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丟失的玉蟬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53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爲保險起見,李安特地爲這些無人機配備了自毀裝置,一旦遭遇撞擊,即刻自行引爆,以此消除所有痕跡,任誰也無從追查。

    李安悄悄地將那小巧的監控設備藏匿於自己寬鬆的袖袍之中,不時地窺視着無人機捕捉到的畫面,彷彿一位密探探索着未知的奧祕。

    原來,環繞玉泉山的那些看似自然的小丘,竟是人工堆砌而成,就如同後世所流行的精緻假山,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的懷抱。

    這一發現讓李安恍然大悟,原來倉庫內那驚人寬敞的空間,正是這巧奪天工的設計所賜。

    不禁感嘆,玉泉山不僅風景如畫,更隱藏着諸多不爲人知的祕密與機巧,真是一處步步皆景,處處皆謎的奇地。

    正當李安全神貫注於屏幕上的動靜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猛然闖入了他的視線,引起了他的警覺。

    只見玉蟬戴上了中年男子的仿真面具,如同變色龍般隱匿於運送糧食的船隻之中。

    他混跡在一羣辛勤的搬運工人之間,合力將沉甸甸的糧食一袋又一袋地擡進了船艙深處的隱蔽夾板內,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自然而不引人注意,彷彿他本就是那衆多勞動者中的一員。

    誰想那玉蟬纖細的身軀中竟蘊藏着驚人的力量,輕鬆地一次扛起兩袋沉甸甸的糧食,氣息依然平穩自如。

    驀然間,李安目光敏銳捕捉到甲板下方伸出的一雙顫抖的手,足見那隱祕空間之幽深。

    “嘿嘿,這一幕佈置得可真謂天衣無縫呢。”他心中暗自嘀咕。

    歸程頗爲順暢,李安回到盧府後便靜候玉蟬前來交接。然而,直至夜色深沉,玉蟬卻始終未現蹤影。

    直至三更時分,柳淑才攙扶着昏睡中的盧江緩緩步入。

    “玉蟬呢?”李安急切詢問。

    “回大人,玉蟬尚未歸來。她曾吩咐,若至二更仍未歸,則由我接替。”柳淑答道。

    聞言,李安心頭不禁一緊,擔憂之情油然而生。他的玉蟬,莫非已陷入困境?

    “唉,我的玉蟬夫人,你萬萬不能有閃失啊!我真是愚鈍,只顧着爲宮中那些蠅營狗苟準備迷藥,卻忽略了你。”李安心中自責不已。

    “先安置好盧江,明早給他服下發熱丸,引發一場高燒,隨後再用安眠藥,讓他持續沉睡。”他迅速作出安排,畢竟他雖能操縱個人記憶,但若對衆人如法炮製,必會引起不必要的疑慮。

    妥善處理完盧江,柳淑壓低聲音稟報:“大人,吳指揮使醒了!”

    “終於醒了,青蒿素的功效真是不可小覷。”李安內心暗喜,如同服下了興奮劑,找到了突破僵局的關鍵。

    “走,即刻返回。”

    歸途中,李安全速前進,一時竟將玉蟬之事暫擱一旁。

    一踏入將軍府,李安滿腔熱忱推門而入,只見吳指揮使正逗弄着小黑犬,一見李安便猛然跪倒在地。

    “在下感激林大將軍的救命之恩,您是我的重生父母,從此以後,我吳某的命就是您的了。”

    李安連忙將他扶起,直截了當地問道:

    “無暇寒暄,你速速告訴我,是誰指使你們轉運絲綢綢緞的?”

    言及此,吳指揮使面露恨意,雙手緊攥,彷彿恨不得立刻手刃仇敵。隨即,他和盤托出所有知悉的祕密。

    原來,他們皆受老太監庇護,一切行徑均爲老太監幕後操縱。每隔幾日,老太監便會下達新任務,而指令多在指揮使居所傳達。指揮使的人選,早在他們初入局時便已註定。

    至此,李安恍然大悟爲何新任指揮使對他懷有感激之情。

    吳指揮使繼續說道:

    “就在我們被突然替換的那夜,老太監對我們下了藥,並承諾會善待我們的家人。”

    “然而次日,我便從同鄉那裏聽說家中遭遇火災,無一生還。”

    提及此事,吳指揮使雙目赤紅,恨意滔天,欲向老太監復仇。

    李安聞之,內心一陣淒涼,未曾料到老太監竟如此陰險毒辣。

    “那你可知,這些綾羅綢緞最終要送往何處?爲何要祕密地從玉泉山運出又再轉移?”李安追問。

    “大人,您怎會知曉?”吳指揮使詫異地望向李安,他們那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按理說外人絕無可能窺探。

    “呵呵。”李安得意一笑,繼續道。

    “我不僅知曉宮闈深處隱藏着陰陽兩冊祕賬,傳遞着無字天書般的隱祕訊息,更揭露了那夜幕掩映下,老太監如何化身小福子,悄然步出禁宮的祕密。”

    言畢,吳指揮使之面色煞白,震驚之情溢於言表,難以置信此等祕辛竟能爲人所洞察。

    然,風起雲涌的心緒逐漸平息後,理智回籠,吳指揮使悟出世事無常,萬物皆有可能之理。“真乃天外有天,人中有人。”

    自此後,吳指揮使再無保留,一五一十地道出了所知、所見與所聞之事。

    原來,那老太監在宮中暗渡陳倉,以假賬混淆視聽,送往宮中的綾羅綢緞,實則並非皇室專享之極品,而是市面上難得一見的上乘佳品,雖微有差別,但在朝廷審視之下,已難辨真僞。至於真正的皇室貢品,則被神不知鬼不覺地輸送至十三王爺府邸。

    十三王爺藉此珍品籠絡麾下武將,年深日久,贏得了他們的絕對忠誠。試問,又有誰能抗拒十三王爺這般慷慨的恩澤?

    不僅如此,就連國庫中需嚴加保管的財寶,亦盡在其掌握之中。更有傳聞,十三王爺麾下有一支特殊軍隊,非戰時便在玉門關從事商貿,所得財物時而充盈軍資,時而惠及將領家屬,編織着一張密不可分的利益之網。

    李安心中漸漸勾勒出十三王爺運籌帷幄的輪廓,吳指揮使之言與他暗中調查的結果不謀而合。末了,李安追問:“你可否知曉,這些綾羅與糧食最終被轉運至何處?”

    吳指揮使沉吟片刻,緩緩答道:“糧食之事,我僅知藏於金友糧鋪;至於綾羅綢緞,則匿於皇城繁華之地,十三王爺偏愛熱鬧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