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你有張良計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風清雨字數:2070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如今皇上駕崩,皇室正統恐將盡絕。
“速召文武百官,至乾元宮奠祭聖上……”羅東風吩咐道,隨即步向乾元宮。
帝國內憂外患,皇上又駕崩,正如屋漏偏逢連夜雨。
聖上駕崩,楚憐兒與王婧琪等尚未離宮的嬪妃,皆身着素衣,頭戴孝帕,跪於靈柩之前。
羅東風曾恩釋大部嬪妃,僅留數位,而無處可去的太監幾乎都留了下來。
羅東風立於靈前,率衆文武,肅穆祭拜,楚憐兒及王婧琪等後宮佳麗皆回禮。
祭祀畢,羅東風在乾元宮偏殿召開緊急會議。
“陳禮部,爾負全責主理聖上葬禮……”羅東風緩緩道。
“樓戶部,爾籌五百萬兩,以備喪葬之需……”聲音漸嚴。
“內務、宗人二府,爾等善待宗親,勿生事端……”
“小圓子,速令司禮監草旨,告悉天下,聖上崩……官吏各部,皆宜知曉……”
“全國弔喪七日,帝都宵禁七夜……”羅東風一一頒下命令。
“相爺,聖上駕崩,國家大事,不可無主,臣有所建議……”陸鼎軒欲言又止。
“是也,帝國已亂,無繼之主,此乃國之大憂……”陳懷生亦附和。
“相爺,雖然戰火未及帝都,但錢賁北疆虎視,塞外羣雄並起,南有大周虎踞,帝京若陷於南北之間,危矣……”楚方正亦進言。
“衆卿暫歇,今日聖上新喪,且先辦理喪事。”羅東風輕揮袖手,示意衆人止步。
在這個關鍵時刻,羅東風深知輕易自立爲帝,便是攪動了乾坤,未曾周全考慮之前,他自是不會貿然行事。
畢竟,若是在皇上剛剛駕鶴歸西之際,他便急忙躍上帝位,恐怕世人皆會疑其有心,暗中謀害了先帝。
因此,此時此刻,絕非稱帝之時,軍師何清羽亦持此觀,認爲輕率稱帝,必招四面楚歌。
既得軍師如此諫言,諸位亦無異議,遂紛紛行事去也。
夜已深沉,乾元宮大殿燈火輝煌,羅東風靜坐於靈柩之前,手中焚紙爲靈,心中卻是沉甸甸的。
“皇上,您乃一別黃泉,留下江山如此紛亂,東風應當如何是好?”
“然而,您安息吧,東風定將完成您未竟的偉業,掃平亂世,統一天下!”
羅東風低聲細語,語帶哀愁。
楚憐兒輕步來至其旁,與之並肩跪下,同爲先帝焚紙。
“陛下,東風未能守護怡貴妃與太子,對不起您的深恩。”
“但那仇人已被東風誅除,爲怡貴妃與太子雪恨。”
“請皇上安心,東風定會守護董貴妃與蕭淑妃,不讓她們受到一絲委屈。”
羅東風邊焚紙邊彙報,楚憐兒聽之,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羅東風此言,雖是照顧亡王之後,卻以一種另類的忠誠,竟顯得有些滑稽。
“陛下,晉國與蜀國的公主,東風已令她們返歸故里,免得她們日夜思念家國與親人。”
“至於其他嬪妃,東風亦已讓她們自由離去,不必孤寂守候於深宮。”
羅東風一一述說,將每一事宜,都詳詳細細地向先帝報告。
自楚憐兒悉知,夜夜溫存之人乃羅東風,心中早已默許其爲伴侶,對於名義上的君王,不過是虛位以待。
故此,於皇上駕崩,其心中並無過多哀慼,或許,僅是些許惋惜而已。
忽然,楚憐兒覺一陣噁心作嘔。
“憐兒,何以不適?莫非是靈前之香薰之氣太過?”羅東風慌忙詢問。
楚憐兒捂口,難言其苦,“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麼了,就是感到難受。”
“若感不適,即刻召太醫前來。”羅東風急令左右。
頃刻,太醫匆匆而至,爲楚憐兒把脈問診。
“太醫,憐兒可有恙?”羅東風關切問道。
太醫驚喜道:“啓稟丞相,乃是天大喜訊,憐兒有喜矣!”
“喜脈?此真乃喜從天降!”羅東風心中一蕩,激動難抑。
“確乃皇嗣,此事實乃國之幸事!”太醫又道。
“我的所懷,竟是天命所歸之嗣?”楚憐兒亦驚疑不定,心知若真孕育,定是羅東風之血脈。
“若憐兒所生爲皇子,那便是我大離之未來啊!”羅東風興奮莫名。
王婧琪同樣喜形於色:“姐姐所懷,乃是龍子龍孫,此事實乃天佑我大離!”
“太醫,煩請再爲王淑妃診脈。”羅東風關切之意溢於言表。
“遵命。”太醫立即行醫,而羅東風則滿眼寵溺地望着楚憐兒,兩人目光交匯,笑意盈盈。
太醫報告:“王淑妃身體康健,無恙。”
羅東風心中一鬆:“好,甚好。”
“丞相,憐兒既有喜,理當善待養胎,回宮休養爲宜。”太醫建議。
“太醫之言甚是,憐兒,我親自送你回宮。”羅東風溫言。
兩人共同步出神州宮,向怡泉宮而去,終至內室。
楚憐兒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東風,我終於懷有你之子矣!此情此景,我喜不自勝!”
羅東風眼含柔情:“憐兒,爲我生子,我感激不盡。”
兩人緊緊相擁,共享此刻溫情蜜意。
“東風,今後我與孩兒,皆仰仗你矣。”楚憐兒依偎在其懷中,言語中滿是依戀。
“憐兒,放心,我必定守護你與孩兒安康。”羅東風語重心長。
兩人相擁良久,方纔羅東風離開怡泉宮。
出宮之際,羅東風心境已然大異,昔日雖懷抱雄圖,但今有了憐兒與未來之子,他更思爲之開疆拓土,留下豐碑。
東都城內,大周皇城之中,燈火輝煌如晝。高樓之上,南宮玉墨身着白裙,衣袂飄飄,宛若凡塵脫俗的仙子。
她雖助司徒將軍攻破瀏陽城,藉助竊取的軍書,然而心頭卻是憂愁繚繞,不覺喜悅。
她曾以絕世容顏誘惑那位高貴男子,繼而背叛,心知此事一旦敗露,必遭彼之唾棄與憎恨。
思及此,南宮玉墨心中疼痛,夜不能寐,獨自在高樓之上,心如刀絞。
“玉墨,你何以夜不能眠?憂愁何事?”熹貴妃緩步來到女兒身旁,關切詢問。
“母妃,何以夜來至此?”南宮玉墨執母之手,柔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