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吟詩作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1950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不願飲茶乎?甚好。"李安揮退舞姬,舉扇輕啓玉脣,提議曰:“此等美景佳期,倒不如抒情吟詠,以詩解鬱悶之氣也。”

    吟詩?柳如是心中泛起波瀾,幾欲淚下,總算能以文雅之事取代此前的窘迫。乃臉色緩和,驚喜交加地問:“李兄竟亦通詩乎?”詩乃心靈之窗,雅韻之所彰,何樂而不爲?

    李安輕啓摺扇,一派風流倜儻,對方才離去的舞姬還依依不捨,似是惋惜連連,笑答:“賢弟莫小覷僕,僕亦是飽讀詩書之士。”

    讀書人?此言一出,柳如是幾要替天下儒生臉紅,李安身形言談,皆不見書卷氣。柳如是疑惑之情溢於言表,李安卻是瞪目反問:“不信乎?僕正是赴京應試之人。”

    柳如是心中一片哀嘆。此言分明是戲謔於己!

    "哦?李兄今春闈可有入圍?"柳如是故作關心,暗中企圖令李安難堪。

    "僕正爲此來京也。"李安不爲所動,急轉話題曰:“論此,不如暢飲暢談,僕來引吟爲敬。”

    "牀前明月光。"李安指指穿窗而入的月色,低吟道。

    柳如是粲然一笑,此詩乃千古流傳,雖通於蒙學,亦足矣。

    "地上鞋成雙。"李安接着指了指榻下之鞋。

    柳如是心下一驚,眉間凝結疑雲,卻見李安一把摟肩,壯志滿懷繼續吟道:“君我皆兄弟,同賞玉足遊。”

    周圍皆是驚愕之色,連斟茶之女和退下之舞女亦不例外。風月場中,詩賦常聽,如此新奇之吟,實屬罕見。

    柳如是眸子大睜,看着李安,心中旋轉萬千:讀書人,赴京趕考?吟詩如是,原來這也算吟詩……

    "佳作,公子真乃吟詩高手。"小順子激動得淚水橫流,顫聲道:“此生得聞如此雅韻,死亦無憾。”

    旁之太監亦潸然泣下:“公子此詩,天下罕匹,能隨公子,三生之幸。”

    "速速錄之。"小順子急命取筆硯紙墨,將詩錄下,並跪呈李安前:“公子,此詩非凡,請賜予下官。”

    "賜汝。"李安揮手施賞。

    "感公子厚賜。"小順子喜若狂,連忙分賜銀票於衆,笑稱:“今日吾兄歡喜,賞!皆有份!”

    衆女子得寵於小順子,紛紛謳歌李安詩作之妙。

    “曩昔之作,兄長覺之如何?”李安驕傲地擁抱她的肩膀,滿臉自得。

    柳如是抑制住暈厥的衝動,面色蒼白,目光呆滯,違心地贊道:“哉好矣!李兄實乃吟詩高手。”她心中的美夢,被他那讚不絕口的太監之言,殘酷地打碎。

    “吾兄,以汝之才,今年金鑾殿之首狀元,可望而不可即乎?”柳如是話落,李安更加沾沾自喜。

    柳如是內心敬佩又無奈,李安竟能夢想至狀元之高。他渴望之色隱現,她不忍心破滅其美夢,只得勉強笑道:“或有可能,呵呵,機會總是有的。”心中卻是感慨萬千,他這太監之位,究是如何得來?

    “若取狀元,必不忘拉兄入官。”

    柳如是心頭一緊,尷尬萬分。

    李安取茶盅遞之,二人飲畢。

    柳如是手持茶盅,進退兩難。李安殷切盼望,她只得飲下。

    “痛快!”李安稱讚一聲,“兄試吟詩一首?”

    “李兄前作如珠玉,吾安敢班門弄斧?”柳如是急忙擺手,恐他出奇葩之議,心臟難以承受。即便不等他開口,便談笑拒絕:“弟暈船,需吸一口新鮮空氣。”她心中搜尋理由,恐與他久處,自己病發。

    “既是如此,吾陪你。”李安起身。

    柳如是無法再拒,隨他而行。男女授受不親,今何以堪。

    至船頭,夜色沉沉,涼風拂面,柳如是心情大快。明月高懸,繁星閃爍,她凝視江水,眉頭緊鎖,心事重重。

    李安則默立旁側,仰望星空,神情肅穆,彼此心事各異。

    時光荏苒,柳如是偷望李安數次,見其如雕塑般靜立,白衣隨風,她心中不禁輕嘆,此刻的李安,倒有幾分風采。

    而他對她的肢體接觸,雖不至令她投降,卻也悄然佔據了她心中的一隅。

    畢竟,這種親暱之舉,在她生命中實屬罕見。

    “唉,兄長,我知你心中對我不屑一顧。”李安轉身,目光深鎖。

    柳如是臉紅心慌,言不由衷:“我,我……”她不敢揭露自己赴科舉之意,只得搖頭否認.

    “哼。”李安輕輕地嗤笑着,伴着一絲自嘲,他輕輕搖了搖頭,聲音中透着濃濃的無奈:“我明白,在你眼裏,我不過是個一事無成的庸人。因此,你正權衡是否應與我這等未經風霜的凡夫俗子交往,是不是?我的好兄弟。”

    “你想象的我,並非那種眼光狹隘的人。”柳如是的眸子猛地一張,帶着些許憤怒地說:“是的,我確實曾覺得李兄的才學稍嫌淺薄,但我從未有過與你絕交的念頭。”

    “兄弟,休得再用安慰之言哄我。”李安淡淡笑着,語氣中不帶一絲波瀾:“我心知肚明自己的斤兩,才華和我,似乎終是無緣。那金鑾殿的狀元,不過是與你開的一個小玩笑罷了。事實上,連一個舉人的資格我都未曾有,連秀才都算不上。兄弟,今夜別後,我們就各奔前程,從此江湖不相見。”

    柳如是卻不肯輕言放棄,搖了搖頭:“一個大好男兒,怎能這般自甘墮落。我大梁帝國歷經百年,不知道涌現出多少後來居上、鳳凰涅槃之輩。只要李兄願意勤奮努力,必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最終顯露頭角。”

    李安對她的話沒有直接迴應,只是擡頭凝望夜空中閃爍的繁星,深吸一口涼氣說:“一沙一世界,漫天繁星之中,又隱藏着多少未知的世界?自古以來,我們這些凡塵俗子,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微塵。出人頭地又能如何?豈不見歷史長河中,多少帝王將相,終成塵土。”

    聽他如此感慨,柳如是心中也不禁生出幾分哀傷,幽幽地嘆了口氣:“功名利祿,終究如同過眼雲煙,但人世間,又怎能輕易超然?你所言甚是,是我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