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機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109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明晨將請求行衍方丈收容,佔卜一卦,並贈予千柄禪木梳以結善緣,藉機熟悉寺內,尋覓那兩位足部負傷、行動不便的僧侶。"

    "木梳已悄然置於寺院後門的柴房之中。"

    諸事安排妥當,李安心中驀然一動,念及白道遠家人之不幸,恐怕與真龍寺中那兩名與劉福沆瀣一氣的僧人脫不了干係。

    但此事,李安斷不能告知白道遠,恐其知悉後,怒火攻心,亂了探查真相之心智。

    爲避人耳目,李安依舊故作繁忙於大理寺中,藉機打壓吳連生,同時培植袁仵作。

    面對李安的針鋒相對,吳連生亦不甘示弱。

    "李大人,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您日日造訪我大理寺,若非深知內情者,還以爲您覬覦刑部尚書之位哩?"

    不得不提,吳連生言語大膽,直抒他人不敢言之語。

    原本李安心無旁騖,一心只爲查明樑青雲遇刺之事。

    然此言一出,李安忽覺,執掌刑部亦非絕無可能。

    '嘿嘿,非是吾貪心競逐六部權柄,實則關乎吾妻安危,唯有掌刑部,方能順遂查案。'

    念及於此,李安目光意味深長地掃過吳連生。

    "吳大人勿多慮,刑部之事,我無興趣。只因憂心吳大人有所疏漏,誤我案情,故而親至大理寺,僅爲查案。"

    再次被李安質疑,吳連生面赤耳熱,正欲反脣相譏,一名獄卒惶恐而入。

    "大人,不好了!大水來了,地牢被淹了!"

    "何故?"

    李安與吳連生異口同聲,晴空萬里,洪水何來?

    地牢內囚禁數百名未判死刑的犯人,若遭洪水侵襲,無疑暴露大理寺監管不力。

    吳連生即刻下令轉移囚犯,李安追問不迭。

    "水勢現如何?"

    獄卒喘息間答道:"尚未漫至地面,但地牢水位猛漲。"

    李安聞訊,即刻奔出大理寺,手持對講機急呼樑青雲。

    "大事不妙,洪水來襲,大理寺地牢已被淹沒!"

    正審閱奏摺的樑青雲聞之驚愕,筆落案頭。

    "速派人開啓護城河閘門,務必快!"

    樑青雲處變不驚,隨即意識到此乃前兩日暴雨後的山洪暴發,或上游堤壩潰決所致。

    情勢危急,樑青雲更命玉蟬速赴上游,疏導河道,分洪水勢。

    話音未落,李安截住。

    "不可!玉蟬當前首要爲保護大人安全,上游之事由我承擔。"

    自知曉劉福對樑青雲不利後,李安警覺倍增,不容許玉蟬片刻離樑青雲左右。

    向樑青雲闡明原委後,李安即刻着手調派人手。

    "洪水將來!衆人速回屋躲避!"

    侍衛們策馬疾馳於皇城內外,高聲警示,整個皇城頓時陷入一片慌亂。

    在時間的催促下,李安無暇分心,決定藉助無人機的遠程視野,一探護城河上游的緊急情況。

    隨後,他迅速集結人手,分派任務以提前開啓護城河的水閘,自己則帶領着柳淑,策馬疾馳,向着那未知的危險逆流而上!

    “大人,大人,洪水襲來了!”柳淑望着那滔滔不絕,如猛獸般向皇城逼近的洪流,胯下的駿馬也驚恐地連連後退。洪水之速,超乎所有人的預料,一時間,皇城上下陷入了慌亂與逃散的混亂之中。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洪荒之力,李安只得拉着柳淑暫避於高地之上,心中盤算着應對之策。

    “撤退!快,去城樓避險!”波濤洶涌,洪水如同脫繮的野獸,無情地衝擊着每一寸土地,所幸城中的百姓皆已及時尋覓藏身之處。

    “大人,我們該怎麼辦?”柳淑焦慮萬分,面對迅猛的洪水,似乎只能眼睜睜看着皇城一點點被吞噬。李安眉頭緊鎖,一言不發,取出無人機傳回的畫面。屏幕裏,護城河畔,數十名侍衛雖已奮力開啓水閘,卻仍難以抵擋那勢不可擋的洪峯,轉瞬之間,便被洶涌的水流吞噬。

    目睹這慘烈一幕,李安當機立斷,行動起來。激流中,侍衛們見到投擲而來的救生圈,生存的本能驅使他們奮力掙扎,幸好他們的體質過硬,救生設備充足,終得以死裏逃生。

    目光轉向上游,山體崩塌,數處山洪狂怒咆哮,如同猛獅下山,上游已被氾濫的洪水徹底吞沒,昔日的路徑已難辨認。李安不得不令無人機深入,尋求疏導洪水的可能。

    一番搜尋後,在距離一處山洪約五十米的地方,李安發現了一條乾涸的河牀,而這條河牀與山洪之間,卻被半座山體無情阻隔。

    要實現洪水的分流,唯有炸開這半座山。李安觀察到,山洪之後尚有其他小股洪水匯入,意味着當前的狀況還不是洪水最爲猛烈的時刻。

    一切安排妥當,李安指揮機器人,運用十架載重無人機分批次將炸藥投放至預定位置。伴隨着轟隆隆的爆炸聲,山體裂開,洶涌的洪水被引導向那條乾涸的小河,危機終於得以緩解。

    “柳淑,我們回宮吧!”李安心中的重石終於落地。

    “回宮?大人,洪水尚未退去,我們不需前往上游查看情況嗎?”柳淑疑惑不解。

    “不用,它已開始消退。”李安答道。

    皇宮之內,樑青雲愁眉不展,趁李安不在,不顧玉蟬的勸說,獨立於皇宮高臺上,俯瞰着滿目瘡痍。黃濁的洪水淹沒了皇城,低窪處僅餘片瓦只檐。

    “難道是上蒼對朕的考驗?胡人方離大梁,百姓初得安寧,卻又遭逢此等洪澇。”樑青雲心頭沉甸甸的,任憑涼風吹拂,神色凝重。

    玉蟬急忙取來長袍,輕輕爲她披上,卻被樑青雲拒絕。“朕身披華服又有何用?我的子民正飽受洪水之苦,寒冷飢餓,我何忍獨享溫暖?”她自責不已。

    玉蟬知其心憂天下,跪倒在地,懇請道:“陛下,萬民期盼洪水過後,由您引領重建家園。若您有所不測,他們又該何去何從?臣代表萬千子民,懇請陛下保重龍體。”

    然而,樑青雲未加理會,倚欄自語:“難道是上天知曉我女子身份的祕密,故而降罰於我及我的子民?”

    “不!”玉蟬驚呼,滿心痛惜,“陛下,洪災乃自然之災,非獨今日。陛下心繫蒼生,勤政愛民,世人皆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