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歸途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放羊小星星字數:2087更新時間:24/06/28 13:41:32
兩年後,李傑定定的站在客輪的甲板上眺望着遠方,海面上一片風平浪靜,只有偶爾傳來的汽笛聲飄蕩在天地之間,李傑心中思緒萬千,再有一天就能重新踏足故土了。
兩年前進入副本的第一時間,李傑發現自己身處客輪之上,起初還以爲進入副本的時間線是三九年,直到記憶傳輸完畢心中鬆了一口氣。
這次進入副本的節點是三七年趕赴日本留學之時,有了兩年的緩衝時間可以準備的更爲充分一些,原劇情中肖途在戰術上的能力可謂十分糟糕,一個特工除了縝密的思維之外,出色的戰術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李傑在留學期間勤修內功,一開始缺乏資金購買藥材,進度一度十分緩慢,直到一年後逐漸有收益進賬,情況才漸漸好轉,不過原身的資質比較差,進度不如人意,直到現在第一條經脈還未打通。
選擇的經脈同主世界一樣,率先打通手少陽三焦經,之所以選擇這條正經主要是爲了提高槍術,經過一年的祕密偷練,李傑的槍法水平大幅提高,體魄也健壯起來,足以稱得上是一位戰術高手了。
潛伏生涯面對的最多的情況就是小規模的戰鬥,以李傑如今的戰鬥力,絕對不輸於當世的頂尖特工,甚至猶有過之。
“肖君,原來你在這裏,難怪我在宴會廳沒有找到你。”
說話的是足利志齋,足利氏的旁支子弟,足利氏出自清河源氏,是日本國內顯赫一時的頂尖貴族,其叔父足利承望在國內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李傑的忘年交。
“剛剛稍微有點累了就出來走走了,大海寬廣浩瀚,博大無私,總能夠讓我獲得安寧。”
足利志齋笑了笑:“肖君是擔憂回國後的前程嗎?放心好了,只是顧問之職而已,有我叔父的舉薦絕對沒有問題的。”
足利口中的顧問實際上是對外關係顧問,不在日軍的軍事編制之內,屬於政府對外關係顧問,足利承望之所以舉薦李傑,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李傑如今是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史專家。
在留學期間李傑將《大國崛起》寫了出來,剔除了原版中不適宜當下的章節,通過解讀分析十五世紀以來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總結了各國崛起的個性特徵和規律,一經出版就風靡整個日本。
尤其其中日本篇耗費了李傑巨大的心力前去改編,因爲他計劃通過這本書來塑造自己親日的形象,因此在日本篇中對於日本不吝讚美,大肆鼓吹優點,至於一些缺點只是一筆帶過。
日本篇也是全書中全球評價最低的一篇,不少史學家詬病李傑在文中觀點有失偏頗,不像其他幾篇那樣公正客觀。
書中創造性的提出了“全球史觀”這一概念,創建了一種全新的、宏觀的、整體的世界史研究理論體系,風靡日本後又陸續翻譯成十幾國文字,遠銷西方各國,暢銷全球。
作爲聞名遐邇的世界史專家,再加上一手行雲流水的書法,李傑在日本文壇也有一席之地,與原世界中主動回國不同,這次歸國是應邀回國,以對外關係顧問的身份前往申城任職。
李傑微微搖頭:“足利君,我並不擔心這件事,最近創作遇到瓶頸,心中有些煩悶。”
其實李傑心中真正擔心的是回國後面對的局面,以自己在書中的言論足以被千夫所指背上罵名,與前兩個世界面對的情況剛好相反。
對於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局面李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爲了更好的打入敵人內部必要的犧牲總是不可避免的,名聲這東西李傑早就已經看淡了,罵名也好美譽也罷只不過是旁人的看法,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足利志齋聞言眼神一亮:“肖君又有什麼大作?不知在下可有榮幸提前一觀?”
李傑自無不可的點了點了,領着足利志齋前往二層的船艙,以李傑今天的身份自然是住在上層的頭等艙。
足利志齋花了一個小時看完了李傑寫的書稿,然後一臉難以置信的看着李傑,半晌後放下手中的書稿唏噓不已。
“肖君,沒想到你對於大日本帝國瞭解的如此之深,不愧是能寫出大國崛起的世界史專家,我在國內生活了數十年居然沒有你看的清楚,慚愧啊。”
筆記本首頁上寫着龍飛鳳舞的三個字“菊與刀”,日本雖然譽爲“櫻花之國”,但是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徵,刀則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體現。
原版菊與刀是通過二戰來分析日本,李傑自然不能原版照搬,主要切入點還是以明治維新爲主,當然少不得鼓吹一番,畢竟如今日本在各路戰線高歌猛進,國內輿論環境與戰敗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本書李傑也沒打算在其他國家發行,準備只在日本國內出版,進一步表達出自己親日的言論。
“哪裏有足利君說的那麼好,只不過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而已。”
足利志齋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心中暗歎眼前的這位對於大日本帝國的瞭解實在太深入了,好在對方是朋友,要是敵人的話就有點讓人毛骨悚然了。
“肖君,晚上有個宴會你感興趣嗎?都是一些文人雅士想必十分和你的胃口。”
這次隨船前往申城的日本人大多是文學界的,這次日本政府準備在申城舉辦一次兩國文化交流活動,華方爲首的正是汪僞政府,日方的與會人員都在這艘客輪上了,日方想要藉此機會向外界展示兩國友好的假象。
翌日,海岸線遙望在即,李傑此刻的內心並不平靜,一想到同胞們正在一線艱苦奮戰,李傑恨不得以身相提,只是老師交待的任務必須要有人來執行。
艾青的詩句說的非常好,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這個風雲激盪的時代,李傑對於這句詩有了更爲深刻的領悟。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華夏大地上無數英雄兒女慷慨赴國難,用生命譜寫着一曲又一曲血淚交融的悲壯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