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冥頑不靈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107更新時間:24/07/02 00:09:31
    一時間,羣臣交頭接耳,急切消化這兩則驚世消息。

    少頃,議論之聲漸息,御書房內重歸寧靜。

    涼晴雲見時機成熟,緩緩開言:

    "今日朕身染西域奇蠱,幸得秦神醫妙手回春,方能逃過一劫。"

    "朕決定冊封秦神醫爲我大梁首席御醫,並賜尚方寶劍。"

    羣臣震驚,原因有二:

    其一,西域蠱毒復雜多變,歷來被視爲無藥可治。

    世間傳言,能解西域蠱毒者僅秦神醫一人,且據聞他前前後後僅解開三次,每次耗時半月有餘。

    然而,秦神醫今日竟於半日之內,不僅解除了皇上蠱毒,其康復速度更是令人驚嘆。

    誰人能料,那位半倚龍榻的帝王,竟是晨曦之時身陷蠱毒之厄。

    此情此景,足可見秦神醫之術,已臻於鬼神莫測,敢與閻羅爭鋒。

    再者,那尚方寶劍之賞,歷來只爲功勳卓著、位極人臣者預備,乃無上榮耀之象徵。

    而秦神醫,僅以一手回春之術,挽狂瀾於既倒,救陛下於瀕危,似乎此等獎賞略顯輕薄。

    然天子意決,縱使羣臣心有不甘,亦唯有面露恭順,私下裏竊竊私語,不敢有絲毫違逆。

    趙丞相悄然示意六王爺,盼其能直言不諱,主持公道。

    六王爺心照不宣,遂挺身而出。

    “啓稟陛下,微臣愚見——”

    “且慢,皇叔,卿之心意朕已瞭然。”

    樑青雲未待六王爺言畢,即刻截斷其語。

    “秦神醫救朕於生死之間,朕賜其尚方寶劍,豈有過當之嫌?難道在諸卿眼中,朕之安危竟不抵一柄寶劍?”

    言訖,六王爺頓時瞠目結舌,天子龍體,自是重於泰山。

    “這……”

    “陛下聖明。”

    昔日可隨意擺佈的小傀儡,今非昔比,六王爺亦不敢妄加非議。

    李安目睹此景,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之情。

    ‘嘿嘿,吾妻愈發有王者之風,哼,爾等諸侯休想再輕視於她。’

    此時的樑青雲,威嚴莊重,她深知此賞或有過譽,卻執意展現君主之任性一面。

    見四下無人再發異議,樑青雲遂命人將尚方寶劍贈予秦神醫,以彰其功。

    自從登基以來首次啓用尚方寶劍,樑青雲心中難免激盪,恨不得挺身而起,端坐龍椅前,隆重地頒賜這至高榮譽。

    然而時局使然,今日不同往昔,她必須僞裝身上有恙,不便張揚。

    “秦愛卿,朕特賜你大梁尚方寶劍,你便是我大梁首席御醫,此劍可上達天聽,懲治昏聵,下至民間,肅清奸佞。”

    秦神醫語調堅決,尚方寶劍雖重,但在他心中,師父李安的認可更勝千金。

    “微臣謝主隆恩,誓以身家性命捍衛尚方寶劍,守護大梁國泰民安。”

    “有秦御醫在我大梁,願四海之內,無病無災。”樑青雲話音落下,擲地有聲,羣臣竟一時陷入了沉默。

    還是李安心疼愛妻,率先打破僵局,高聲道:“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着李安的領頭,其餘官員這才零零星星跟上,高呼萬歲。

    事已成局,縱使衆臣心中有再多不滿與疑慮,也不敢輕舉妄動,成爲衆矢之的。

    樑青雲的任性和渴望認可,在這一刻似乎並未得到滿足,高傲的小腦袋只得黯然垂下。

    李安見狀,內心暗自憤慨:

    哼,爾等老頑固,我妻身爲當今聖上,即便偶有差池,又何足掛齒?真是不知變通,連起碼的禮讚都不肯給。

    更不用說,她不過是一時興起,何錯之有?你們竟敢剝奪她身爲帝王的歡愉。

    冥頑不化的老派頭,看我如何讓你們好看,哼!

    龍榻上的樑青雲滿懷期盼地望向李安,渴望着夫君爲她撐腰。

    自登基以來,她難得任性一回,也想體驗一番所謂“昏君”的小小樂趣。

    李安捕捉到妻子期待的目光,大步邁向羣臣之前,話語如錘擊石,擲地有聲:

    “諸位大人對今日陛下賜予秦神醫尚方寶劍或許頗有微詞,但需知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方可建非常之功。”

    “我大梁立國至今,尚未有皇帝遭遇行刺之事,”說到這裏,李安心頭掠過一絲微妙,畢竟,若計入那次皇宮外廢墟的意外,樑青雲亦是險遭不測。

    短暫沉吟後,他繼續言道:

    “聖上遭襲,元兇未明,朝堂動盪,國家安危懸於一線,大梁江山幾近搖搖欲墜,隨時可能易主。”

    “正是秦神醫於危難之際拯救聖上,挽救我大梁社稷,立下了不朽之功。”

    “試問,秦神醫難道還不配擁有尚方寶劍嗎?”

    李安一席話,讓衆臣陷入了深思,紛紛點頭贊同。

    尤其是老將軍劉公,恍然大悟般讚歎:“聖上英明!若有人能在非常時期建立非常功績,授予尚方寶劍,理所應當!”

    提及大梁最好的岳父人選,劉老將軍必定赫赫有名。

    在他的助攻之下,所有非議煙消雲散。

    “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呼聲更高,衆臣心悅誠服,紛紛拜倒。

    樑青雲在龍榻上樂不可支,自己的“不明智”之舉竟贏得了一片“英明”的稱讚,原來,這就是做“昏君”的快樂啊。

    待諸事處理完畢,李安令羣臣退下,樑青雲需靜養,唯有秦神醫遲疑未去。

    “怎麼,我這首席弟子,還有何疑問需爲師解答?”

    對於勤奮好學的秦神醫,李安甚是滿意。

    只見秦神醫掏出一套嶄新的銀針,小心翼翼地說:“師父,爲皇上更換銀針的時辰已到。”

    “說來汗顏,這套針法對皇上蠱毒的奇效,弟子也未曾預料。我想再次爲皇上診脈,並將此次特別治療過程記錄下來,作爲典範。”

    “將來,弟子便能將此法錄入秦氏醫書,流傳後世,澤被蒼生。”

    秦神醫的一片仁心,讓樑青雲和李安都深受感動,但對李安來說,更多的是一份難以言喻的爲難。

    此刻,龍榻之上安然歇息的乃是當朝真正的天子樑青雲,其身未曾遭受半點蠱毒侵擾,一切皆爲虛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