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找到了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數:2370更新時間:24/06/28 13:41:32
    第13章找到了

    送完巧姑三人,李傑又在杭城逗留了幾天。

    70年代末的杭城,明顯還帶着幾分土氣,街上行人的服裝普遍是黑白藍灰,很少有那種豔麗的色彩。

    不過,對比前面兩年,老百姓的面貌有了一些顯著的變化。

    那種瘋狂,少了很多。

    兩天後,李傑乘車返回了烏義縣。

    新年過後,各種活動依舊沒少,回去之後,他基本沒怎麼閒過,這兩天在華金,過兩天可能就去了安吉。

    “大學生知道吧,天之驕子,以後都是國家幹部!”

    在他看來,小陳老師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做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哪怕只是上兩天課,也會找到花名冊,然後對照過往的成績,一一進行針對性指導。

    對方已經準備輟學了。

    原來課還能這麼上?

    李傑配合東奔西走,也不是全爲了上級任務,更多的是辦自己的事。

    種地,幹農活,掙錢娶媳婦。

    這種情況,李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五十多歲的唐校長,很是和藹,作爲鄉鎮中學,真的沒想到,竟然能把狀元村的老師請過來。

    每天晚上都是下半夜熄燈。

    又過了一天。

    “哦。”

    正因爲有這層便利,他才會配合宣傳。

    遊走在各大鄉鎮。

    位於農村的學生,不會想那麼多。

    一進村裏,李傑就圍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一次考上十八個大學生,可不是狀元村嘛。

    還是錢鬧的。

    然後,他找到了安吉縣溪龍鄉中學的校長。

    “小陳老師,您說。”

    有些家庭條件還可以,學生意願比較強烈的,他會勸一勸。

    頂多給他們出出主意,打開一下思路,讓他們多關注上面的政策。

    未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上門回訪。

    “最後,再進行總結。”

    對此,李傑沒有盲目硬勸。

    有人是被動,有人是主動。

    而是遵循家裏人的安排。

    是的。

    既然碰到了,李傑當然會勸一勸,黃翔過往的成績不錯,跟對方聊了一會,雖然黃翔比較內向。

    如果繼續上學,好好讀書,未必不能考個大專,或者大學。

    “當然。”

    溪龍鄉中學原來的教學方式,基本是照本宣科,沒辦法,真正的優秀教師,哪會來他們這旮旯。

    跟蹤走訪鄉鎮中學學生成績快速下降的原因。

    蒐集足夠多的樣本,然後寫一篇報告,再根據原因,進行討論,商量解決的辦法。

    次日。

    說實話,這種教學方式對他們的衝擊力很大,很大。

    所以,考試什麼的,根本無關緊要,黃翔既沒有想過讀大學,也沒有想着出門幹活。

    救急不救窮。

    這種情況,擱在這年月,其實很常見,別說是這會,就是十年後,二十年,一些偏遠地區也時有發生。

    整理花名冊的同時,小陳老師還會在上面做備註。

    接下來幾家,情況都大差不離。

    好老師都在縣裏、市裏、省裏。

    他在安吉的一家中學花名冊就看到了駱玉珠的名字。

    李傑跟唐校長以及一位年輕教師一起踏上了家訪的路,一共六個學生,預計需要兩天時間。

    怪不得年紀輕輕就成了省裏的專家。

    糖的味道。

    看到李傑上課之後,唐校長算是服了。

    聽到這話,村支書心中一震。

    第一家是白龍村。

    那些條件實在太差的,他沒有這麼做,家裏都快揭不開鍋,哪有錢供孩子讀書。

    “在翻看成績單時,我發現這幾個學生的功課下降的很快。”

    理由嘛,開個課題。

    李傑解釋道:“之前我在其他學校也發現過類似的情況,所以,我想去這些學生家裏看看,找找其中的原因。”

    每到一地,他都會有2-3天的採風時間。

    雖然這種走訪有點碰運氣的成分,但還真不是全無收穫。

    白鶴村跟陳家村一樣,也種甘蔗熬糖。

    他們剛到村口,村支書就迎了上來。

    但邏輯思維能力很強。

    李傑笑道:“唐校長你對學生家庭比較熟悉,有你陪着的話,工作更好做。”

    家裏怎麼說,那就怎麼做。

    白鶴村。

    我滴個乖乖。

    唐校長點頭道:“是這樣啊,小陳老師,我能跟着一起去嗎?”

    不過,他家裏人並不怎麼支持。

    三月份。

    “我能問問爲什麼嗎?”

    也就是駱玉珠的家裏。

    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

    其中一個學生,他們家甚至給他找好了媳婦,讓他明年就結婚。

    這娃娃,這麼厲害?

    不得不說,搬出教育部門‘專家’的名頭,還是很唬人的。

    “唐校長,有件事想麻煩您一下。”

    這些學生並沒有想太多,畢竟,這是70年代,不是千禧年之後,信息傳播渠道有限。

    寓教於樂。

    “真年輕。”

    商定好明天家訪的事,李傑又給教育部門回了一個信。

    李傑跟唐校長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家。

    “是這樣的,我想做一次家訪。”

    就跟那些紀錄片一樣,跟蹤回訪時間長達幾年。

    ……

    ……

    後年,小崗村模式的風,大概就會吹向全國各地。

    李傑將筆記本推到他的面前:“這幾個學生的家裏,我想去看看。”

    唐校長板着臉道:“別看小陳老師年輕,那可是有真本事的,去年高考,他一個人就教出了18個大學生。”

    有官方背書,走到哪,介紹信一亮,那是暢通無阻。

    十五歲的孩子,擱在村裏,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可以當成年勞力,家裏多一個人上工,就能多一份收穫。

    走訪結果跟李傑預想的差不多。

    既然是跟蹤走訪,肯定不是一槍頭的買賣。

    他們中學老師的平均年齡接近四十歲,接受的都是老一輩的教育。

    低頭掃了一眼筆記本,看到上面寫着的六個人名,唐校長開口道。

    雖然指靠種地,掙不了大錢,但包產到戶總比之前的模式要好,更能激發社員的動力。

    陳家村如今已經有了‘狀元村’的稱號。

    “唐校長,你好,伱好。”

    “這位就是省裏派下來的專家吧?”

    他會在溪龍鄉多留幾天。

    “沒有,是他們學得好。”

    李傑笑着道:“老師再好,學生不積極,那都沒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