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祈福塔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風清雨字數:2091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嘿嘿,說到底,這多子多福的福分還是我的。我的大計啊,你可要順利推進,二位王爺還未從震驚中回神,此時正是我獨佔鰲頭之時。】
樑青雲心領神會,一抹微笑浮上面龐,未曾料到與李安不謀而合,是時候果斷行動了。
“甚妙,既然衆卿均無異議,修建祈福塔之重任,便交由工部執行,李將軍督建,戶部則需及時劃撥款項。”
一錘定音,祈福塔的修建事宜終塵埃落定。
“祈福塔?”
迷濛中的趙丞相,聞此三字,彷彿聽到了天籟之音,救贖之門緩緩開啓。
“本王定要前去祈福,無論如何也要去。”
趙丞相言辭略顯凌亂,失態而不自知。
幸得李安提醒:“趙丞相,乃陛下決意修建祈福塔。”
“修!務必修建,祈福塔既成,往後本王祈求寬恕之地便有了着落。”
趙丞相罕見地在朝堂上力挺工部,李安自然不願錯過這千載難逢的良機。
“咳咳,戶部諸君皆在此,趙丞相的鼎力支持,你們可都聽見了?”
戶部侍郎譚玄連連頷首,畢恭畢敬:“工部自當竭盡全力,保障祈福塔的建設。”
戶部的一錘定音,意味着祈福塔的建設將暢通無阻。
退朝後,李安伴隨樑青雲步入御書房,後者瞬間依偎進他的懷抱。
“哼,你這登徒子,可還記得多久未與朕共度良宵了?”
雖是玩笑之語,樑青雲已有三個月身孕,哪還需侍寢之談。
她渴望的,不過是二人溫馨相擁,共赴夢鄉。
李安緊擁着這份甜蜜的負擔,指尖輕輕摩挲她的鼻尖,輕聲細語:“再寬限一週,待我將祈福塔與國庫事宜妥善安排。”
無法伴於愛人左右,李安心有千千結。
“那皇后那邊如何是好?朕已允諾今夜前往。”樑青雲哪捨得讓李安遠離。
面對這個問題,李安顯得有些犯難。昔日的他,或許甘願溺於後宮溫柔鄉。
然而時過境遷,無數重責壓肩,不容懈怠。
【唉,既然人無法親至,那就以禮代之。】
李安隨即取來精心準備的禮物,遞給樑青雲。
“只能向皇后賠罪了,將這些獻予她,定會博得歡顏。”
樑青雲瞥見滿目的新衣,佯裝生氣,瞪視李安。
“你這登徒子,倒真是忙碌,卻也不忘耍些小聰明,製備如此多新衣,哼,辦不好朕交代之事,看你歸來,我如何罰你!”
言語間雖帶責備,樑青雲心中又豈會真怪李安。
身爲女子,她卻未能披上李安爲她量身打造的戰甲,心中不免涌起一絲豔羨之情。
與樑青雲依惜別後,李安即刻購得一套精妙絕倫的整形外科器械。
白道遠的康復已近尾聲,正是爲其重塑容顏,賦予全新身份的時刻。
憑藉過人的記憶力,李安迅速將整容教程研習三遍,務求爛熟於心。這
份專注源自於對未來世界整容失敗案例的深刻瞭解,以及自身穿越前對整容的嚴謹態度。
爲確保白道遠的換臉手術萬無一失,李安絲毫不敢懈怠。
"玉蟬,替我捉一隻兔子來,我急需使用。"
"兔子?大人今日想要品嚐兔肉不成?"
玉蟬心生疑惑,若真想食兔,大可向獵戶購得新鮮兔肉,烹煮即食。念及李安連日辛勞,她便多添了幾樣佳餚,以表心意。
"大人,紅燒兔頭已經備好。"
烹飪機會難逢,宮廷中有御膳房照料,外出時亦有隨行廚役,此刻在將軍府療傷的小憩時光,玉蟬終於有機會親手下廚,爲李安烹製一頓家常便飯。
曾經,她將自己的心緊緊束縛,視守護陛下安危爲終身職志。
而與李安相伴的這些日子,卻讓她不禁嚮往起尋常百姓家的溫馨生活——與愛人朝夕相對,粗茶淡飯亦甘之如飴。但她深知,這一切不過奢望,自己的身份不允許如此幻想。
"大人,兔肉已燉煮妥當。"
玉蟬滿心以爲親手熬製的湯羹會令李安動容,豈料他卻手持麻醉針,對着兔頭凝視良久。面對這一幕,羞赧之色爬上她的面頰。
"大人,這是我初次下廚,如若不合口味,我即刻更換。"
李安啼笑皆非,"我的玉蟬夫人啊,我需要的是活兔子,而非兔肉。"
"大人,我,我立刻爲您捉活兔子去。"玉蟬尷尬欲逃,恨不得遁入地縫之中。
少頃,玉蟬帶回兩隻活蹦亂跳的小白兔,呈至李安跟前。
"呵呵,這對小白兔可比不上你那對靈動的‘小白兔’迷人。"李安一手提兔,邊往實驗室走,目光卻不離玉蟬左右。見她被逗得滿臉緋紅,李安心情莫名舒暢。
"呵呵,我的玉蟬夫人真是可愛至極。"
實驗室裏,李安以小兔試手,先是爲之施行雙眼皮切割,隨後進行皮膚移植。這一系列操作讓一旁的玉蟬瞠目結舌。更令人驚奇的是,手術完畢,兔子即刻甦醒,活蹦亂跳如初。
"大人,這莫非不是巫術?"
在古人眼中,無法解釋的奇異現象往往歸咎於巫術。李安輕笑,未曾預料手術能如此成功。
"這是整形術,去把白道遠帶來,我要爲他換臉。待他恢復後,就安排他前往太平糧鋪。"
白道遠曾任尚衣局指揮使,經驗豐富,且對十三王爺等人恨之入骨。
因此,他是前往太平糧鋪的最佳人選。白道遠被安置於長椅,李安施以全身麻醉後,手術正式開始。
得益於小白兔實驗的成功鋪墊,李安心中滿溢着自信,手術過程如行雲流水,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小時轉瞬即逝,白道遠的面容已煥然一新,唯有那雙眼睛依舊熟悉。
“待他醒來,請按這份藥單給予調養,一週後自會復原。”李安對柳淑細細囑咐後,便着手翻閱起皇城的地圖,心中盤算着祈福塔的最佳選址。
信號塔往往傾向於高地開闊之處,而祈福塔則需遵循風水之妙,兩者兼備實爲難尋。李安審視地圖良久,仍未覓得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