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計中計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58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王希山心中喜悅已溢於言表,計謀得逞,他滿意地向樑青雲行了一禮,隨即邁開步伐,意氣風發地退場。

    李安目睹此景,不禁向樑青雲展顏一笑,隨後輕盈步伐,尾隨在鄭懷遠身後,步出御書房。

    等李安身影漸行漸遠,樑青雲背轉身軀,聲音淡然,命令道:“速去,務必保李安周全無損。”

    話音剛落,一道白影在窗邊掠過,猶如離弦之箭,急速消失。

    ……

    轉眼至李安一行人,他們穿梭御道,終至羽林軍營。

    得王希山引路,羽林軍營門前自是暢通無阻。

    此行,李安心中有所覺察,只見羽林士卒見他過,無一不以會心之笑相迎,此情此景,皆因昨日他們手握李安所贈之銀兩。

    李安心頭微喜,士卒們的喜悅正合他意,想必此情此境,必將使王希山心中如鯁在喉。

    王希山心急恢復兵權,未有片刻耽擱,直接召集羽林軍衆至練兵場集合,除了守職者外,人人俱至。

    副將們亦早已佔據點將臺之上,儼然一副嚴陣以待之勢。

    李安目光所及,瞥見鄭懷遠,心中不禁感知對方眼中流露的失意之色,如深秋殘葉,黯然失色。

    顯而易見,鄭懷遠對樑青雲之所爲,心生絕望。

    曾憑一腔熱血,誓言以身許國,夜半無眠之際,更是前往祖先牌位前,虔誠獻香,發下錚錚誓言:若天子有難,定當以身許國,以報君恩。

    縱使面對羽林軍內外的諸多非議,亦已做好萬全之準備。

    然而,此番風波一過,卻是波瀾未起,希望化爲泡影。若是樑青雲能有所堅持,他亦不至於如此沮喪。然而,萬語千言,已化作塵埃。

    於此同時,李安見狀,脣角輕揚。究竟是幻滅還是轉機,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衆人齊聚,王希山挺身而出,目光如炬,掃過衆將,聲如冬雷:

    “爾等豈以爲吾一旦掌內衛,羽林軍便非吾之天下乎?荒謬!吾之地位,豈容他人撼動!”

    此言一出,猶如驚濤駭浪,直擊衆人心絃。昨日之聖旨,今日便被如此公然挑釁,此舉無疑是對天子威嚴的公然挑戰!

    自然,此乃王希山存心所爲,若不展露鋒芒,何以立威?

    於此,羣將私下憂慮,議論紛紛,心中忐忑不安:

    “此何意?王將軍豈欲復歸?然我等昨升今降,豈非成笑談?”

    “昨夜回家,已祭祖告成,今若復位,如何對得起祖宗?”

    “退位固然心痛,但若待遇再降,豈不更是屈辱?”

    “王將軍既已離去,何必又回?”

    “慎言,若此言傳至將軍耳,必無好果。”

    不僅將領私語,連底下千軍萬馬亦低聲竊議,心中或憂或喜。

    “嘿,王將軍歸不歸,與我等何干?不過那些自高一日之將,今必顏面掃地。”

    “正是,官位高低,與我等無關,但見他們落魄,亦是一樂。”

    此等底層士兵,對權勢之爭,早已看淡,唯心態最爲從容。

    然而王希山對下之言,僅是冷哼一聲,不再多言,而是向李安頷首,暗中遞去一物。

    李安接過,心知肚明,輕聲應允:“儘管放心。”

    李安步至高臺,視線一掃,衆聲俱寂,他清了清嗓,道:“吾傳皇上聖旨:”

    此言一出,四下裏寂然無聲,衆人目光齊聚,尤其是那些昨日受恩之士,更是無不側耳傾聽。

    靜,他的內心,似乎預感到了暴風前的寧靜。

    儘管王希山自滿於己之威嚴無人能及,卻未察覺這寂靜下蘊藏的怒火。

    正當他以爲自己穩坐天下,一位平凡卻嚴肅的士兵,在衆目睽睽之下,爆發了。他的行動,如同點燃了長久壓抑的火藥,一觸即發。

    在一片死寂之後,李安終於開口,聲音穿透場中每個人的心:

    “今晨,王統領以身許國,志在兼顧內衛及羽林軍將領之重任。朕對王愛卿分憂解難之心,感激涕零。

    朕經深思熟慮,雖憂心王愛卿負重過重,然其堅志不移,朕遂特下旨,撤銷昨日一切封賞。

    王愛卿之心,朕領之矣,望諸位將領軍士,鼎力相助。

    昨日之封賞,一併送至王愛卿府上,以表朕心。”

    此言一落,衆人驚愕,場中靜若止水。鄭懷遠心中泛起層層波瀾,最終化爲一聲無聲的嘆息。而他人,則是心中痛惜昨日之封賞,卻因王希山之威,不敢吭聲。

    王希山見此,脣角輕揚,內心滿是蔑視樑青雲的得意。然而,李安之言,卻像是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預示着一場風暴的來臨。

    王希山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未曾注意到這寂靜中蘊含的怒火。

    然而,就在這肅靜的氛圍中,一位名叫王二狗的士兵,忍無可忍,爆發了他的不滿與反抗。他的話語,猶如冷水澆在熾熱的沙漠,激起了衆人心中的波濤:

    “何以?我辛辛苦苦得來之銀兩,何以需上交於你?何以你一句話,便能讓我辛勞所得化爲烏有?

    我不服!我王二狗首當其衝不服!

    諸位兄弟,爾等是否甘心將手中銀兩上繳?是否願意因其一人之言,而失去已獲之官職?

    多年隨王希山,我們或無出生入死之言,但也是盡職盡責。最終,我們得到了什麼?

    不論是明日升官或昨日之封賞,皆被一紙令牌撕毀。更甚者,連我們辛苦所得之銀兩,也要歸他所有?

    既然已離,何以又回?爲何不安內衛統領之職,反而回來剝削我們?

    如此之人,尚可稱之爲人乎?

    爲之賣命,我王二狗絕不從!”

    此言一出,猶如驚雷貫耳,激起了場中所有人心中的怒火與反抗之情。在王希山的統治下,這一刻,衆人的心終於爆發,不再沉默。

    在那一刻,王二狗的話語如同天雷滾滾,劃破了原本寧靜的天空,引發了一場暴風雨。衆人的情緒如同被巨浪拍打的小船,搖搖欲墜。主官們亦是神情緊繃,面露不滿,彷彿一觸即發的火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