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鬆綁!鬆綁!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放羊小星星字數:2354更新時間:24/06/28 13:41:32
第16章鬆綁!鬆綁!
時間滴溜溜的轉啊轉,轉眼間,冬雪初降。
陳家村,又變得熱鬧了起來。
那些出門讀書的大學生,都回來了。
70-80年代的大學生,跟二三十年後的大學生,完全不一樣,此時的校園內,充斥着理想主義者、浪漫主義者。
經過大半年的校園生活,從陳家村走出去的三十三個大學生,精神面貌完全變了。
眼界開闊了,想法自然也跟着變了。
努力。
奮鬥。
改變家鄉,爲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我有好多話想跟江河哥說。”
雖說是全國一盤棋,但每個地方還是有着不同的差異。
如果不是他,他們現在或許已經追尋父輩的腳步,踏上了走南闖北的雞毛換糖之旅。
巧姑無奈道:“我哪知道,大哥最近一直在忙着回訪,一時半會怕是回不來,估計得年關才能回來。”
倒不是說走街串巷不好。
他們有的人在長三角,有的人在京津冀,還有人去了珠三角。
這一天,他們又聚在了一塊,陳小飛忽然問道。
“是啊,我也有問題想問江河哥。”
“哦,那還好,我以爲江河哥不回來過年呢。”
是主動選擇。
“對啊。”
上大學,只是選擇更多。
“好久沒見過江河大哥了。”
而長三角,有了從前打下的底子,雖然暫時落後了一點,但那種敢闖敢拼的精氣神卻沒丟。
這羣人對李傑都很感激。
“巧姑,江河大哥什麼時候回來啊?”
“巧姑,江河哥什麼時候結束調研啊?”
珠三角,更開放。
此話一出,現場的其他人紛紛附和。
回到村裏之後,一羣人經常聚在一塊,談天論地,互相交流着各自的見聞。
燕京是心臟,各種信息更多,更全。
而不是被動選擇。
主動和被動,一字之差,卻是天差地別。
另一邊。
李傑確實是在走訪,但這一次的走訪重點並不是學生回訪。
回訪只是順帶的。
這一次真正的課題是‘雞毛換糖’。
隨着時間的推移,烏義縣周圍的鄉鎮,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敲糖之路。
沒辦法。
地太少,人太多,種的糧食不夠吃。
此時的肥料,也不像後世隨處可買,僅靠那點份額,根本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求。
雖然雞毛換糖名義上不是爲了掙錢,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難免有人會加入一些其他的小商品售賣。
對於這些行爲,烏義這邊基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不是每個地方都是如此。
這東西,不同地區不同主官的態度都不一樣。
李傑調研的課題,倒不是哪個區域好幹,哪個地區不能幹,而是考察雞毛換糖。
或者說小商品交易的必要性。
不是每個村子都有商店,有些地方距離鄉鎮很遠,很少有人會爲針頭線腦什麼的,特地去一趟鄉鎮。
部分小商品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卻關乎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從古至今,遊商遊走於神州大地的各個角落,這一古老的職業,很有必要性。
臨近新年,李傑從溫城坐車返回了烏義縣。
“小陳老師,你可算回來了。”
他剛回來沒多久,縣祕書長楊春收就趕到了他的宿舍。
“楊祕,你這是?”
看到楊春收急匆匆的樣子,李傑意外道。
“好事!”
楊春收笑着道:“你上次寫的那篇報告被上面要了過去,刊登在了內參上。”
“上面?”
“嗯。”
楊春收用手朝着天花板指了指,那裏是哪裏,不言自喻。
放眼全國,烏義縣只是一個不太出門的小縣,縣裏公務人員寫的文章被上面要去了。
當然是大事。
而且,跟着消息一起來的,還有約稿。
後續的報告、文章,要一式三份,市裏發一份,省裏發一份,還有一份得發到京城。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所以,楊春收一知道李傑回來,立刻就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
“小陳老師,這次伱的報告,寫了嗎?”
聊了一會天,楊春收終於把話題轉移到了正事上。
“還沒呢。”
李傑搖頭道:“我準備年後再寫,資料太多,一時半會也寫不完。”
“好,好。”
楊春收也沒有催得太緊,雖然小陳老師沒什麼特別的職級,但那可是直達天聽的人。
哪敢逼的太緊。
接着,楊春收又問起了這次的收穫。
李傑簡略的跟他講了講,這一次,他主要去的地方是溫城。
那邊的市場,很活躍。
小攤小販的數量不比烏義縣這邊少,不過,他們的膽子要更大一點,針線、鈕釦、錶帶、襪子等小商品都在賣。
這陣風,也慢慢傳到了烏義這邊。
“小陳老師,你說這種事能持續下去嗎?”
“能不能,我不知道,但有一句話叫有需求,就有市場。”
李傑一邊收拾東西,一邊道:“我想,只要不涉及一些工業品,問題應該不大。”
事實上,小商品交易的枷鎖很快就會被解開。
國營商業、供銷合作社等單位,不可能把商品流通渠道擴大到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落。
最多明年年初,日用小商品的流通就會被放開。
持證上崗。
一些農副產品的販運活動,也會被放開。
像敲糖幫這樣小商販的春天,就要到了。
……
次日。
李傑去郵局取回了一批信件,這裏面既有雜誌社寄來的讀者書信,也有那些受訪學生寄來的信。
讀者來信,他只是簡單的翻閱了一番。
沒什麼具體的內容。
部分是催更,部分是瞎扯淡。
受訪學生的信,李傑看得很是仔細。
一個黃沙鄉的學生給他寫了一封長信,他不準備繼續讀書了,家裏太窮,他準備出門掙錢。
跟他那個同鄉一樣,倒賣一些小商品。
看完信,李傑給他回了一封信,這孩子他有點印象,是一個好孩子。
他在回信裏主要給他科普了一下政策,什麼能碰,什麼不能碰。
又回了幾封信,翻開下一封信,看到那名字,李傑稍微愣了一下。
駱玉珠寫的信?
這次回訪的時候,沒聽到她提過這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