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左宗棠!洪秀全!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酷酷的橙子字數:2174更新時間:24/06/28 14:04:45
【第七位,左宗棠。
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落榜者,左宗棠生於湖南的一個小山村,他從小就胸懷大志,四歲跟隨父親到長沙讀書。
左宗堂學習很刻苦,受到很多先生的賞識,20歲考中舉人,此後赴京趕考,但考了三次均落榜。
科舉失意的左宗棠本想回家種地,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左宗棠政治軍事的才華被林則徐、曾國藩等人賞識,並獲得提拔,最終他也憑藉着自己的才能成爲了改寫國家命運的重要人物。】
《左宗棠收復了新疆,對於國家有大功》
《左宗棠被西方稱爲中國晚清的最後一塊硬骨頭》
《左公一出,就有一個慈溪老太婆被網暴》
《左公收復新疆,萬古流芳》
《沒有左宗棠擡棺出征,今天我們吃的新疆哈密瓜都得進口》
《擡棺收復新疆,憑此一點,千年後史書上都會有左宗棠熠熠生輝的一筆》
大清。
左宗棠:好!好!好!新疆最後收復了,我沒有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看了看大軍隊伍中的棺材,再看了看後世人的讚揚,此刻的他熱淚盈眶。
沙俄公然侵佔新疆,可朝廷卻不準備出兵收復,要把新疆近1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拱手讓給外族。
這個時候,他挺身而出,力排衆議,要親自帶兵收復新疆。
他之所以如此堅持,是因爲他知道若不發一兵一槍將萬里江山拱手讓出,他們這些人必然會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可他也知道,沙俄的實力強大,他的這次出征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戰死沙場。
也正因如此,他才擡棺出征,就是爲了表明他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他原本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出征新疆,但現在知道了最終的結果,這讓他忍不住老眼泛紅。
之所以情緒這麼激動,倒不是因爲他萬古流芳被後世人所傳頌,而是最後成功收復了新疆。
新疆沒有在他的手中丟失,他沒有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才是令他最激動的。
“出征!”
一聲令下,大軍繼續朝着新疆進發。
乾隆:真是不容易啊!還以爲但凡出現我大清,後世人除了謾罵就是謾罵,沒想到還有一個正面例子,這個左宗棠不愧是朕大清的臣子,爲朕的大清掙了臉面,真是好樣的。
林則徐:我沒有看走眼,左宗棠不愧爲中華民族的千古英雄。
曾國藩:左大人收復新疆,保全了國家的完整,當得起萬古流芳,也不枉我當初費力提拔。
光緒:朕有如此雄才大略的能臣,是大清的福氣,爲朕的大清爭了光,等左愛卿收復新疆凱旋歸來,朕一定好好獎賞。
慈溪:看清自己的位置,搞明白大清是誰做主。
慈溪冷冷的瞥了光緒一眼,目光中有一絲不屑。
她才是大清的主人,即便是要恩賞左宗棠,那也是她來施恩。
【第八位,洪秀全。
洪秀全於1814年出生在廣東花縣的一個耕讀世家,族中長輩對他寄予厚望,所以他從七歲開始上私塾,熟讀四書五經和一些其他典籍。
1827年,13歲的洪秀全第一次去花縣參加縣試且名列前茅,這也讓他對於科考信心倍增。
同年,洪秀全來到廣州參加府試,卻不幸落榜,因爲家中經濟貧困,於是他開始半工半讀,繼續參加科舉考試。
但接下來的兩次廣州府試,他仍以失敗落榜,第三次落榜時洪秀全已經25歲,此次他更是備受打擊,回到家後就生了一場重病,還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也正是這場夢改變了洪秀全的人生軌跡。
此後洪秀全不在信奉儒家,但他依舊渴望功名利祿,不甘心屢次落地的他在1843年再次參加院試,但他還是失敗了,至此洪秀全才絕了仕途之心。
之後洪秀全於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起義,他就任天王,定號太平天國。
雖然起義最後被鎮壓,但也被中外反動勢力沉重的打擊,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左宗棠考察過太平天國,發現實在不行放棄了》
《洪秀全在民族大義上,還是很有氣節的,是個愛國漢子》
《洪秀全還是挺猛的,要是沒有外國干預,大清肯定完了》
《太平天國要是一直北上的話,清朝肯定完蛋,可惜內部不團結》
《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開始享受榮華富貴,爭權奪利,輸得不冤》
大清。
洪秀全:要是內部團結,不爭權奪利,是不是就可以推翻清朝了?
他剛發動農民起義沒有多久,對未來的走向很迷茫,不知道最後起義的結局是怎樣的。
但現在後世人告訴他起義被鎮壓了,讓他心裏鬆了口氣。
因爲他知道了未來的走向,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整日擔驚受怕。
更爲重要的是,他知道起義爲什麼會失敗了。
後世人已經給他總結了起義失敗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
外部原因就是外國的干預,大清和外國勾結,導致他的太平天國起義以失敗告終。
當然了,最爲重要的還是內部原因。
內部不團結,爭權奪利導致太平天國四分五裂,被大清擊敗。
既然知道了失敗原因,那他只要對症下藥,應該就能避免重蹈覆轍。
還好太平天國剛剛起義,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只要他時刻注意內部團結這一點,想來這一次應該可以推翻妖清。
咸豐:原以爲太平天國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起義,沒想到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差點就推翻朕的大清。
他之前就有接到過反賊洪秀全造反的消息,不過那時也沒在意,沒有放在心上,隨便派出一支兵馬前去平叛。
可現在有了後世人的提醒,他才發現大錯特錯,這個反賊洪秀全最後差點要了大清的半條命。
既然已經知道反賊洪秀全的潛力,那就不能再小覷,必須派遣大軍全力剿滅,不給反賊絲毫壯大的機會。
他當即就下旨調集十萬兵馬前去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