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暴發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60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楚家女主人心中鬱結,感覺呼吸不暢。

    她心頭的怒氣無處發泄,誰想與你客氣?

    誰願親手爲你捧果?

    但見他身份尊貴,又豈能爲幾盤荔枝翻臉?

    只得將即將爆發的怒氣壓回心底。

    她心想,若因賓客過食荔枝而起爭執,大恆祥數百年聲譽或成笑柄。

    “其實,這第二種境界挺符合楚大當家現狀。”

    李安邊吃她的荔枝邊談論,“楚大當家這等人物,經歷時光與知識的薰陶,開始擺脫暴發戶之俗態。”

    楚家主婦心頭一陣暈眩,幾欲昏厥。

    她怎忍受他言中的諷刺?

    想念他那嘖嘖稱羨之態,她是否該道一聲感謝?

    李安繼續:“楚大當家這等人,懂得以看似平常之物,在識貨者眼裏卻顯奢華,來裝點自己。”他愈吃愈喜,自離京城以來,未曾如此盡興地品嚐美味之果。

    楚大當家心中不甘,暗自辯解,非是以奢華自飾,而是懂得生活之真諦,非爲誇耀。“這類人心中,早已將自己與暴富者劃界。”她心想,暴發戶是爲了炫耀,而己,是骨子裏鍾愛這些精緻物件,非比尋常。

    李安接着說:“然而,他們心底還是隱隱炫耀,想要在優雅奢華的生活中,顯得自得其樂,似不關他人事,但內心卻自有優越感。他們會將這種生活展示給那些身份地位高者,若對方顯露不解,他們不言語,卻心中輕視,以此提升自我優越感,從而在心底認爲自己高於俗世。”

    李安所言非虛,一眼便看穿楚大當家欲在其前炫一番奢華。

    而她不經意流露的輕蔑,亦泄露她內心深處或許自己未覺的優越。

    李安知道,在大梁帝國,商人雖富可敵國,地位卻不尊。

    楚家女主人,便是其中佼佼者,擁有無盡的財富,然她們,終歸還是商人。

    楚大當家,面如霜雪,耳邊迴響着那言語的迴旋。

    她深思熟慮,心湖蕩起疑雲重重——莫非,她的所作所爲,竟是根植於一種連己都未覺察的自卑之感?

    她輕蔑那些世俗矯揉造作的官吏,竟是爲了構築自我優越的堡壘?

    思潮越演越烈,楚家家主心頭如被寒風肆虐,她自詡敏銳,一番沉思即讓她察覺李安那語中話,似乎是對她的靈魂畫下了符咒。

    而她身旁的女子,先是笑顏如花,終變默默無言,心事誰知?

    李安,雖被面紗遮目,未窺其容,卻自她的沉默和眼中不定之光,猜透了心思。一語中的,觸及了她自負心的脆弱,如同將自豪轉爲懷疑的利刃。

    要攻陷一名外柔內傲的女子,最佳之策莫過於擊碎她的驕傲。

    她宛若珍重的核桃,非得碎殼方能嚐到其中的甘甜。

    楚家的家主長吁短嘆,聲如幽谷,問及:“公子,難道真有更高之境界?”

    她的語聲,帶着探尋和無限迷惘。

    李安眼中藏笑,半遮半掩,輕啓玄機:“境界之上,自有高境。然而,今宵話到此終,感謝家主盛情。”

    言罷,食盡荔枝,他滿意地拭口而起,告辭離去。

    楚家家主,雖渴望知曉更深之境,內心卻對他的故弄玄虛而橫生怨念。

    她定了定神,未多作挽留,只是淡淡囑咐幾語。而那蒙面而默默無言的女子,其眼神卻在李安身上遊移不定,彷彿暗中傳遞着某種訊息。

    李安銘記於心,隨即步出家主的營帳,面對五名忠誠的侍衛,他皺眉問曰:“爾等何不享受食物片刻的安逸?”

    侍衛們的回答,雖簡單,卻充滿了對他安危的關切——他們的忠誠,令李安心頭一暖。

    不久,他們抵達了鄭懷遠和吳遙等人的聚集之地。

    圍繞着篝火,大家席地而坐,烤肉香飄四溢,酒言歡語,歡笑聲不斷。

    李安的到來,讓衆人起身,氣氛一度變得拘謹。

    他擺手以示寬心,與侍衛們共坐,無需多禮,直接與衆人並肩而坐。

    接過酒壺,一飲而下,酒如烈火,燒過喉,直達心脾。他大聲讚歎:“佳酒!真乃男兒之飲也!”

    吳遙大笑,原以爲這位高貴出身的公子,不適此烈酒。

    現見李安不懼酒力,讚不絕口,他切下烤肉,遞於李安,爽朗笑道:“李公子,此酒烈火焚心,不宜多飲,嚐嚐肉食,可解酒辣。”

    李安接過烤肉,酒意上頭,心生豪情。

    今夜,星火照人,肉香酒辣,他與這些豪傑共享天倫之樂。

    李安不假辭色,伸手奪取烤肉,便狼吞虎嚥地撕下一大口,那肉質香嫩多汁,滑潤入喉,滋味無比。微挑雙眉,頻頻稱讚道:“佳哉,佳哉!吳兄的烤肉手藝,當真是舉世無雙。”

    吳遙聞言,心中歡喜,笑稱:“李兄過譽了。吾雖自詡神槍手,但射術不過列第三。然而這烤肉技藝,倒是自信排名第二。這數十載跑鏢生涯,野外度日遠勝牀笫之樂,無酒無肉,豈不寂寞?”

    周遭的氣氛一時洋溢着歡聲笑語,李安的隨從和兄弟們紛紛應和,戲謔道:“看看,咱們大當家的少不了佳人溫存。待順遂至波陽,必得好生享樂一番。”

    藏身於帳篷一隅的楚大當家,俏臉泛起桃花,雙眸中掠過一抹不悅。

    她原欲親送李安,免得觸怒此貴公子,給金鼎閣帶來不便。

    然而,聽聞李安欲與衆兄弟共飲,心中不禁生出一計,欲驗其品味究竟如何。

    正欲悄然離去,耳邊卻傳來李安的話語,只聽那聲音洪亮而爽朗:“窯子之樂,何足掛齒。爾等竟能出此下策。”

    吳遙與衆兄弟面面相覷,李安此言出人意料,不禁啞然失聲。

    楚大當家躲在暗處,聽此,心中竟生出一絲暢快,感嘆李安此語倒也不失爲君子之言。

    吳遙尷尬地乾笑,正欲開口緩解氣氛,李安卻又開口道:“既歷盡千辛至瀋陽,豈能落俗套於窯子?今日之會,乃是有緣。我主張,在瀋陽,不如將所有勾欄中最璀璨的花魁請至此,讓兄弟們盡情歡樂。鄭懷遠,須記心上,勿拿二流之物來辱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