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行衍方丈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62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得益於這兩位得力助手,李安迅速展開了行動,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那口乾涸古井中的圓滑石塊一一取出。

    恰於此時,蒼穹轟鳴,烏雲滾滾,一場瓢潑大雨蓄勢待發。

    “哎呀,老天爺,您這可真是跟我開玩笑,我衣衫甫換,您便要降雨連連。”

    無暇顧及井內是否存水,李安急匆匆地指揮着小型起重機與地質探測儀,匆忙駛入旁邊那間搖搖欲墜的茅草屋內避難。

    畢竟,此後的日子裏,他計劃在這片後山空地上播種稻穀,乃至開鑿水渠,改良地貌,這兩樣器械自是不可或缺。

    頃刻間,暴雨如約而至,李安只好暫且棲身於草屋之內,靜待雨歇。

    另一側,釋一方丈手中的佛珠串意外斷落,佛珠宛如雨點般散落,清脆悅耳的聲響在地面上迴盪開來。

    緊接着,一名小和尚滿臉興奮地闖了進來。

    “喜訊!喜訊啊,方丈!咱的聚仙杯有水啦!而且,都快滿溢而出啦!”

    聚仙杯,乃真龍寺三大至寶之一,它能與那古老的真龍井相通,古井水源充沛,杯中亦然;反之,則同枯共竭。

    釋一方丈微微頷首,隨即掐指一算,沉聲道:

    “備上素食盛宴,將李大人請來。”

    小和尚聞言,不禁眉頭緊鎖,一臉困惑地撓着頭皮,問道:

    “方丈,李大人不是清晨時分就已啓程離開?我還以爲他至少能熬過三五日呢,哼,真是出乎意料。”

    釋一方丈淡然一笑,平和地迴應:

    “你無須多慮,按我吩咐行事即可。”

    半個時辰後,風雨漸止,李安小心翼翼地踏着泥濘的山道下山。待他重返真龍寺門外,愕然發現自己的桌椅已不翼而飛,連隨從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安心頭不由泛起一絲落寞,竟無人迎接他的歸來。

    ‘哼,我身邊紅顏衆多,怎就未曾想帶一位同行呢。’

    正當李安尋思着找個落腳之處,那小和尚滿面激動地奔來,邀約道:

    “李大人,方丈有請。”

    真龍寺內,古樸大氣,那充滿古典韻味的木質結構建築,僅一眼便叫人心曠神怡,彷彿步入了另一個悠遠寧靜的世界。

    “李大人,請進!您的素齋已準備妥當。”一位小和尚引領着李安,朝方丈靜修的禪室行去。

    此刻,行衍方丈正保持着雙腿盤坐的姿態,沉浸在深深的冥想中。

    “久聞行衍方丈大名,今日得遇,實爲三生有幸!”李安上前,禮貌地打破了沉靜。然而,方丈在聽到李安聲音的剎那,眉頭輕蹙,手中的佛珠竟不自覺地斷裂,紛紛落於地上。

    小和尚初見此景,嚇得臉色蒼白,欲上前探查卻又被方丈輕輕揮手阻止:“此處無需你再侍奉,出去時記得把門帶上。”

    吱嘎——隨着門扉緩緩合攏,禪室內再度歸於寧靜,但方丈依然緊閉雙眸,未露一絲將醒之意,這讓李安心中不禁泛起一陣焦急。

    衆人皆言出家人喜靜,李安望着方丈那張慈祥安寧的臉龐,即便腹中早已飢餓難耐,也只好按捺住內心的躁動。

    桌上那看似簡陋的素齋,在李安眼中此刻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誘人。時光在靜默中流逝,約莫一刻鍾後,李安的肚子終是忍不住發出了抗議,響亮的咕嚕聲迴盪在禪室內。

    “李大人,請先行用齋。真龍寺感激您疏通古井之恩。”方丈終於緩緩睜開了雙眼,目光平靜如水,直視李安。

    李安一愣,心中疑惑叢生:‘我疏通古井之事,他怎會知曉?難道他親眼目睹了?糟糕,我更換衣物之時並未着衣,該不會……?’種種猜想讓他的心緒變得不再平靜,畢竟身爲假太監,知曉其祕密的人越少越好。

    爲求安心,李安決定直接詢問,他並不完全相信這世間真有所謂的未卜先知。

    “敢問方丈,是否之前有所察覺,才得知古井之事爲我所爲?”

    方丈微微一笑,語氣平淡:“李大人前日來訪,次日便有傾盆大雨降臨,這雨,我們足足期盼了十又三年。”

    方丈所言的十又三年,正是真龍寺古井乾涸的時間。

    “十又三年?上月不是有過降雨嗎?”李安不解地問道。

    方丈緩緩站起,移步至李安身旁坐下,道:“吾師曾言,有緣人至,古井自涌清泉。我想,這位有緣人便是李大人了。”

    面對這些玄妙莫測的話語,李安手心不禁冒汗,他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真實身份是否已被戳穿。

    察覺到李安的緊張,方丈繼續道:“李大人行善不求名,但天理昭昭,一切皆有因果安排。”

    李安不耐煩於這猜謎遊戲,直言相詢:“方丈,你到底知道多少?”

    李安的擔憂不無道理,一旦身份暴露,他必須確保方丈能保守祕密。況且,行衍方丈超然物外,想要以世俗之物打動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方丈笑而不答,只給李安的碗裏添了兩個熱騰騰的饅頭,而後緩緩道:“知與不知,並非關鍵,天機不可泄露,才是真諦。”

    李安聞言,心下明悟,既然方丈願爲他守密,這便是最好的結果。

    終於能放心享用饅頭,李安風捲殘雲般吃完後,向方丈坦白了來意。

    方丈從抽屜中抽出一張詳盡的地圖,指尖輕點皇宮東南方向的一座秀美山峯。

    “此乃修建祈福塔的吉地,主塔一旦立成,其餘副塔位置自可隨意,但切記不可高過主塔。”

    方丈此舉無疑表明了願施援手的態度。

    接過分量頗重的地圖,李安被其精細程度震撼——這簡直是三維繪圖的古代版本。地形起伏清晰可見,選點同時滿足了風水與實用的雙重考量。

    待到山下,吾欲購置一臺巨形無人機,將大梁疆域的萬般風貌,悉數收錄於鏡頭之下。

    嘿嘿,計上心頭,既然方丈不納金銀珠玉,那來自後世的佛典,或許能博其青睞。

    “承蒙方丈援手,特備薄禮相贈,請稍候片刻。”

    語畢,李安旋身出門,懷抱門外古樸佛經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