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可笑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風清雨字數:2047更新時間:24/06/28 14:34:36
    看着李安步入庭院,王金臺臉上浮現出了難得的笑容。

    他邁步前行,眼中滿是讚賞之光,開口道:“李總管遠道而來,辛苦矣!老夫在此,定當全力以赴,以確保科舉一事,公正無私。”

    李安微微一禮,恭聲迴應:“王老之威名,久已在外,李某今得見尊顏,實爲三生之幸。皇上有詔,李某不過遵旨行事,一切尚請王老主持。”

    院中官員見此一幕,個個目瞪口呆。

    他們記得王金臺的威嚴,記得他的怒火,記得那些即便是皇權在前,亦敢一一指斥的日子。

    然而今日,他對一位太監竟然展現如此禮遇,這變化令人不勝驚異。

    一個熟悉王金臺的官員低聲對旁人道:“王老平日最是瞧不起那些權傾朝野的宦官,今日對李總管如此和顏悅色,實在是令人不解啊!”

    李安卻似未聞旁人竊語,他目光堅定,語氣中透着深深的敬意:“王老,臣心中深知,此次科舉,事關朝廷未來,事關萬千學子的生涯。臣雖受命監察,卻知自己淺薄,還望王老多加指教。”

    王金臺聽罷,心中的滿意更甚,他點了點頭,眼中彰顯出對李安此言的賞識:“李總管此言甚是讓老夫欣慰,知道自己力所能及,知道敬重先賢,是爲君子。待這科舉完畢,朝中若有李總管此等公正之臣,天下定能太平。”

    二人循着寒暄的餘溫,踱步至國子監深處的貢院。

    此地乃是選拔士子的沙場,方寸之間,決定一人的榮枯。

    學子們或昂首闊步,或步履維艱,正一一步入考場之門,心中涌動着各自的希冀與憂慮。

    三日的試煉,非比尋常。

    文房四寶早已擺放整齊,每位考生之側,或有書童伴隨,以便顧及飲食起居,然而那些家貧如洗的寒士,卻獨缺此便。

    李安目光掠過這些行色匆匆的身影,尤其是那些衣衫襤褸的學子,心中不免泛起漣漪。

    他轉念間,便向王金臺提出:“王老,這些孜孜以求的貧學子,雖然無書童輔佐,我們何不爲他們提供飲食上的關照?此舉雖需小額費用,李某願意獨出私財。”

    王金臺聞言,眼中精光一閃,心中對李安此舉頗爲稱奇。

    宦官之中,貪墨成性者多,李安如此舉動,實在難得。

    這份心意,不只是金錢那麼簡單,更是對學子們的鼓勵。

    王金臺的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他看着李安,心想此人非池中物,有他在,或許真能爲這些孩子們帶來一線光明。

    王金臺頷首道:“李總管此言甚是令人感懷,你我共同爲這些將來的國之棟樑,添一份力。這等仁舉,老夫自是支持。”

    於是,國子監內,風雨兼程的學子們,在這科舉之前,都感受到了一份來自高牆之內的關懷與暖意。

    而王金臺與李安,兩人的心思,也在這樸素的溫情中,愈發默契相通。

    李安此舉,表面看似是無緣無故的慷慨,其實深藏着對朝堂的深思熟慮。

    他深知,自己的這番仁心仁行,足以在士子們心中種下一枚悅目的種子,使得他們對皇朝,對當今聖上樑青雲重燃希望之火。

    在這蒼黃翻覆之時,能有此機會讓國子監中的學子們感受到王朝的溫情與關懷,對穩固樑青雲的帝位,無疑是一着高明的棋。

    私底下,李安也自有其算盤。

    在這些有朝一日或許會步入仕途的學子中,結交一二爲友,何嘗不是一場對未來的深遠投資。若將來他們真能春風得意馬蹄疾,自巧妙佈下的這一網,也許能捕獲無盡的回報。

    於是,在那一刻,李安不僅是在佈下一張溫暖的網,也是在爲自己的未來織下一張寬廣的帆。

    他心中暗想:“此番小小的佈施,將來或許能換來無量的潤澤。”

    在這場看似平平無奇的舉措背後,李安的心機和遠見,如同深潭之水,靜而深遠。

    在李安心底默默謀劃之時,不遠處卻起了風波。聞聲望去,只見一位衣着華貴的男子與一名考官正相持不下。

    那男子身姿綽約,雖裹於男裝之中,卻難掩容顏之秀美,猶如柳搖金,有着說不出的異樣風情。

    “此等行囊,實在過多,非比尋常!”考官的眉頭緊鎖,“吾等豈能縱容你攜此等多餘之物入場?”

    “吾乃京城柳家之子,從不曾有過作弊之舉!”

    那男子聲音清脆,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這些衣物,無非是因顧忌天氣多變,豈有他意?”

    李安見狀,心中一動,隱隱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於是緩步上前,沉聲開口:“國子監爲聖地,自當秉公執教。然而此位柳公子之言,亦不無道理。天氣之變化,實屬考生所難以預料。”

    考官皺眉,顯然對李安的插話感到不悅,但李安身爲宦官,地位非同一般,他不得不斟酌再三。

    柳家之子趁機強詞奪理:“天道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朝設科,難道亦要以士子爲兒戲?”

    考官聞言,面如寒霜,卻又無法反駁。

    那柳家之子見狀,脣角輕輕上揚,似是得意,眸中卻掠過一絲女子特有的柔和。

    李安暗自揣摩,眼前這位柳家公子,定然是女兒身,他見多識廣,自然一眼便看破了這層僞裝。

    他不動聲色,繼續爲其說情:“考官公正,固然是國子監之福,但若因小失大,誤了賢才,豈不悔之晚矣?”

    “此事……”考官沉吟片刻,“需上報監主方可決斷。”

    柳家之子朗聲而道:“那便煩請考官速速爲我主持公道。”

    語氣之中,帶着幾分不容置喙的決絕。

    李安微微頷首,心中對這位假男真女的機智與勇氣暗生佩服。

    他心知,今日此事若能善了,這位女扮男裝的柳家之子,將來定能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

    而他,李安,若能結此善緣,亦是功德一件。

    只是他沒注意到,那所謂的柳家之子此時眼裏卻是閃過了一抹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