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68章 生母爲奴(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陝甘總督字數:2184更新時間:24/06/28 14:11:32
    剛一開始,聽說周進被迫給他名下的兩個女人脫離奴籍時,高穎還以爲是自己的挑撥離間之計取得了成效。

    她得意洋洋,對着身邊那些丫鬟婆子們說道,“都說周進這廝不按常理出牌,輕易不能招惹。我看也不過如此嘛。咱們上次前去桃花巷打砸了一通,宛平縣衙不敢管,周進名下的女人們,中了我的挑撥,也開始和他離心離德。這樣說起來,我這次和周進過招,可以說是全勝呀。”

    那些丫鬟婆子們連忙拍馬屁道,“那是,像夫人這種高貴出身,對付周進這種卑鄙小人,還不是手到擒來?也就是夫人您胸懷寬廣,真要較真起來,他周進有九條命都保不住哩?”

    這話哄得高穎開懷大笑。她對於周進那句話“吾孩生母,永不爲奴”所引發的風波,也就沒怎麼注意了。

    高穎完全沒有預料到,有一股很特別的情愫,正在北平城中的年輕讀書人中間,緩慢發酵。

    周進所謂“吾孩生母,永不爲奴”的宣言,被當場圍觀的讀書人所聽到以後,很多人對周進的看法,便有了一些改變。

    尤其是那些庶子出身的讀書人,心有所觸,更是感覺有一根釘子扎在自己的心頭。

    雖然說,他們各自在家中也是主子,但他們的親生母親卻是奴才,以至於他們在家中,大都畏畏縮縮,不敢高聲說話,生怕觸怒了誰,給自己的親生母親帶來禍患。

    他們也在想象着,如果自己的母親脫離奴籍,是不是就可以過得更加舒心一些?

    而自己往後的人生,是不是就可以更加青春飛揚一些,更加自信樂觀一些?

    還有極個別的讀書人,他們的親生母親,要麼是侍妾出身,要麼是通房丫頭出身,在早些年的家族宅鬥中落敗,早就被打殺,或者被發賣到不知何處了。

    回想起這件事情,他們更是心痛得無法呼吸。

    他們雖然不敢像周進一樣,公開宣揚這個主張,但是在私底下,幫着周進做一些宣傳,形成輿論,卻是輕而易舉之事。

    很快,風聲就傳遍了國子監和順天府學,那些庶子出身、支持周進觀點的讀書人,和那些嫡系出身、反對周進觀點的讀書人,相互之間混戰了好幾場。

    一時間,棍棒與磚頭齊飛,把這兩所大周朝的著名學府,變成了打武場,簡直是斯文掃地。

    結果當然是那些庶子出身的讀書人勝出,畢竟正室只有一個,側室和外室卻有可能許多。

    從人數上來講,庶子肯定佔據了大多數。

    還尚未等到國子監和順天府學的官員們反應過來,這些庶子出身的讀書人便聯合起來,聚集在禮部外面,開始向禮部堂官們提出請求,希望禮部能夠給出一個官方答覆,將周進的那句宣言“吾孩生母,永不爲奴”合法化。

    事情頓時鬧大了。

    這下不僅是讀書人在鬧事了。

    那些普通家庭的庶子庶女們,雖然不敢向自己的父親提出這種要求,害怕一頂忤逆的帽子扣下來,讓他們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跑去禮部那裏表達看法,或者說,捐獻一點銀兩,給那些要求“吾孩生母,永不爲奴”的讀書人,一點物資上的支持,卻還是可以做到的。

    還有一些人,聽說周進即將參加春闈會試,他們對周進心生感激之下,還特意跑到順天貢院,向貢院之中的官員們喊話,他們高喊着口號“周進周進,春闈必中;吾孩生母,永不爲奴”。

    負責防守貢院的兵丁們,見到這種情況,如臨大敵,他們雖然加強了防守,卻也不敢輕易將這些人驅逐。

    畢竟,這些人中間,有好些都是讀書人,他們不是舉人,就是秀才,再不濟也是童生,大多數都有功名在身,沒有上官指示,可不敢輕易動手啊。

    順天府尹王允作爲父母官,也是有些慌張。

    春闈會試前,遇到這種情況,有人聚集在貢院門口高呼口號,這還是破天荒頭一遭。

    他也是心中好奇,怎麼出了這麼大事情,朝堂之上也不迅速拿定一個主意?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王允在心中說道。

    今上將這件事情交給忠順王陳西寧處置,陳西寧也感覺很爲難。

    朝堂之上諸位大臣,分成了兩撥人。

    一種是嫡系出身的大臣,自然對周進這廝,恨得牙癢癢,認爲周進故作驚人之論,不嚴懲不足以平息事態。

    但也有更多庶子出身的大臣,對周進這句話,心有戚戚然,認爲周進此舉,有助於家庭人倫和諧。

    “退一步來講,周進這種舉張,他的這次行爲,都是他自己的家事,也經過了宛平縣衙的正常程序,一切都合法合規,沒有什麼可說的。反過來說,周進還不能給自己的小妾脫離奴籍了?如果說周進都不能做主的話,那他這個小妾,到底是他周進的小妾,還是你們諸位大人的小妾?你們以後打殺發賣名下小妾之時,周進是不是也可以對你們指手畫腳,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朝中有大人如此說道。

    當然了,周進這句口號“吾孩生母,永不爲奴”,從現有禮法上而言,要說一點爭議都沒有,那也不對。

    但他面對治國公府三品威遠將軍夫人高穎的挑撥離間之計,不得不如此做出反擊,也算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總不能對他批評太過吧。

    至於那些庶子出身的讀書人,說起來,他們也不是純粹因爲自己,而是替自己卑微的母親發聲,也算是純孝之人。

    大周朝以忠孝立國,對他們自然也不能苛責太過。

    而朝廷也不能完全遷就周進的這個主張,要不然,對現有的婚姻制度和禮法制度,便構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涉及到家業繼承等一系列問題。到時候引發軒然大波,顯然也不可取。

    這也不能,那也不能,氣得陳西寧對周進暗恨不已,心想,你對那個高穎有意見,想把董愛珠解救出來,找我說一聲不就好了?何必要鬧得如此沸沸揚揚?

    最終,朝堂之上經過一番緊急討論,以禮部的名義,形成了這樣一個決議,孩子生母是不是永不爲奴,由那個做父親的人決定。

    清官難斷家務事,今後對於這般家事,禮部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概不受理。

    消息傳開來了以後,禮部和貢院外面的年輕人逐漸散去了,但是更大的風波卻開始席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