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情敵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風清雨字數:2185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目前,這位來歷不明且似乎與李大將軍有某種聯繫的軒轅玉珍,儼然成了皇后心中最強勁的情敵。
另一邊,李安在上朝前特意回房更換了將軍鎧甲。
“咦?小李子今日怎的如此考究?平日裏可不見你如此鄭重其事?”
樑青雲滿是好奇,望着換上將軍裝束的李安,那颯爽英姿令人眼前一亮,男性魅力溢於言表。
察覺背後那道灼熱的目光,李安明白樑青雲又開始了她的花癡幻想。
“我的小甜心,快擦擦嘴角的口水吧,瞧你那饞樣,我整個人早晚都是你的,待到夜深人靜,再讓你好好領略我的風采。”
“哼,這九月我都看不得,還不是便宜了別的女人。”
樑青雲醋意橫生,宛如一個嬌嗔的小女子。她明白不能獨佔李安,但嘴上說說總歸無妨。
爲免樑青雲胡思亂想,李安連忙將她摟入懷中。
“放心,未經你同意,我絕不會對旁的女人輕舉妄動,我尊貴的女王陛下。”
“女王?陛下?朕已是天子,女王豈不比天子更高一級?”
初次聽到這樣的稱呼,樑青雲顯得有些迷茫。李安解釋,這是一種更加尊重與寵溺的愛稱,聽聞此言,樑青雲心花怒放。
一番嬉笑打鬧後,李安提出想獲得一座大將軍府。
樑青雲面色微變,輕輕推開了李安。
“你這登徒子,果然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原來是有求於朕。”
被樑青雲這麼一說,李安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總不能透露系統的事吧。
乾脆,賣萌撒嬌一並用上。
“我英明神武的陛下,小李子畢竟是您親封的護國大將軍,儘管封賞不久,但若無府邸,將來與其他將領商議軍機大事,連個像樣的地方也沒有,那不是丟了陛下的臉面嗎?”
樑青雲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冊封那日因羣臣催促選秀,確是未來得及安排府邸事宜。
“准奏!”
朝堂之上,李安以護國大將軍之姿,與趙丞相、六王爺並肩而立。
樑青雲首開金口:“正欲爲護國大將軍置辦府邸,愛卿們有何高見?”
趙丞相與六王爺聞言,皆是一愣。
李安,身居護國大將軍之高位,卻因身爲閹人而享有奢華府邸,且無後可繼,此情此景,難免引世間一番哂笑。
見趙丞相與六王爺皆默然,百官便紛紛以竊竊私語掩飾各自的尷尬,裝作不聞窗外事。
樑青雲洞悉二位皇叔心中的微妙,憶起此前影一曾悄傳趙丞相意圖拉攏李安的消息,便決定藉此機會,給他們一個表演的舞臺。
"趙丞相,您的高見如何?"
被直接點名,趙丞相唯有勉強上前,硬着頭皮應答。
"陛下明鑑,李大將軍爲我大梁王朝立下汗馬之功,自當配享一座顯赫的將軍府邸。"
李安聞言,嘴角微揚,心中暗贊趙丞相不愧老謀深算,竟還記得“汗馬功勞”四字。
正當趙丞相步入樑青雲設下的局,後者又追問道:
"朕亦有此念,趙丞相以爲,這護國將軍府應落於何處最爲合適?"
趙丞相暗咬牙關,恍悟自己這位英明的侄子——陛下,意在分其房產。心中懊悔,早知便該將此事推給六王爺了。
而六王爺則裝聾作啞,刻意將頭偏向一側,與趙丞相劃清界限,心道:想動我的宅邸,休想,我的家業豈容他人染指!
"陛下,京城東四裏城門側那片空地,頗佳。若將護國將軍府建於此,一來位置顯赫,令百姓得以直觀感受將軍之威嚴;二來東四裏地勢重要,對軍事意義非凡,陛下意下如何?"
樑青雲差點沒被這狡黠的提議氣笑,趙丞相此舉,無非是想讓國庫買單,自己分文不出罷了。
李安心中的小九九亦被打亂,用國庫銀兩修府,心疼之餘,用自家娘子的錢更是彆扭,不由腹誹起來。
【你這老狐狸,說拉攏我還讓我家娘子掏腰包,真夠狠的。哪怕你是一隻鐵公雞,我也要拔你幾根毛!】
"陛下,微臣贊同趙丞相之議,於東四裏建府最爲適宜。"
"甚合吾意。"
樑青雲本無意首肯,但耳聞李安心聲,知他欲迫使趙丞相出血,料定這位浪蕩子必有對策。
二人眼神交匯後,李安清了清喉嚨,言道:
"微臣聞趙丞相府中工匠技藝超羣,所築府邸既精美又節儉,不知可否暫借這批巧匠,助我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滿堂愕然。借物借錢,尚屬常理,哪有借人的道理?況且借去之人,供養依舊歸趙丞相,這分明是想讓趙丞相當冤大頭。
趙丞相若不應承,便是與樑青雲唱反調,身爲王爺,怎能不顧皇家財政,不圖節約國庫開支?
如此棋局,趙丞相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樑青雲心思一轉,憶及父王生前曾提及,趙丞相爲博取皇位,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將建造府邸的成本減半,只爲吸引太上皇注意。
"朕記先皇言,趙丞相府中工匠確有過人之處,僅用一萬兩白銀即能造一府,此等經驗,當今仍值得效仿。"
"如此,便有勞趙丞相親自操刀,督造護國將軍府,國庫將撥一萬一千兩銀子。"
趙丞相聞此,臉色如吞了黃連,苦不堪言。
樑青雲已將話說到這份上,更有先皇爲憑,拒絕便是拂逆先皇之意,趙丞相哪敢不從。
"臣領旨!"
修建大將軍府,最少需白銀兩萬兩,而今樑青雲只撥萬餘兩,趙丞相這是要倒貼近萬兩。
這一次,趙丞相真是有苦難言。
"那便多謝趙丞相了。"
樑青雲心中竊喜,國庫雖支出一萬兩,卻也省下了同樣數目的銀兩,實乃一舉兩得。
在成功閃避那棘手難題後,六王爺並未就此停歇,直言不諱地指出後宮新秀匱乏,甚至連妃位都空缺,這無疑令皇后權威獨攬,風光無二。
顯然,六王爺對於後宮中竟無一紅顏能爲皇上樑青雲吹耳邊風感到頗爲不滿。
當樑青雲提出爲期一月的觀察期時,六王爺毫不留情地否決了這一提議。
他又搬出了祖宗家法,言道自古以來文臣武將爲功名利祿不懈奮鬥,皆是爲了讓子孫能夠繼承先輩的輝煌,爲何到了陛下這裏,這傳統便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