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驚聞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放羊小星星字數:2346更新時間:24/06/28 13:41:32
    “說說你的消息。”

    曹韋微微擡手,示意姚承嗣繼續說。

    “據學生所知,此事由勒浪族負責採買、運輸,然後交由府谷王氏負責售賣。”

    此話一出,曹韋瞬間陷入了沉默。

    事情比他想象的要棘手。

    勒浪族是府州境內的熟戶之一,同時也是規模較大的党項部族。

    開寶年間(宋太祖),西北地區另外一支党項部族直蕩族,計劃引北漢軍隊入寇府州。

    彼時,朝廷一紙詔令下達,勒浪族大首領奮而擊退直蕩族,因爲此功,勒浪族大首領也被授予了歸德將軍的官職。

    到了太宗時期,勒浪族亦是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至道年間(太宗),勒浪族主動歸附朝廷。

    其後,勒浪族漸漸從契丹境內遷徙到府州界,並且朝貢不絕。

    勒浪族本就是大族,人口衆多,兵丁驍勇,歷史上又數度立下戰功,朝廷對勒浪族亦是恩握有加。

    因此,想到拿勒浪族祭旗,若是斬的不夠利落,很可能會崩斷刀口。

    另外,姚承嗣口中的另一位參與者府谷王氏,也不是那麼好招惹的。

    府州境內有兩個王氏家族,其中一隻是從河東石州遷徙而來的王光甫家族。

    另外一隻則是本地豪族王繼忠家族。

    王光甫家族詩書傳家,又是自外地遷徙而來,一般而言,王光甫家族對外的稱呼是石州王氏。

    顯然,姚承嗣口中的王氏當是府谷王繼忠家族。

    府谷王氏不止是當地豪族,更是折氏的姻親,兩家世代聯姻。

    如果說府州境內,折氏是土皇帝,那麼府谷王氏便是折氏之下第一豪族。

    最後,曹韋必須要考慮的一點是,折氏有沒有參與走私?

    府州就那麼大點地方,以折氏對府州的掌控力,當真不知道府谷王氏參與走私嗎?

    曹韋覺得不太可能。

    折氏很可能參與其中,走私的利潤有多厚,哪怕曹韋沒有親自參與過,他也是聽說過的。

    即使折氏沒有參與,至少也是默許府州王氏參與走私。

    如果真的是這樣,清算的列表中又得加上府州折氏!

    然而,府州折氏是那麼好清算的嗎?

    折氏世代忠烈,這一點確實沒錯,折家兒郎有多少死在了戰場上?

    但折氏並不是貴婦手中的寵物貓(宋朝已經有人養貓了,而且品種還挺多)。

    折氏是勐虎!

    折家兒郎最不缺少的便是血性。

    若是真的把折氏逼急了,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像夏州李氏那樣?

    折氏舉兵反了,西北地區必定一片糜爛。

    這個責任,曹韋自覺擔不起。

    官家派他來西北地區,是讓他穩定局勢的,而不是讓他來攪局的。

    另一邊,眼看曹韋久久不語,一縷失望的神色從姚承嗣的眼中閃過。

    ‘看來名震西北的曹大將軍,也是俗人一個。’

    本來,姚承嗣覺得以曹韋的地位,應該會以雷霆掃穴之勢,打擊此類走私行爲。

    但預想中的結果並沒有出現。

    他猶豫了!

    膽怯了!

    看到這一幕,姚承嗣頓時生出了一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慨。

    武惠王的嫡子,也不過爾爾。

    如果曹韋得知姚承嗣現在的想法,估計會破口大罵。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站在曹韋的角度,他必須要通盤考慮。

    明年,不,也許下半年,夏州李氏就會寇邊入境。

    一場大戰,蓄勢待發。

    而折氏,毫無疑問絕對是他手中的一張王牌。

    值此之際,穩定遠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以雷霆之勢,掃滅邊地走私,從而導致折氏倒戈,這麼做,無異於是開戰之前自斷手腳。

    這種事,能做嗎?

    起碼現在不能。

    想了想,曹韋還是決定將這個問題拋給官家。

    他的肩膀不夠硬,扛不動這般大事。

    “此事,你有實證?”

    雖然曹韋已經信了八成,畢竟涉及到府州三大家族,料想對方也不敢信口開河。

    但該要的證據還是要的。

    沒有實證,他如何向官家彙報?

    曹韋最討厭的一點便是風聞奏事,捕風捉影的事都能拿到朝堂上大書特書。

    他本人也正是因爲風聞奏事,才被朝廷調離邊地的。

    所以,對於這一點,他是深惡痛絕的。

    “有。”

    姚承嗣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理解,對方的勢力太過強大,又事關邊防大計,從長計議亦是應有之理。

    次日。

    一封五百裏加急的奏疏從邊地啓程,這份奏疏由曹韋的親信曹炎親自護送,星夜兼程的發往京師。

    ……

    ……

    ……

    五天後。

    密報傳到了福寧殿的桉頭,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密報並沒有經由寶慈殿,而是直接從通進司傳至福寧殿的。

    通進司是從樞密院分離出來的一個機構,中唐以來,樞密使一職開始設立,最初樞密使是由宦官充任。

    其具體職掌爲進奏四方文表。

    後來,經過唐末五代,樞密院漸漸成爲職掌兵事的中央機構,慢慢的通進司也就成了樞密院的下屬機構。

    入宋後,爲了分割樞密院的職權,趙宋天子便將通進司以及銀臺司從樞密院割離,成爲通進銀臺封駁司的下屬機構。

    其中,從地方道中央的公文,最後一道是由通進司進程給天子。

    作爲信息匯聚的地方,通進司職責重大,是各方探子最矚目的地方之一。

    信息的重要性,不遑多論。

    因此,通進司也是李傑最先整頓的機構之一。

    至於效果嘛,也是顯着的。

    曹韋的密報被單獨送至福寧殿,就足以證明李傑沒有選錯人,對方明顯是個有眼力見的人。

    良久。

    看完曹韋呈上的密報,李傑也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走私猖獗,他是預見到了的。

    但他沒想到竟然猖獗到了如此程度。

    豪族、蕃部乃至折氏都有可能涉足其中,情況遠比預想中的要惡劣。

    一時間,饒是李傑也感到有些爲難。

    察辦,肯定是要察辦的。

    不過,時機需要掌握,眼下絕非良機。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折氏確實很重要,起碼眼下是如此。

    在禁軍沒有整訓完畢的情況下,折氏以及依附於折氏的蕃兵,暫時還不能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