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認親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44更新時間:24/07/02 00:09:31
    那份重燃希望的喜悅,或許只有他能深刻體會。

    連雍拖過一把椅子,示意李安細細道來,務求毫髮無遺。

    “那位女子酷愛佛學,性情恬淡,不慕名利,年齡與你的小女相近。”李安緩緩言道,眼神中閃過一絲微妙。

    “只是她佩戴的金蛇玉佩,似乎不及你手中的那般精緻絕倫。”此言一出,連雍的眼中重燃起希望之火。

    然而,激情過後,理智迴歸,連雍忽覺事有蹊蹺:“且慢,你與她究竟是何關係,怎會對她的玉佩瞭解得如此透徹?”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欲穿透李安的心扉。

    提及軒轅玉珍,李安心中難免忐忑,畢竟,在世人眼中,他不過是個閹人。面對連雍的逼視,他不得不坦白了軒轅玉珍的真實身份。

    至於那塊金蛇玉佩,李安輕描淡寫地將其歸功於一次偶然,說是替碧霞整理龍榻時所得。

    連雍聽完,臉色一沉,複雜難辨。儘管不知與小女重逢的概率幾何,但一想到她身陷皇宮,成了帝王博弈中的棋子,便心痛難當。

    帝王之家,最是薄情。他寧可女兒嫁作平民婦,享受平凡的幸福,也不願她捲入宮廷鬥爭,成爲權力遊戲的犧牲品。此刻,連雍心中五味雜陳,既盼望着那女子是小女,又害怕真相如此殘酷。

    良久的沉默後,連雍終於開口:“金蛇玉佩乃我連氏一族獨有,族人均以金蛇爲圖騰。軒轅玉珍爲何會有此物,還請李兄助我查明。”

    李安點頭應允,心中雖無十足把握,卻也承諾盡力而爲。

    “連兄,你與前朝史官軒轅大人交情如何?”李安試探着問,或許兩家世交深厚,連家遭難時,軒轅家會出於舊情收留連家子女。

    連雍卻搖了搖頭,神色黯然:“我們並不相熟,談不上交情。”

    線索再次中斷,李安只好承諾,待離開乾坤宮後,親自前往軒轅府查探,給連雍一個交代。

    正當此時,袁通判疲憊的聲音響起:“林大人,有新情況。”

    袁通判已是一臉倦容,從晨至夜,他未曾停歇。李安與連雍針鋒相對時,他在查閱資料;二人把酒言歡時,他仍在埋頭苦幹。直至深夜促膝長談,他依舊未離書案。

    “小袁,你先過來休息一下。”李安望着強撐的袁通判,滿是歉疚與心疼。

    “來,把這個喝了。”李安從懷中取出兩支葡萄糖遞給他。

    袁通判幾近虛脫,葡萄糖入口,立時精神煥發。

    “李大人,這是什麼靈丹妙藥?我頓時精神百倍!”袁通判驚嘆不已。

    李安得意地揚了揚眉,自信滿滿:“獨家祕方。你今日實在辛苦,回頭我向碧霞求情,讓你好好休養幾日。”

    目睹袁通判的辛勞,李安心中不忍,遂將新購的《超級記憶法》、《古代刑法官經典案例解密》系列及《古代犯罪心理學》全集悉數奉上。

    “這是我一點心意,閒暇時不妨多加研讀,必有益無害。”

    袁通判眼前一亮,這些珍貴典籍正是他所匱乏的。出身低微,他無緣接觸此類書籍,即便坐上了大理寺判官的位置,仍飽受排擠。但他從未放棄,哪怕方法笨拙,也要不懈努力,朝着目標前進。

    “多謝李大人厚愛,下官定不負所望。”葡萄糖似乎給了袁通判無窮力量,他瞬間恢復了活力。

    李安欣慰之餘,正欲鼓勵幾句,卻感到一道寒光悄然鎖定了自己——是連雍。

    “連兄,有何高見?”李安轉頭詢問。

    連雍審視着李安,忽然發問:“李兄,你是否精通奇術?爲何你身上諸多事物都顯得不合常理?”

    這一問,讓李安犯了難,他自然不能透露系統的存在。

    ‘若我說我是變戲法的,連兄會信嗎?唉,我只求低調,連雍能否別再爲難我?’李安心想。

    見李安不願多言,連雍自言自語道:“難道李兄是魯班後裔?這些小巧之物竟比我還多。”

    連雍的一席話,讓李安恍然大悟。

    “嘿,我正是魯班家擅長變戲法的後人。”李安故作神祕地笑道。

    連雍仰天大笑,對李安的答案,真僞已不再重要,只覺與他交談甚是愉悅。

    袁通判見月已高懸,不得不打斷二人的對話。

    他緩緩掏出一本古樸的《莊子》。

    “李大人,連雍前輩,這部古老典籍中,隱藏着一封仙帝的密信,我認爲二位務必過目。”

    “此事,關乎連氏一族。”

    聞此,連雍猛地奪過書卷,雙手顫抖不已,彷彿書中藏匿着驚天之祕。終於,一頁泛黃的信箋從書頁間滑落,輕飄飄地觸碰地面。

    連雍急忙拾起信紙,那熟悉至極的筆跡,正是出自仙帝之手。他細細品味着字裏行間的每一劃,不過薄薄一頁,百字有餘,他卻反覆研讀,似要將每個字刻入心底。

    片刻之後,連雍忽然如孩童般無助,失聲痛哭,雙手緊抱頭顱,悲痛欲絕。

    “陛下!陛下!微臣錯怪您了!”

    李安察覺到氣氛的異樣,趁連雍沉浸在悲痛之中,悄然抽出了那封信,細細審視。

    待他閱畢信中內容,心中豁然開朗,對連雍的痛哭流涕感同身受。這是一封仙帝自省與懺悔的信函。

    原來,在連雍家族慘遭滅門的三天之後,仙帝才查明了事件的真相。而下達滅門令的當日,仙帝不幸中毒,意識模糊間,誤下了株連九族的殘酷命令。隨後的兩日,他一直處於昏沉狀態,直至清醒,一切已成定局。

    信中,仙帝向連氏一族深深致歉,表達了無盡的懊悔與補償之意。李安心中震撼,原來天子亦有悔悟之時。

    如此一來,連雍自然不會再對良卿雲下手,這正是李安心之所向。望着連雍孤寂的背影,他不禁感慨,命運對這位大梁的忠誠之士,竟是如此不公。

    正當連雍老淚縱橫之際,袁通判輕輕搭上他的肩,語氣冷靜而堅定:

    “連前輩無需太過憂心,先皇已妥善安排好了您的幼女。”

    此語一出,李安與連雍皆是愕然,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