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殺手本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16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未幾,趙丞相對無心堂主施以避禍儀式,手中的神杖再度綠光閃耀,揭示出無心堂主亦是行空首席的共犯。兩位在真龍寺聲名顯赫的人物,竟暗中萌生叛逆之心!

    “哈哈,真叫人意想不到,無心堂主同樣是受神庇佑的幸運兒啊!”

    這一發現,無疑讓這場權謀之局更添了幾分波詭雲譎。

    趙丞相每逢目睹那抹翠綠光芒的躍動,便難掩內心的激動,就算那福祉並未直接照拂其身,他仍舊堅信這是與神祇溝通的微妙聯結,引領他一步步貼近那不可觸及的神聖。

    行空首席與無心堂主不約而同地向前邁出,眼神交匯瞬息,皆流露出對眼前這柄驅災法杖的深深狐疑。

    全寺上下人數衆多,爲何偏偏只在他們二位主持的祛災儀式上,這法杖才會閃爍靈光?是冥冥中的偶然,還是另有安排?

    無心堂主慎重上前,謙恭之態畢露:“趙丞相,這驅災杖當真如傳說中那般神妙無比嗎?”一語既出,趙丞相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波瀾,對神恩賦予的信物,他從未有過半分動搖,那份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無心堂主,雖說我不及諸位精通佛理,但天人合一之道,我深信這驅災杖能驅逐一切災難於無形。”

    “不妨回憶一番,近期可有什麼不測風雲纏繞左右?”趙丞相的話語輕柔卻帶着一絲不容忽視的力量。

    無心堂主面色微變,迅速恢復了僧人的沉靜:“貧僧日日於真龍寺中修行,生活平淡如水,哪來的災厄之說?”

    趙丞相見狀,不緊不慢地道:“平安是福,無論大小災禍,避之則吉。願此後,無心堂主能常得此杖庇護。”

    “此後?”無心堂主目光一閃,與行空首席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

    一直凝視着法杖的行空首席忽而發問:“趙丞相,此杖神妙如此,您可曾親身體驗過它的力量?”

    這一問讓趙丞相愣了片刻,嘴角泛起一抹自嘲的笑,確是未曾嘗試。

    “本王倒是疏忽了,如今一試也不爲晚。”

    言罷,趙丞相手持法杖,在周身輕輕劃過,未幾,法杖竟同樣綻放出璀璨的綠光。殊不知,這一切皆因他貼身佩戴的陛下所贈福祿壽玉佩,內置的細微金箔在不經意間激活了這份神祕的共鳴。

    這一刻,趙丞相的臉上洋溢着難以掩飾的自豪:“原來本王亦是有福之人。”

    無心堂主與行空首席目睹此景,心中的疑惑煙消雲散,紛紛回到各自的位置,靜候早齋的開始,一切又歸於廟宇的寧靜之中。

    享用過晨間的餐食後,趙丞相緩緩取出十二串珍貴的佛珠,逐一親手贈予四大班首及八大執事,每一串佛珠都承載着他的敬意與祈願。

    真龍寺曾欣然接納了趙丞相慷慨捐贈的五萬兩白銀,行衍方丈更親自出面,向趙丞相表達了深深的謝意。因此,這份滿載着謝忱與祝福的佛珠,衆人自是無法拒絕,皆笑納於心。

    經過一番巧妙安排,竊聽器終得以安穩置於行空首席與無心堂主的庇護之下,而白道遠也依循李安的策略,在真龍寺內潛心抄錄佛經,日子過得平靜而充實。下一步,只需李安悉心聆聽兩位高僧的微妙暗示,一切計劃便將水到渠成。

    再觀趙丞相,這兩日沉浸於佛門清淨之地,即便每日素食簡餐,精神卻日益飽滿,心境更是豁達無比,連歸家之意也淡漠了許多。

    不過,剛至第三日,趙府的管家便匆匆前來,轉達了家中福晉們的深切思念。然而,爲展現其虔誠之心,趙丞相堅持在真龍寺逗留了整整五日方肯啓程返回。歸途中心念一動,竟發現自己錯失了品嚐時下風靡全城的美味——小龍蝦。

    “吾大國樑土,何愁佳餚?即便小龍蝦被全城蒐羅一空,本王亦有法使之重現餐桌。”他沉吟片刻,隨即下令:“速遣五十精壯,溯護城河而上,於水源之處探尋小龍蝦蹤跡。此物本隨水流而來,上游水域定然更爲豐饒。”

    “若能將小龍蝦之源掌控手中,無疑開闢了一條財路。”趙丞相的言辭中透着一份超脫與睿智,幾日的寺廟靜修,似乎也讓他的性情變得更加深邃平和。

    與此同時,六王爺藉助賑災款項大發橫財,而自己卻在真龍寺耗費頗巨,這讓趙丞相內心多少有些不忿。

    “王爺!王爺!”管家手捧一本沾染燭灰的冊子,匆忙闖入書房,神色緊張。

    “何事慌張?”正思索着如何拓展財路的趙丞相被這一打擾,心中頗爲不悅。

    管家連忙呈上一本泛黃的古老生育指南,恭聲道:“王爺,此書於宗祠香爐下發現,實乃天賜之物。”

    趙丞相見狀,似獲至寶,心想着神明果真傾聽了自己的心聲,添丁進口的願望似乎指日可待。今夜,對於趙丞相而言,將是一個思緒萬千的不眠之夜。

    算來趙丞相已多日未臨朝堂,心中不免掛念,不知這段時日朝廷內有何新動向。

    “不可,既已歸來,必當有所作爲。速召大理寺卿吳銘軒,本王有要事相商。”

    在書房中,吳銘軒站立彙報,進展卻乏善可陳,幾乎原地踏步。而李安時刻在大理寺的眼皮底下活動,讓吳銘軒行事頗感被動。

    趙丞相視此停滯不前爲無能,這在他眼中是絕不能忍受的。“儘快結案,尋些替罪羔羊。拖延只會損毀大理寺威名,莫非想讓那李安小人看笑話不成?他竟敢把手伸至我刑部,若不反擊,怕是他連本王的地位都要覬覦了。”

    得了趙丞相的明確指令,吳銘軒頓覺腰板硬朗許多。

    次日朝會上,多日未見天顏的趙丞相,竟一時失態,凝視着樑青雲絕美容顏,恍若隔世。樑青雲,歷來爲衆人仰望,除李安之外,少有人敢如此直視。

    “趙丞相,數日未見,朕甚爲掛懷。卿代朕赴真龍寺勞苦功高,特備兩份小龍蝦以示慰勞。”原來,這番貼心之舉,出自李安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