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紅紅火火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放羊小星星字數:2463更新時間:24/06/28 13:41:32
第29章紅紅火火
大領導來了一趟,算是徹底給烏義縣小商品市場站了臺。
班子的心,更齊了。
幹!
大幹快上!
充當排頭兵!
官方支持,民間踊躍,烏義縣小商品市場,一炮而紅。
開業僅僅一週,成交金額就高達1000萬!
如此驚人的數字,直接把烏義縣嚇到了。
太嚇人了。
日均142萬!
一千七百個多個單位,日均零售金額835元。
每個攤位日均835元,即便按照10%的利潤計算,單日利潤也有83塊,月利潤2500塊。
一個月2500,一年豈不是3萬塊?
一年之內誕生一千多個萬元戶??
接着,縣委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會。
害怕呀。
數字太過驚人,會不會打成資本主義富弼?
不是沒有可能!
有些人買襪子,那是一蛇皮口袋一蛇皮口袋的買。
這種情況,怎麼不讓人多想?
誰家能用那麼多的襪子?
零售跟批發,完全不是一回事。
批發,那是挖社會主義牆角!
三天時間,連續開了十場會,縣委班子決定給市場降降溫。
太火熱,不是一件好事。
接着。
小商品交易市場的公告欄上刊登了一則最新通知。
雖然是一整頁紙,但核心內容只有一條。
限制交易規模。
以襪子爲例,單人單次不得超過一百雙。
因爲這個標準,不知道討論了多少次,討論了無數字,最終綜合多方意見,才有了這個標準。
一百雙是底限!
不能再多。
這還是因爲李傑提到了‘代購’。
擱在這年頭,‘代購’其實是一件相當正常的事,住的比較遠的村子,不可能因爲某樣小東西特地跑一趟。
同村有誰去買東西,幫着買點,很正常嘛。
嚴格來說,這是擦邊行爲。
一百雙襪子,顯然有悖常理,但有了這個由頭,規定瞬間變得合理了不少。
其實,縣委班子也是支持小商品市場交易的。
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參照李傑的提議,給出了一定的餘量。
限制≠一棍子拍死。
市場終究還是要發展,要生存。
交易規模大,也有利於烏義縣當地,既盤活了市場,又能吸引其他地區的人流。
還能收穫更多的稅。
多贏!
看到那份告示,雖然引起了一片爭議,但個體戶們很平靜的接受了新政策。
能正大光明的做買賣,已經很好了。
現在這情況,總比之前打游擊來得好吧?
過去那幾年,每次都是提心吊膽,而現在,已經不用擔心帶着紅袖箍的人。
何況。
單人單次不得超過100條,又不是不能鑽空子?
一次一百條。
來個七八次,十來次,不是還能進到1000雙襪子?
辦法總比困難多。
人民羣衆的智慧是會無窮的,尤其是涉及到生存、利益問題。
總歸能找到其中的漏洞。
而這一條,其實也是故意留的空子,李傑當初提議時,先聲奪人,按照單人單次的標準來提。
後來。
其他商品的標準都跟襪子差不多。
一人一次不得超過多少。
其實,即便李傑不提,也沒有那麼多的問題。
小商品市場每天來來往往的人那麼多,誰有空一個個的篩查?
那些經常在小商品市場混的人,多多少少也懂得‘打點’、‘打點’。
特色嘛。
古今中外,都一樣。
打點好了關鍵人員,誰沒事會去查流動個體戶?
是以。
限購政策發佈後,市場有點影響,但,只是一點。
後面半個月,看到交易量慢慢降下來,並逐漸趨於平穩,縣委班子成員的心,終於落回了肚子裏。
事實上,即便沒有限購政策,成交金額也會下滑。
套用後世的說法,日均142萬的交易金額,那只是報復性消費。
前面憋得太狠,那些走南闖北的個體戶門,擔心政策有變,囤積了部分商品。
囤積的物品,需要時間進行消化,短時間內,交易量不可能恢復到開業那一週的水準。
除非政策進一步放寬。
彼時,小商品市場的成交量才會開始新一輪猛增。
不論交易量大小,有一件事基本可以肯定,只要那些商戶繼續從事‘批發’生意。
別說萬元戶。
百萬、千萬,那都不是夢。
前提是一直在烏義縣小商品市場。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炎熱的夏季到了。
這天,駱玉珠跟黃玲玲再次喝酒慶祝。
回本啦!
回本啦!
開業三個月,他們前期投入的資金,全部回籠。
開業之前,她們根本沒想過會這麼快回本,大幾千的投入,三個月就掙回來了。
如果生意一直這麼好,明年的今天,她們豈不是變成萬元戶了?
萬元戶啊。
想想就讓人激動。
賺錢的同時,她們也有幾分擔憂。
掙錢太快。
燙手!
不過,她們並沒有打算放棄,她們有證的!
合法經營!
駱玉珠跟黃玲玲算是那種比較老實的攤販,雖然他們沒法記住每一個人,但只要是有印象的,絕對不會賣第二次。
掙錢,那也不幹。
如果她們放開手腳,掙到的錢,恐怕還會更多。
……
一個月後。
看到有幾個商戶被抓,兩個姑娘頓時心生僥倖。
幸好,幸好沒有亂來。
那八個被抓的商戶也成了小商品交易市場討論的中心,儘管那8個人,不完全是因爲突破限購規則。
其中有三個人是違規售賣規定之外的工業品,另外五個人是太猖獗。
只要給錢,多少都賣。
不論他們爲什麼被抓,但接下來一段時間,小商品市場內部的交易確實規範了很多。
商戶和前來‘進貨’的個體戶都老老實實地按規矩辦事。
這一次突擊行動,的確是縣委故意做的。
他們可以留些空子,但至少要有個度吧?
被抓的那幾個人,就是縣委豎立的典型。
看到這種情況,李傑也沒說什麼。
時代如此。
這個時候,類似的情況太多了。
80年代初跟90年代初,完全是兩種情況,個體、私營經濟真正爆發,還得等十年。
十年後,那個老人南行,才是徹底轉變路線的標誌。
在此之前,個體、私營只能慢慢積累養分,等待發芽的那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