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五章 大麻煩小海狸中隊;空襲本土!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字數:4311更新時間:24/08/16 23:12:59
    因爲遲遲無法通過奪取制空權來切斷毛伊島明軍的後勤線,西蒙-巴克納中將又拒絕在明軍未顯頹勢的情況下主動進攻,美軍總司令部感到着急。

    正因如此,他們授意太平洋艦隊積極行動,最大限度的破壞明軍的補給供應。

    這也是亞拉巴馬號奉命加入太平洋艦隊的緣故。

    誰能想到她竟被長途奔襲的明軍航母特遣艦隊擊沉在了後花園的水池子。

    這導致美軍的進攻計劃被陷入兩難的境地。

    四月份毛伊島海戰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美國海軍的士氣——開戰三年以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終於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以前宣傳的那幾次勝利都太虛僞,擊沉幾艘戰艦根本就無關痛癢,開戰以來明軍基本上都達成了每一次戰役目標,從戰略上來說美國海軍無一勝仗。

    直到毛伊島海戰才真正制止了大明海軍攔截美軍逆登陸行動之目的,進而挫敗了明軍迅速奪取毛伊島的意圖,將數萬精銳地面部隊牢牢的牽制住,進退兩難。

    富蘭克林總統寫信給切斯特-尼米茲,讚譽這得之不易、難能可貴的勝利。

    「……世界歷史顯示從來沒有一支軍隊是無法戰勝的,你的工作證明了這一點,我爲此感到榮幸,希望太平洋艦隊在接下來還能再次取得勝利,爲合衆國帶來榮耀。」

    太平洋艦隊得以重拾信心。

    在那之後直到現在八月份,明美兩軍圍繞毛伊島、卡胡拉威島、大島爆發的小規模海戰一直沒有停歇過,基本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鬧。

    這期間的海戰多以屏衛艦之間的交戰爲主,任務類型基本上圍繞着保衛運輸線和襲擊運輸線,你來我往。

    四個月的時間裏不含明軍航空兵斬獲的3艘護航航母和大量飛機,水面艦艇部隊總計取得了8艘驅逐艦、1艘輕型巡洋艦里士滿號(CL-9)、3艘掃雷艦、3艘登陸艦、4艘潛艇、13艘魚雷艇、14艘貨輪、125架飛機的戰果。

    美軍艦艇部隊亦擊沉了三十餘艘明軍船隻和一些魚雷艇和掃雷艇,以及百架飛機。

    美軍的總體表現呈前差後好的趨勢,半數戰果是在最近的一個月取得的,這麼大的改觀基本要歸功於歷史名將的嶄露頭角。

    尼米茲向總統寫了一封舉薦信。

    「……在過去的一系列戰鬥中,阿利-伯克上校運用他新發明的戰術率領他的中隊取得了很棒的成果,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指揮官,無疑是優秀的海軍軍官。總統現實,我想他有資格晉升准將。」

    之後在總統的授意下,海軍部進行了審查和討論,批准了對阿利-伯克上校的晉升。

    長期以來,由於美軍驅逐艦部隊的戰術落後,而且新舊混雜,不少老舊驅逐艦還堅持奮戰在一線,因而在與明軍驅逐艦作戰時經常落於下風,屢屢受挫,主動權總是被明軍驅逐艦所掌控。

    當然,這其中也有明軍靜海級超級驅逐艦的壓制力太強大有一定干係。

    在原位面的歷史上,所羅門戰役期間美軍對陣日軍的時候也面臨相仿窘境——魚雷性能糟糕,戰術落後,訓練水平也較差。

    阿利-伯克認真分析了雙方優勢和劣勢,因地制宜的總結出了一套全新的戰術,一舉扭轉了局面。

    儘管美軍的魚雷性能遠不及日軍,但卻批量裝備了雷達,具有索敵能力的優勢,他圍繞這一優勢設計了揚長避短的戰術。

    首先拋棄了傳統的單縱陣隊形——也就是一字長蛇陣,把編隊分成兩組,通過不斷的機動相互配合。

    在漆黑夜色的掩護下,敵方的目視索敵能力顯著降低,己方則不然。第一組驅逐艦藉助雷達突襲敵方,猛打一陣子就立刻退出戰鬥。

    等敵方回過神來,準備朝着這兒還擊的時候,己方第二組驅逐艦又從敵方沒有預料的另一個方向現身,衝出來突然襲擊,出其不意,引發混亂。

    正當敵方被打得找不着北的時候,第一組驅逐艦又調轉航向,再次殺回來實施攻擊,通過這樣連續不斷的三次打擊足夠讓對方手忙腳亂,從而陷入劣勢。

    在這個過程中,爲免受敵方威力巨大的魚雷攻擊之威脅,驅逐艦不應該採用傳統的側舷接敵交火,而是正對敵方,減小暴露面積。

    歷史上阿利-伯克率領的“小海狸”驅逐艦中隊在四個月的時間裏參與了22次戰鬥,取得了擊沉或擊傷日軍10艘戰艦、1艘潛艇、大約30架飛機的亮眼戰績。

    然而明軍終歸不是日軍,明軍驅逐艦配備有對海搜索雷達和雷達告警設備,不至於兩眼一抹黑的被打個猝不及防。

    另外明軍驅逐艦也更依賴艦炮,而非純粹倚重魚雷。

    阿利-伯克上校如今自然也因地制宜的制訂戰術,與歷史上有所不同。

    負責從另外方向突襲的第二組採用緊挨着的密集隊形,最好相對明軍艦隊是重疊的,如此減小雷達回波,讓明軍誤以爲這個方向只有一兩艘戰艦。

    同時注意控制距離,保持在相對較遠的交火距離,因爲弗萊徹級驅逐艦除了SG搜索雷達以外還配備有Mk4火控雷達,而明軍驅逐艦只有搜索雷達,實際瞄準攻擊仍依賴目視和光學儀器。

    美軍這一新戰術給明軍驅逐艦部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初接此招的大明海軍驅逐艦部隊因此吃了好幾次虧。

    期間明軍嘗試設下圈套,試圖以輕型巡洋艦伏擊,然而美軍在察覺異樣後立即高速開溜。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海軍覺得自己又行了。

    於是乎,他們計劃組織一支包含多艘高速戰列艦的強大打擊艦隊,在夜間強攻明軍在拉奈島西部海灣的運輸船隊中轉地,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像明軍艦隊趁夜炮擊美軍機場一樣,順便也把拉奈島上的機場給夷爲平地。

    因爲華盛頓號在上個月被大明空軍佈設的航空水雷炸傷,被迫返回西海岸維修,暫時無法參戰。

    故而太平洋艦隊只有北卡羅來納號、南達科他號、印第安納號這幾艘高速戰列艦可用,這才命令亞拉巴馬號趕來加入,結果半路上被莫名其妙的擊沉了。

    雷蒙德-斯普魯恩斯讚歎明軍的組織嚴密、行動高效,認爲己方遠不及也,隨後提議暫時擱置戰列艦編隊夜間強攻計劃——現在三打三(永樂號、宣德號、開皇號)沒有優勢可言。

    尼米茲自然是想同意的,但是來自華盛頓的指示讓他左右爲難。

    政界之中雖有反對聲音,可主流意見大多認同總統的想法——在六到十二個月內體面的結束太平洋戰爭。因此,前線的僵局必須打破。

    然而圍繞夏威夷作戰存在太多框束,尼米茲不願這樣繼續死打硬拼。也許雙方在戰術上玩出了不少花活,但從戰略上來看卻顯得太呆板。

    恰好陸軍航空隊正在籌劃大膽的超遠程空襲計劃,這讓大家靈光一閃。

    波音公司斥巨資研發的XB-29重型轟炸機已經基本定型,陸航早在幾個月前就急不可耐的訂購了40架尚處在試驗階段的XB-29,如今又一口氣下單了950架基本定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

    XB-29的採購價高的嚇人,達89萬美元之巨;現在的B-29因爲生產線逐漸鋪開,波音公司的報價下降到70.5萬美元。

    即便如此,一架超級空中堡壘也相當於十二架野馬戰鬥機或十五輛謝爾曼坦克。

    早在年初的時候,陸航就提出了通過這種遠程轟炸機空襲大明本土的想法,並做了詳細評估。

    因爲阿留申羣島已處在明軍控制之下,美軍缺乏可用的出發基地。

    有人提議從印杜出發,飛越崇山峻嶺攻擊雲南。考慮到印杜戰局吃緊,英屬印杜既要爲英國本土提供物資,又要維持龐大的地面部隊,恐怕無力承受更多負擔。

    另一個提議是從阿拉斯加出發,飛越白令海和堪察加以後攻擊庫頁島油田。這看起來更有可行性,阿拉斯加雖然人煙稀少,但畢竟緊鄰着加拿大和美國。

    在確認XB-29的技術指標以後,陸航就開始挑選出發基地了,第一個考慮的自然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可是從那兒出發直飛庫頁島北部油田單程達3950㎞之遙,即使強大如超級空中堡壘也極爲勉強。

    XB-29重載狀態可以掛載9噸航彈,可如果要飛這麼遠,恐怕只能帶0.5噸。

    最後陸航在多方評估後選擇了西北方向的小鎮諾姆作爲出發基地,這裏相距庫頁島又近了幾百公裏。

    諾姆頗有名氣,最早的時候因淘金熱而興起,之後逐漸沒落。

    十幾年前的冬季,白喉突然肆虐在諾姆,這座在冬季幾乎與世隔絕的小鎮眼看就要死傷慘重,爲了挽救當地居民的生命,州長下令組建通過狗拉雪橇隊,盡一切努力將抗毒血清送過去。

    於是20名雪橇手和150只雪橇犬採取輪換接力的形式,在-50℃的極寒中星夜兼程,頂着暴風雪歷時127小時穿越1085㎞的雪原和封凍的湖面,成功將抗毒血清送到。

    從今年五月份開始,陸航便開始着手擴建諾姆機場,數千名工兵進駐這個小鎮,比當地居民還多。

    美軍拆散了推土機,用運輸機空運過去再就地組裝,進展緩慢,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才大致擴建完成,這在其它地方是不可想象的低效率。

    現在諾姆機場有8000英尺主跑道和3000英尺滑行道兩一條,足以保障B-29的起降。

    明軍萬里奔襲下加利福尼亞擊沉了猝不及防的聖哈辛托號和亞拉巴馬號,這對美國海軍無疑是奇恥大辱,國會山也異常憤怒,譏諷美國海軍“難得贏了一次(毛伊島海戰),現在又被打回了原形,簡直是一支馬戲團軍隊”。

    美國陸軍迫不及待的要搶風頭,立刻揚言隨時可以進行報復——對大明本土實施戰略轟炸。

    9月7日,第444轟炸機大隊在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後開始執行第一次轟炸任務。

    此次行動高度保密,飛行員們一開始還以爲是去轟炸荷蘭港,直到前一天晚上才得知這次要直飛庫頁島實施攻擊,大家都歡呼了起來。

    一共有30架XB-29參與行動,每架僅掛載4枚250磅通常航彈和8枚100磅燃燒彈,空出來的彈艙安裝上臨時油箱,這樣總共可加註9363加侖(3.54萬升)航空汽油。

    9月8日早晨7:30,數十架龐然大物在滑行之後徐徐升空,XB-29滿載重量達五十幾噸,去年試飛時有人說這玩意根本不可能上天,試飛員在降落以後的評價爲:「難以置信,它飛起來了。」

    就這樣,在編隊指揮官霍爾中校的引領下,銀光閃閃的機羣撲向三千多公里外的庫頁島。

    飛越白令海、飛越堪察加半島、飛越鄂霍茨克海……

    【配圖】

    當天下午,經過八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編隊接近了庫頁島。

    這期間,因爲萊特R-3350發動機搭配的渦輪增壓器極不可靠,有3架飛機起火墜落、4架飛機被迫返航,實際僅23架XB-29飛抵目標上空。

    明軍雷達探測到了這些飛機,駐防苦兀島北部的空軍第九驅逐機支隊第二隊先後有二十多架戰鬥機升空。

    美軍轟炸機立即變換爲標槍隊形,相互之間緊挨着,這種密集隊形有助於防禦,通過每架飛機的12挺12.7㎜自衛機槍共同編織出一張火網。

    上百挺機槍射出的熾熱火力極大的妨礙了明軍戰鬥機的攻擊,超級空中堡壘龐大的機身冗餘良多,大口徑航空機槍的毀傷能力明顯不足。

    明軍戰鬥機只能嘗試瞄準射擊機翼上的發動機,可是密集的彈幕撲面而來。

    被擊中起火的美軍轟炸機燃起大火,拖着濃厚的黑煙墜向大海,又或是被燒斷了機翼而凌空翻滾着掉落。

    藍灰色塗裝的明軍戰鬥機也損失不小,有好幾架被擊落,升空攔截的戰鬥機幾乎架架帶傷,很多戰鬥機在激戰中打光了子彈。

    “長官!這就像一羣黃蜂在蟄我們!”有人大喊道。

    “閉嘴!”霍爾中校端着望遠鏡命令道:“我們接近目標了,看那些油井和煉油廠,投彈手進入崗位,做好準備。”

    遠方的陸地上,只見數十座油井矗立着,正在“磕着頭”運作,在稍遠些的地方還有一座冒着黑煙的煉油廠。

    【三六式中期型,戊(E)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