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281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在南山的腳下,夕陽將最後一抹金光灑在這片簡陋卻溫馨的營地上。難民們,經歷了長途跋涉後,終於在這裏找到了片刻的安寧。李安,作爲領頭之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衆人的心。

    隨着最後一碗稠粥分發完畢,李安輕輕地嘆了口氣,轉向旁邊的老者,老者面容慈祥,是這羣流民中的長者,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爲“張爺爺”。

    李安:“張爺爺,您看,這些日子我們走過多少苦難,今天能有這樣一頓飽餐,您覺得如何?”

    張爺爺緩緩地擡起頭,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李總管啊,這碗粥雖簡單,卻也是難得的溫暖。亂世中,能有這樣一刻安穩,已是天大的福氣。”

    旁邊,一個年輕的母親,抱着孩子,輕聲插話:“是啊,大人,我家小寶在路上一直哭鬧,這碗粥下肚,他這才安靜下來。我真是感激不盡。”

    李安微笑着,轉向她:“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看到你們能有力氣繼續前行,我的心也就安了。”

    此時,一名青年男子,臉上還帶着未褪去的塵埃,走上前來:“大人,我們剛纔休息時,我聽到有人說,南山外的羽林軍已經到了,是真的嗎?”

    李安點頭:“沒錯,今晚,我們不僅有粥,還會有餅子。”

    衆人聞言,不由得露出驚喜交加的表情。老者、婦女、青年,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了希望的光芒。

    一個孩子興奮地跳了起來:“餅子!我好久沒吃餅子了!”

    張爺爺笑着拍拍孩子的頭:“是啊,今晚,我們可以好好享受一頓了。”

    李安環視四周,看着這些曾經絕望、現在卻因爲一碗粥和幾個餅子而滿懷希望的人們,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

    “好了,大家休息一會兒,待會兒我們就向南山進發。記住,無論前路如何,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總有溫暖等着我們。”

    夜幕低垂,南山腳下的營地裏,一片溫馨而和諧的景象。難民們或坐或臥,共享着久違的安寧。這一刻,雖然簡單,卻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珍貴和美好。

    李安高聲宣佈:“諸位,今宵有加餐,除了每人一碗稠粥外,還有兩塊餅子相隨。”話音未落,衆人已歡呼雀躍,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此羣難民,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僅僅是一頓溫飽,便足以讓他們心存感激。

    李安目光掃過歡騰的人羣,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了一股滿足與喜悅,暗想:“你們如今爲一頓溫飽而欣喜,日後當我使你們成爲這國中最富裕之民時,又會是何等的光景?”

    飯後,衆人圍坐山谷,手中執碗,不需刻意的矜持,只是幾口便將一碗粥飲盡,兩餅迅速消失。而目光,還常常投向同伴未盡的粥碗,內心滿是期待與渴望。

    若非此地令行禁止,以鐵血之規繩嚴格管理,凡奪他人餐糧者,次日絕食,我怕這自然法則中的弱肉強食早已上演。李安,騎馬徐行,徑直向山谷深處馳去。昔日,他曾不止一次踏足此地,每一次,心中皆有所觸動。

    山谷之內,一片廣袤無垠的平原展現眼前,望之不見邊際。小河如玉帶般蜿蜒流淌,夕陽下,宛如畫卷一般美麗。本是鳥語花香之所在,然而,唯一的敗筆便是那遍佈的黑色石塊,暗示着此地蘊藏的驚人煤礦。

    山谷一隅,數十頂帳篷已搭建妥當,這些非爲流民所用,而是給李安及隨軍將士之住處。流民衆多,這些帳篷遠遠不夠。

    “如何,一切準備就緒?”李安騎馬巡視,隨意詢問身旁的副將。

    副將恭聲回答:“大人,一切已備,糧食足以供三萬人食半月。工部亦已送來斧鍬鐵具,明日便可開工。”

    李安點頭,心中滿意:“務必保障外圍安全,待衆人飽食,即讓他們入谷。”

    副將領命,轉身馳出山谷。李安與隨從士兵在谷中巡遊,時日已晚,回宮無望。這幾日,他將寓於此,有許多事務需親自處理。

    夜幕降臨,吃過飯的流民紛紛入谷,山谷內瞬間熱鬧起來。飽食之後,他們的活力明顯增強,尤其是得知這裏將成爲新家,更是興奮不已。

    衆人的到來,使得原本荒草叢生的山谷迅速變得平坦。這便是人多勢衆之力,即使沿山谷一週,也能將之踩出一片平地。孩童們吃飽後精力充沛,跑至河邊嬉戲。

    此時,流民心中生出一種幻覺:這難道還是流亡之旅嗎?竟能有如此安逸之日?而這一切,皆因那騎馬之人所賜。

    衆人的目光投向李安,眼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李安卻渾然不覺,巡視一圈後,命令士兵警戒四周,以防野獸侵擾。雖然此舉只是防患未然,畢竟此地三萬人聚,何懼獸來?

    夜深了,人羣未有散去之意,但無人膽敢離開大軍。這一夜,山谷內充滿了未來希望的夢想和期待。

    在李安的精心安排下,這三萬流民被細緻分爲諸多隊伍,按萬、千、百、十之序劃分,彷彿軍中之嚴整編制。這一切,皆出於李安之手,旨在將無序之衆轉化爲有序之集,避免成爲一盤散沙之勢。其中,萬人隊與千人隊皆由左武衛精銳擔綱,而下至更小之隊伍,則選識字者領之。因此,縱然衆人圍繞河畔,自高空望去,亦能感其秩序之嚴明。

    李安騎馬至山腰,俯瞰此景,內心充滿滿意。知軍之強,非強於武,而在於紀,紀律嚴明,方能百戰百勝。

    樑青雲接獲報告,得知李安的一切舉措,點頭稱是,隨即吩咐:“將此大氅送與小林子,夜涼山谷,莫使他受寒。”此言一出,旁白衣女子領命,知其意重。

    白衣女子夜半聽曲,知二人情深,對樑青雲此舉,早已心中有數。

    攜帶天子御用之物,急馳南山。

    至山谷,火光明亮,李安正山腰指導衆生。女子嘗試進入,被士兵阻攔,她展示令牌,士兵遂行禮讓行。

    她聽李安分配任務,靜立不擾,待畢,遞上大氅:“陛下命我轉贈,山谷夜涼,請勿受寒。”

    “感激陛下恩寵。”李安受之,表面禮節不可或缺,內心卻是溫暖流淌。此物非凡,乃樑青雲所愛,其上淡淡香氣,令李安不禁深吸一口,此香熟悉,乃樑青雲所專。

    白衣女子見狀,心生嗔怪,暗罵輕薄,卻在李安目光轉向之際,心跳加速,慌亂後退,臉上警惕顯露。

    李安的一瞥,似有穿透心扉之力,讓白衣女子心中一緊,如鹿撞心,不知所措。此情此景,千絲萬縷,於無聲處聽驚雷。

    目睹此景,李安內心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難道本公子的面容真的如此令人生畏嗎?僅僅一瞥便令你心驚膽戰。然而,當念及那日之事,李安的視線不自覺地落在白衣女子那如雪般潔淨的裙襬上。此舉,無疑勾起了白衣女子對那日情形的回憶,臉頰一時染上桃花,幸好夜色爲伴,面紗掩面,李安未能窺見她的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