,似乎在炫耀。

    ‘如何,爲夫我是不是很厲害?快來誇誇我,我最愛的娘子。**

    樑青雲挑眉,遞去一個會心的眼神,高聲道:

    “李大人不愧爲我大梁的護國將軍,詩才亦是驚豔四方。”

    趙丞相臉上擠出苦笑:“本王自愧不如,李大人真乃奇才。”

    趙丞相心中苦不堪言,承認自己遜於一個太監,這份屈辱難以言表。

    此刻,十幾名書生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跪倒在李安面前。

    “李大人,懇請您收我爲徒,任何艱辛我都願意承受,真的。”

    “李大人,請看看我,我自幼沉浸於詩書之中,渴望隨您深造,探索詩詞歌賦的無盡奧祕。”

    李安聞此言,心中驚駭,幾乎魂飛魄散。樑青雲尚且端坐於此,未向他行禮,反倒是向自己跪拜,這成何體統,簡直是折煞他也。

    “哎呀,諸位這是何故?快快起身,都起來吧。”李安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忙將這些書生一一攙扶起來。

    隨後,他滿懷歉意地望向樑青雲,“陛下,他們年少無知,還望您寬宏大量,網開一面。”

    一名機敏的書生恍然大悟,即刻轉向樑青雲跪拜。

    “草民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草民聽聞陛下愛才如命,斗膽請求陛下爲我們做主,讓李大人收納我們爲徒。待我們學有所成,定當竭力報效大梁。”

    樑青雲望着這位悟性頗高的書生,心中甚是滿意。若大梁能多幾位如此膽識與才情並重的青年,何愁將帥之才匱乏?

    “好!有志氣!朕應允你!”樑青雲一高興,爽快地答應了。

    頓時,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高高在上的帝王,竟有耐心傾聽一位普通書生的請求,實屬難能可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此一來,樑青雲在民間樹立了親民仁君的形象,民衆無不歡欣鼓舞。

    樑青雲固然心滿意足,李安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他偷偷瞥了樑青雲一眼,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

    ‘我的老天爺啊,你雖滿足了百姓的願望,可曾想過爲夫的感受?我實在不想再收徒弟了。’

    ‘爲夫既要領兵作戰,又要助你治理後宮、朝堂,真是分身乏術。除非是天賦異稟,如張神醫那般一點即通之人,方能成爲我的弟子。’

    ‘唉,你怎麼這麼快就答應了呢?’

    樑青雲聽到李安的抱怨,尷尬地皺了皺眉,果然,李安顯得心不在焉。

    ‘朕是太過激動,求賢若渴,便擅自做主了。不過無妨,此事由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