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你死諫啊!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叄餐四季字數:2171更新時間:24/06/28 14:14:27
午後時分,陽光斜灑進趙雲寬敞的府邸,院內一片寧靜。
劉禪和他的小跟班糜威,無所事事地坐在石凳上。
華清與樊阿兩位醫者並肩而立,站在劉禪身後,低聲討論醫術。
劉禪擡頭瞭望天空,金黃色的陽光刺眼而熱烈。
然後他就眼冒金星地癱坐在地上。
穿越過來有段時間了,可他就很納悶兒,爲何始終無法掌握通過觀察太陽來判斷時間的方法,這讓他很絕望啊。
又過了一會兒,劉禪心中開始泛起疑惑,爲何趙雲還不來?
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耽擱了嗎?
劉禪陷入沉思,恐怕此刻,徐庶已依照龐統的計策,遠離了此處戰場。
眼下,劉備麾下武將雲集,關羽、張飛、趙雲等皆是英勇善戰的大將,關平、劉封等皆是年輕有爲的小將,他們共同構成了蜀漢的武力支柱。
而在智囊團方面,更是人才濟濟,諸葛亮、簡雍、孫乾、伊籍等謀士齊聚一堂,他們的智慧與策略爲劉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特別是自從劉表逝世後,原本效力於荊州的部分文臣武將紛紛轉投劉備麾下。
雖然其中並沒有特別能打的武將,也沒有特別出類拔萃的謀士,但無疑增強了劉備的整體實力。
此時的劉備,已經不再是那個四處漂泊的落魄皇族,而是……呃,好像還是混得不咋地。
不過即便是這樣,劉備已經開始有點小膨脹了。
最明顯的是,徐庶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尤其是在得到頂級謀士諸葛亮之後,徐庶的才華與智謀在劉備眼中,已是可有可無了。
不同於劉備,儘管劉禪知曉三國接下來即將發生的種種大事件,但他仍然始終保持着一份難得的清醒。
特別是劉封殺人事件,猶如對劉禪當頭棒喝,讓他更加的清醒。
自那時起,他便萌生了一個念頭,他想把徐庶收爲家臣。
他需要這樣一位智者作爲自己的參謀,幫助自己在複雜的政治漩渦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他知道,自己能“預知未來”,但並不是“全知全能”,仍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是他不知道的。
而徐庶,正是他探尋未知路上的一盞明燈。
可惜徐庶已經帶領着三千曹兵踏上了前往散關的征程,否則必然要在華容道上把他截住。
至於曹操,此刻應該正讓人加班加點打造連船的鐵索。
因此這段時間裏,似乎並沒有什麼需要關注的事件發生。
那趙雲爲何會遲到?
劉禪惡趣味地想着,不會是正在造兒子吧?
過了會兒,就在劉禪幾乎等不及了,而糜威又睡着了的時候,趙雲帶着四個小家夥急匆匆地趕來了。
劉禪眼前一亮,其中兩個小男孩眉宇之間透着一股英氣,活脫脫就是兩個小關羽,另外兩個賣相也不太差,與張飛頗爲神似。
趙雲爲劉禪介紹道:“小主公,這四個孩子分別是關興、關索、張苞、張紹。”
彷彿是提前受過訓練,整齊劃一地抱拳行禮,齊聲說道:“見過小主公。”
看着這四個稚嫩卻又充滿朝氣的孩子,劉禪頓時感慨萬千。
【關興、張苞不幸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
【關索去向下落不明,最終成爲了歷史上的一個未解的謎團。】
【張紹,雖然活得長久,但他卻選擇了文臣的道路,而且更爲遺憾的是,在蜀漢向曹魏投降的關鍵時刻,他竟然作爲主使,與另外兩人一同獻上了降書。這樣的結局,無疑是對他父輩的極大諷刺。】
聽到這番心聲後,趙雲罕見地陷入了沉默。
關興、關索、張苞這三個小家夥非死即失蹤,暫且不提。
可張紹這個臭小子,是怎麼回事?
雖然投降是劉禪最終拍板決定的,但身爲臣子,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臣子,怎能不勸?
爲何沒有選擇站出來勸阻?
若是勸了不聽,那就死諫啊!
更令趙雲震驚的是,這臭小子竟還接受了去送降書的任務,真是震碎了趙雲的三觀。
這孩子怎麼想的?現在看他聰明伶俐的模樣,難道日後會變得呆傻不成?
變成傻子也不要緊,但劉禪讓你送降書的時候,你死諫啊!
怎麼可以苟且偷生?
趙雲的雙眸中燃燒着怒火,他狠狠地盯着張紹,心中暗自發誓,如果這豎子是他的兒子,他肯定現在就打斷張紹的腿!
張紹是四個孩子當中最年幼的,剛剛邁入人生的第六個年頭。
因不愛習武,沒少被張飛揍,這也使得他對危險的氣息格外敏感。
此刻,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有種被閻王盯上了的感覺,後背冷颼颼的。
然而,趙雲並未立即發作,他深吸了一口氣,強行壓制住內心的怒火,轉身帶領這羣小家夥開始晨跑。
一刻鍾後,趙雲將小家夥們留在原地,讓他們自行玩耍,而他則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依舊充滿了對張紹的不滿和失望。
……
時光匆匆,轉眼間已是建安十三年的深冬。
劉備府邸牆角的旗幟,在凜冽的西北風中搖曳生姿。
此時劉禪已滿週歲,日夜苦練之下,口齒日漸清晰,說話也順暢了許多。
今日是難得的休息日,劉禪坐在高高的院牆上。
小小的身體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影子被拉得很長。
算算日子,那首聞名於後世的《短歌行》,應該快要被曹操創作出來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首詩詞的中心思想是:對着美酒,伴隨着歌舞,人生時間有限,要及時地建功立業。
全文挺長的,劉禪只會背誦前四句,而且還是因爲當年高考可能出填空題,他才背的。
曹操吟唱《短歌行》之後,應該還有個小插曲。
焦觸和張南這兩個降將,爲了在曹操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不知深淺地賭上了他們的性命,甘願“送死”。
再接下來……應該是諸葛亮借東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