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欽若歸京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數:2329更新時間:24/07/01 19:06:24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最近這幾日,葉清臣當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大登科(指及第)之後,又即將迎來小登科(結親)。

    如果說京中風頭最勁的新科進士是誰,那絕對是非葉清臣莫屬。

    雖然他和狀元失之交臂,但一甲第三,已是進士中的進士。

    何況,他還是宰相丁謂的準女婿。

    不止是葉清臣,就連丁謂這段時間也是十分得意。

    官家欽點準女婿爲第三,且頭甲前三名,蘇州籍的士子獨佔其二。

    然而,就在士子們狂歡之際,江淮發運使王欽若卻極其低調的返回了京師。

    此次王欽若歸京,除了宮中的幾人,其他人是絲毫不知情,連王欽若的家人亦是毫不知情。

    王欽若抵京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在外城的別院,好好的洗漱了一番,然後便直接入了宮。

    承明殿。

    “參見陛下。”

    看到李傑後,王欽若畢恭畢敬的向李傑行了一個揖禮。

    “平身。”

    李傑擡了擡手,語氣溫和道。

    “卿這一路,舟車勞頓,和上次相比,卿倒是消瘦了幾分。”

    “爲國事。”

    王欽若面不改色道:“不敢言苦。”

    緊接着,李傑又和王欽若寒暄了幾句,而後話鋒一轉,移到了政事上。

    “壽州霍山場的情況如何?”

    提到此事,王欽若連忙打起了精神,他名義上是江淮發運使,但他自己很清楚,他工作的重點當是茶法改革之事。

    發運使的其他事物,他基本都是交給副手去辦,剩下的時間,他都放在了茶場改革一事上。

    如今的壽州霍山場,完全是在王欽若的注視下,一步一步重新發展起來的。

    當然,王欽若的付出也不是沒有回報的。

    “去歲,壽州霍山場的產茶量爲八十二萬兩千五百斤,利潤累計爲五萬七千五百餘貫。”

    “和前年相比,產量提升了一半還要多。”

    “另外,據臣的走訪,對於今年的產量,茶商們的預期普遍偏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產量至少能夠增加十萬斤。”

    產量提高一半,利潤卻幾乎提高了一倍。

    而這,便是王欽若努力耕耘的結果,同時,這也是他再次起復的重要功績!

    “不僅如此,茶商們對於承包法的反響,很是熱烈,江南周邊的茶商已經開始打聽,承包法何時會推行天下。”

    】

    “承包之制,確實是更易茶法的良策,以臣觀之,如果全面推行承包制,茶稅的數字至少會被現在高一半以上。”

    雖然壽州霍山場的利潤提高了一倍,但王欽若很清醒,倘若沒有他時刻盯着,利潤肯定不會如此之高。

    人心,最是難測。

    承包法真正推行開來,利潤少點一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所以,他的回答很是保守。

    “善!”

    李傑呵呵一笑,滿意的點了點頭。

    “霍山場的事,卿的努力,朕都看在了眼中,往後,還需卿等多多費心。”

    一個‘卿等’,足以讓王欽若領會到李傑的真實意圖。

    什麼叫卿等?

    這代表日後肯定不是由王欽若一人負責此事。

    在某種意義上,這話的弦外之音便是,你王欽若,日後只需總攬全局即可。

    霍山場的成功,完全是在李傑的意料之內。

    畢竟,承包制可以極大的激發茶商們的積極性,不像之前,茶商們想要拿到良品的茶葉,要麼拼關係,要麼憑運氣。

    前者,需要花錢。

    後者,需要看命。

    兩者的最終結果,都是茶商無法自己掌控的,而現在,出品茶葉的好壞,全都在茶商的監控範圍之內。

    擺脫了行政的束縛,原本日漸萎靡的茶場,忽然間便活了過來。

    這是許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事。

    即使是王欽若,他也沒有明白茶場的產量,爲何突然大增。

    在他看來,茶場產量的提升,主要的功勞,一在官家,二在他自己。

    而且,在他的理念中,他的功勞或許還要大一點。

    再好的政策,也得看具體的實行。

    承包制固然不錯,但若是沒有他的監督,其效果怕是沒有現在這麼好。

    當然,這話也就是私底下想想。

    在明面上,官家的功勞肯定是佔着大頭的。

    ……

    ……

    ……

    傍晚。

    丁府。

    下職歸家後,丁謂從下人的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

    王欽若抵達京師了!

    不僅如此,他還單獨入宮,親自面聖。

    這個消息瞬間引起了丁謂的警覺。

    王欽若竟然回來了?

    自己這個宰相,事先居然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

    想到這裏,丁謂不由想起了去年京中盛傳的一則消息。

    官家有意提拔王欽若爲宰相。

    事情過去那麼久,丁謂以爲這事已經過去了,誰曾想,這事卻很有可能成爲事實。

    此前,王欽若的差遣是江淮發運使。

    一般而言,發運使的任期是三年一任,如今距離王欽若擔任江淮發運使,尚且不滿兩年。

    所以,王欽若此次歸京,絕不是簡單的改任,或者是述職。

    官家莫非真的有意拜王欽若爲相?

    一想到這種可能,丁謂不禁有些頭疼,如果可以選的話,他寧願讓老對頭王曾重新登臨相位。

    而不是讓王欽若拜相。

    固然,他和王欽若之間有一段蜜月期,但也只是一段。

    自從他和王欽若分道揚鑣之後,兩人的關係愈發的緊張。

    最後,最最重要的是,王欽若也是南人,而且他還是南人首相。

    國朝素有重北輕南的傳統,太祖更是說過,南人不可爲相,而王欽若恰好打破了一個潛規則。

    單憑這一點,在南方士人集團中,永遠都有王欽若的一席之地。

    便是丁謂自己,也得在王欽若面前稱一聲前輩。

    對於丁謂而言,這才是最大的威脅!

    王欽若一旦重新掌權,南方是人集團內部必然會迎來分裂。

    想到這裏,丁謂愈發相信,王欽若歸京定是重新入主中書的。

    原因也很簡單。

    因爲這樣做的話符合官家的利益。

    異論相攪嘛!

    雖然兩者都是南人出身的宰相,但官做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兩個哪怕有心和解,也是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