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二品大員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184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李安這個太監,居然就這麼被封爲了二品大臣,這簡直是前所未聞的奇事。

    過去要是發生這種情況,肯定會立即引起強烈的反對。

    想想看,誰願意讓一個太監壓在自己頭頂呢?

    如今他還這麼年輕,就已經登上了二品的高位,估計不久就會一飛沖天,直接晉升爲一品!

    甚至可能會被封爲侯爵或者拜爲宰相。

    這樣一來,豈不是將其他人都踩在腳下了嗎?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麼能在朝堂上立足呢?

    不過,現在圍觀的百姓衆多,而且這李安還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勞,誰敢冒險反對呢?

    要是有人冒頭反對,恐怕樑青雲一怒之下就能將其貶爲平民。

    而且,這些人也確實無從辯駁。

    難道他們沒看到,原本囂張的兩位王爺都已經啞口無言了嗎?都在那裏傻站着。

    尤其是六王爺,心裏簡直恨得牙癢癢的,差點衝上去把李安撕成碎片。

    要不是李安自己已經成了拿到了更多的權力?

    但是,現在他卻束手無策。

    這個時候,他們只能無奈地考慮是否向樑青雲投降。

    然而,當他們的目光落在城樓上的趙丞相身上時,心中的怨毒之情也稍稍減輕了。

    與此同時,竟然還有一絲幸災樂禍的感覺。

    想想看,自己比趙丞相強多了,趙丞相不僅失去了軍權,還被樑青雲架空了。

    而且看樣子,樑青雲竟然有將他當做人質的意圖,只要趙丞相在他手中,十三王爺就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對此六王爺是不屑一顧的。

    誰都能看出十三王爺的野心,他只是在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就算趙丞相在樑青雲手中,又有何妨呢?

    他又能顧及這個哥哥嗎?

    真是可笑。

    隨着樑青雲的封賞,底下立刻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尤其是南山衛的成員更是如此。

    看着周圍的士兵們,個個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他們心中竟然冒出了一個念頭,爲什麼自己不是南山衛的一員呢?

    若是能參加南山衛,那麼今天的風頭不就是他們的了嗎?

    一百兩啊,這可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一大筆財富,足以讓他們歡欣鼓舞。想想看,一百兩銀子對於他們來說,可是多年俸祿的總和啊。

    而且現如今,這些士兵每年的軍餉都被剋扣一些,到手的可謂微乎其微。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對那一百兩銀子的渴望。

    這些流民突然間擁有了如此鉅額的財富,難道不會引起人們的嫉妒嗎?不僅是士兵們,就連官員們也會嫉妒不已。

    一百兩啊,那可是足足一百兩銀子,他們幾年的俸祿加起來都沒這麼多。不過,唯一對李安感到高興的官員恐怕要算劉老將軍了。

    此時,劉老將軍內心真的爲李安感到高興,畢竟李安是他一直看好的後輩,再加上樑青雲是他的乘龍快婿,李安更是他的得力助手。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他刮目相看呢?

    如果不是李安是個太監的話,老將軍絕對會把自己家的侄女嫁給他。在這巨大的勝利喜悅之中,所有人開始班師回朝。

    至於那些胡人的屍體,當然是讓他們活着的胡人自己找個偏僻的地方埋葬。剩下的一些胡人,在處理完同伴後,樑青雲也沒有加以責難,而是讓他們全部回到草原。

    這些胡人在得到特赦後,激動不已,一個個匆匆離去。但與他們來時的意氣風發不同,他們此時一個個都帶着狼狽之色。

    然而,他們離開京城時並不知道,一支隊伍悄無聲息地跟隨在他們身後,每個人的背後都揹着一個長長的布包。至於這包裹裏裝的究竟是什麼,衆人並不得而知。

    接着,李安跟隨樑青雲回到了朝堂。由於剛剛經歷了勝利,於是朝廷立即召開了朝會。

    金鑾殿上百官分左右而立,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站在最前方的身着亮銀鎧甲的青年身上。儘管僅僅過了一天,但此時的他已經得到了全新的尊重,沒有人敢再小看這個太監。

    因爲李安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不僅在之前的策劃中表現得機敏狠辣,而且在戰鬥中展現了統兵的勇猛。

    面對胡人的進攻,他不僅從容應對,還能以一當十,令人難以置信。最重要的是,他帶領的南山衛實在太過強大,讓每個人心生畏懼。

    在衆人保持沉默之際,劉老將軍邁步向前,向樑青雲行禮,高聲恭賀:“臣恭賀陛下又喜得一員良將!”

    隨着老將軍一聲高喝,樑青雲面露喜色。

    “哈哈,老將軍之言不虛,今日得此良將,誠乃我大梁之幸也!然李安尚幼,願老將軍日後繼續指點。”

    兩人交談,使得朝臣無不嫉妒心生。此番早朝幾乎成了樑青雲的獨唱,李安也成了衆人矚目之處。誰能想到這年少的太監竟能有如此戰功?

    此番朝議制定了不少政策,如若往日,樑青雲之言定然遭到重重反駁。

    但今日非昔日也,得益於李安之勝,朝堂上無人敢有異議,全權歸於樑青雲。

    至於六王爺,如今已是身處險境,唯恐捲入風波,故不敢親臨朝堂,以整頓邊關軍務爲名,留在府中。

    朝中唯有趙丞相,盡顯低調之態,生怕惹上不幸,只能押寶於其兄之兵權。

    然趙丞相內心早有盤算,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弄到李安所用之兵器。

    此物威震百里,不僅可制胡人,亦可制己方。

    若老十三圖謀叛逆,必先以此兵器爲敵。

    倘能掌握此物,成功可期。

    故趙丞相心念着是否與李安接觸,或在樑青雲前賣好,乃至犧牲一些微權以取悅之。

    而李安,此戰之後晉升爲二品,不但官階有升,其南山衛亦可擴編。

    今日之李安已是偏將,所領非千人,而六衛皆從之,南山衛可從三千擴至六千,皆由朝廷供給。

    雖李安前以工坊供職,惟私兵與官軍有別,且南山衛之實力如此,五百人已令人震撼。

    若擴編至六千,其威力豈非更勝?

    儘管衆人心中充滿了害怕和恐懼,但卻沒有人敢於出來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