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胡人的陰謀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風清雨字數:2029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謀士輕抿一口酒,沉聲迴應:“的確如此,可現在我們已身陷囹圄,那盆髒水已經潑到我們頭上,退路已無。”
但胡人的性格向來不甘心只做坐以待斃之事。王子陷入深思,坐在大椅上,雙手不安地來回摩挲着椅扶,心中計策漸生:“我們不能就這樣無所作爲,必須找到突破口。”
氣氛似乎輕鬆而愜意。大王子手中的玩弄不再是平常的酒杯或棋子,而是悄悄地遊走於一名妖嬈女子的體態之上。他的手掌輕輕上滑,終於停留在了那細嫩的玉頸上,動作不經意間帶着幾分危險的誘惑。
這一幕,似乎未引起旁人的注意。那名女子似乎對王子的舉動渾然不覺,甚至還一手拈起旁邊的葡萄,輕輕地送入王子的口中,臉上滿是嫵媚與甜笑。
然而,就在這般溫馨嫵媚的氣氛中,突然響起一聲輕微的咔嚓。隨着這聲音,所有的溫柔頓時凝固,王子懷中的女子眼神驟然間凝固,瞪大了眼睛,一瞬間顏色慘白。
在場的賓客尚未反應過來時,女子的頭顱已無力地垂向一旁,顯然是頸骨被王子巧妙而致命地捏斷。
與此同時,在場景的另一邊,一名謀士旁邊的女伴嚇得芳心狂跳,正要發出驚呼之時,一把冷冽的短刃已無聲無息地抵達她的喉嚨。寒光一閃,冰冷的金屬在肌膚上劃過,女子的視線逐漸模糊,終至一片死寂。
而在這片混亂與驚恐中,一名看起來頗爲年輕的男子,他的表情冷漠,仿若未曾察覺到周遭的悲劇,懷中依然緊摟着一位女子,雙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
一場看似溫馨卻潛藏殺機的局面正緩緩展開。一名女子,雖然全身因恐懼而不住顫抖,卻奇跡般地保住了一線生機。當她的眼睛,充滿恐懼地轉向那位年輕的男子時,卻捕捉到了他那溫和如春風的笑容。
那笑容,彷彿一縷暖陽,無形中撫慰了她受驚的心靈。周圍雖死亡陰影籠罩,但這位年輕男子身邊的安全感,如同一道防護壁,令她驚恐的心稍微安定。
他的微笑中似乎藏着某種魔力,讓她逐漸忘記了身旁姐妹的悲劇,心中的恐懼也開始慢慢溶解。
然而,正當她凝視着他那張柔和的面孔時,這位看似不過十二三歲的男孩,卻在無聲間展露了他的另一面。
他的笑容未減,慢慢地將手臂環繞她纖細的頸項,輕聲細語,“別怕,美麗的姑娘,我並不像我兄長那樣粗暴。”
這平和的話語,如同一顆安定的藥丸,讓她信以爲真,以爲自己今夜或許能夠倖免於難。
然而,她的心剛落地,那環繞的手臂卻猛地一緊,強大的力量讓她瞬間窒息。
她的臉色由紅轉白,大手覆蓋了她的口鼻,世界開始旋轉,光景漸漸模糊。
她拼命掙扎,雙腿踢倒了前方的桌子,奮力想要逃脫這突如其來的死亡夾擊。但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那如鐵箍般的束縛。
這個年輕的男子,面對她的掙扎,不但沒有任何憐憫,反而在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扭曲的享受。隨着她掙扎的越發激烈,他的笑容也愈發燦爛。
直到她漸漸失去意識,停止掙扎,他才慢慢鬆開手,笑着低語,“我說過,我不像我兄長那般殘忍,我更喜歡溫柔地對待美麗的女子,如此可愛的人,怎能粗魯對待呢?”
此時,殿內其他兩名男子目睹了這一幕,卻見他們神色如常,對這種場景早已司空見慣,毫不關心地將三具無生命的身體隨意丟棄一旁。
這樣冷酷的行爲,對他們來說已習以爲常。他們所討論的祕密事務,自然不能讓任何外人得知,即便是這些不幸的漢人女子。
儘管室內的氛圍籠罩着一股暗流涌動的緊張感,但所有人都未曾留意到一幕驚心動魄的細節——那名被年輕男人暗中窒息至死的女子,在無聲地被拋棄在角落時,她原本靜止的鼻翼竟輕微地扇動了一下。
處理完凌厲的暗殺後,王子的目光轉而鎖定了坐在一旁的謀士,他沉聲詢問:“羅先生,現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羅先生聽後,沉吟片刻,然後在自己的頸部輕輕一劃示意,聲音冷硬而堅定:“王子,我們已經走到這一步,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對方已將我們置於死地,那就順其道而行之。”
這話語讓王子眉頭緊蹙,旁邊的年輕男子亦是皺起了眉頭,反駁道:“二哥,這策略似乎有失偏頗。既已明知被人算計,何苦再去爲對方鋪路?若是我們此刻動手除掉李安,豈非正中下懷,令那幕後之人喜出望外?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留下李安,倒是可以令對方嘗些苦頭。”
顯然,這位七王子的話語贏得了二王子的深度認同。他轉向謀士,眼神中充滿了詢問。
謀士見兩位王子都投來疑惑的目光,不禁輕笑一聲,隨即解釋道:“諸位王子所言極是。我們自然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讓敵人坐收漁利。我的意思,並非真要去除掉李安,而是找機會解決真正的幕後黑手。既然敢對我們下此毒手,我們自然要讓其付出代價,不可讓我方將士的鮮血白流。”
他的話語激起了王子們的鬥志,正如謀士所言,如果此刻選擇輕易除掉李安,豈不是正中敵人的下懷?而他們的勇士的忠誠與犧牲,更是不容有人輕視。
羅先生繼續道:“此外,既然那琉璃店搶了我們的生意,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然而,這一切易說難行,那幕後老者豈會輕易與我們相見?”王子皺眉提出了實際問題。
謀士卻信心十足地答道:“無需他親自露面。我們完全可以借刀殺人。既然對方願意玩弄權謀,那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頓了頓,又接着說:“設想一下,如果那琉璃店突然大火,而放火之人正是大梁國內部的人士。那麼,與那幕後老者的關係不就明了了嗎?這樣一來,大梁國的皇上又豈能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