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一章 豹豹!揮師阿留申…異況突發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字數:4597更新時間:24/06/28 13:37:42
    周長風發現自己似乎每次來順天都會遇到突發狀況。

    “奇了怪了,這時候反攻…不可能啊。”

    情報部門提醒美軍可能在打馬紹爾羣島或吉爾伯特羣島的主意,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惑。

    眼下正值大明海軍實力最雄厚的時候,九艘航母有七艘隨時可以出擊,另兩艘也只是在進行維修。

    美國人這是喝了幾杯酒啊,醉成這樣?

    大明海軍不主動去西海岸踹門就該燒高香了。

    儘管多艘埃塞克斯級已經交付,但還未形成戰鬥力,美軍現在能參戰的仍只有薩拉託加號、企業號和租借使用的光輝號,最多再加一艘獨立號輕型航母。

    要是這就敢主動出擊,大明海軍勢必全力以赴將之殲滅,畢其功於一役。

    九…七艘對四艘,優勢在我!

    因而周長風認爲美軍發動反攻的可能性不大,應該只是佯動而已,意圖分散明軍的注意力。畢竟夏威夷方向的成果太驚人,美軍自認爲能防守最少一個月的拉奈島僅堅持了五天。

    一番思索過後,他覺得美軍現在正式發動反攻的可能性很小。

    如此,暫時保持戒備、提高警惕即可,按兵不動。

    次日,他又來到了熟悉的老地方——國立第一重型機械公司。

    天寒地凍,遍地皆是銀裝素裹,不過北方地區大多有集中供暖,在這鄰近小寒的日子,寬大的廠房裏卻溫暖得春意融融。

    “新長炮怎麼樣了?能順利放進去嗎?”

    “難辦,原先的炮塔吃緊,塞不下這新長炮啊。”

    周長風面前的是一輛四〇式中型坦克——它正在接替前輩三八式,成爲明軍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

    早期型的它使用一門80㎜、36倍徑坦克炮,常用穿甲彈是80×350㎜風帽鈍頭穿甲爆破彈。

    其侵徹能力爲500m距離上垂直放置的76㎜軋製鎳錳裝甲鋼板,而且因爲是鈍頭穿甲彈,具有較好的轉正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傾斜裝甲的效果。

    這門中庸之炮並不算差,在南亞次大陸戰場上過去的一年中,數以百計的瓦倫丁、十字軍、格蘭特、斯圖亞特被它打成燃燒的廢鐵。

    即使現在遇上了常用穿甲彈打不穿的謝爾曼,亦可以發射碳化鎢硬芯穿甲彈。

    更別說它的殺爆彈裝藥量甚多(0.81㎏),對軟目標的效果好的讓人讚不絕口。

    不過周長風在權衡利弊以後還是堅持要對火力進行升級,因爲這已經和原位面歷史大相徑庭了,天知道接下來美軍會把什麼樣的坦克部署到太平洋戰場。

    幸好,一機公司去年就聽從了他的提議,委託瀋陽陸軍火炮工廠研發了更側重穿甲能力的實驗型坦克炮。

    這門炮現在就在衆人面前用吊機懸吊着,炮管修長,看上去就充滿了鋼鐵的力量。

    “試製元年式,管長五十倍於口徑,一千公尺遠可貫穿一百二十多公釐的鋼靶。”一名瀋陽兵工廠的工程師介紹道,語氣頗爲自信。

    “斜靶嗎?”

    “垂直靶,對付斜靶會稍弱些。”

    “不錯,是門好炮。”周長風從左到右端詳着它,問道:“原來的炮塔裝不下,那…新炮塔進度怎麼樣了?”

    “嗐!”項目負責人一拍手,笑道:“周僉事您來的正是時候,木頭模型和鋼板樣品這兩天剛做好。”

    “還挺湊巧的嘛。”

    試製元年式坦克炮口徑爲80㎜、50倍徑,彈藥尺寸爲80×480㎜,威力係數5.11,穿甲彈的彈頭質量7.9㎏,發射藥重量2.72㎏,初速815m/s;其侵徹能力爲500m距離上貫穿垂直放置的138㎜軋製鎳錳裝甲鋼板。

    如若發射碳化鎢硬芯穿甲彈,更是能在相同距離達到172㎜的穿深。

    威力強勁!

    這個火力其實已經過剩了,足夠在兩公裏外擊穿謝爾曼。

    【身管長度計算標準與英法一致,不計入藥室長度,但德國人會計入。】

    總的來說這是一門設計優良的坦克炮,性能均衡,精度甚高,不似英國人的17Pdr和德國人的Kwk42那樣劍走偏鋒。

    不過這門炮的後座行程較長,即使安裝了炮口制退器,四〇式中型坦克原有的炮塔也僅能勉強容納,因而軍器局下令研發更大的新炮塔。

    然而,這門炮還面臨彈藥發射藥的問題。

    當初在設計時原本設想使用含硝基胍的三基發射藥——燒蝕輕、能抑制炮口焰。

    可是硝基胍發射藥至今難產,不得不改換最常用的雙基藥,這導致開火時的炮口焰遠超預期,相隔幾公裏遠都格外顯眼。

    時間不等人,設計團隊匆忙爲之加上了一個含膨脹腔的大型喇叭形消焰器,這才把問題解決。

    炮是炮,彈是彈,火炮配上彈藥才能構成一整個系統,這個鍋顯然不歸設計師來背。

    【配圖】

    周長風隨後見到了安裝有新炮塔的四〇式丙型中型坦克。

    棱角分明,大傾角正面,他感覺這才有了一絲現代坦克造型的味道。

    幸虧當初特意預留了直徑更大的炮塔座圈,具有升級潛力,否則眼下大家就要頭疼了。

    在更換新炮塔的同時,車體懸掛設計也截然不同。

    之前的平衡式懸掛被清一色的獨立式懸掛取代,行駛平穩性更好些。

    另外,正面裝甲也進行了加強。

    車體正面原本爲50㎜、45°傾角的軋製均質裝甲鋼,現在新增了一塊10㎜的附加鋼板,通過焊接或螺栓連接加裝,能夠更好的抵擋謝爾曼的攻擊。

    面對謝爾曼發射的M61型75㎜穿甲彈時,這厚度50+10㎜、45°傾角的裝甲鋼近似等效約95㎜,值得信賴。

    除此之外,四〇式丙型還有十幾處小細節修改。

    其一,發動機散熱器的風扇尺寸變大,以增強散熱能力。

    其二,第一對負重輪的外圈橡膠層加厚,緩解全車變重引發的磨損加劇。

    其三,大燈增添了防空遮光罩,減小在夜間被敵機發現的可能性。

    經過這麼大的變動,四〇式丙型的空車重量從20.7噸上升到22.6噸,機動性略有下降。

    周長風讚賞道:“有車重和車寬的限制還能搞出這樣的車,好的很,有功!”

    這麼輕的重量還同時具備打穿謝爾曼和防住謝爾曼的能力,值得好評。

    打穿!防住!串烤饅頭!

    遵從皇帝的旨意,改頭換面的四〇式獲得了兵部給予的“雲豹”之官方別稱。

    朱泠婧認爲純粹以年份來命名武器裝備太呆板,應當附加一些綽號和別稱,從而提振士氣。

    太平洋之虎?太平洋之豹!

    大明陸軍在拉奈島之戰中結束後意識到美軍新型坦克存在不可小覷的威脅,之後印杜戰線也可能會遇到,所以他們立即訂購了2300輛。

    前線官兵捨不得短八〇炮(36倍徑)那威力強勁的大裝藥殺爆彈,因此陸軍方面千叮嚀萬囑咐,要求長八〇炮(50倍徑)的殺爆彈要和舊型號使用相同的彈頭。

    瀋陽兵工廠把新型號殺爆彈的發射藥重量減了又減,降低膛壓以免炸膛,可算滿足了要求。

    一機公司的衆人接下來還引領周長風參觀了正在研發中的重型坦克。

    相比起當初規劃的、集衆多尖端科技於一身的技術驗證車,目前這一型重坦閹割了一些不成熟的設備,更側重實用性。

    畢竟那個技術驗證車甚至連液力變矩器和機械增壓器都加上了,光是聽着就覺得不靠譜。

    大明陸軍其實對重型坦克的興趣不大,嫌棄其成本高昂、部署困難,因而不打算大量下單,湊夠一兩百輛就行了。

    他們甚至在考慮從德社外購重型坦克,因爲德社同意以70%的稀有資源折價抵充,其餘30%使用貴金屬支付。

    鎢、鎳、鉬、雲母晶體、天然橡膠等等資源對於大明而言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從德社外購一部分武器裝備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造不如買!

    VK4501的原型車已經通過測試,德社人民軍首批訂購了1060輛,預計在一年內製造完畢。

    這麼多重型坦克…德國人自己根本用不完,未免也太浪費了。

    對四〇式中型坦克和實驗型重型坦克的視察結果讓周長風很安心。

    陸戰兵器都挺不錯,終究是傳統陸權大國,這些武器裝備都很拿得出手,硬指標絕對過關。

    只是一想到飛機方面的差距,周長風的心情就不免沉重幾分。

    希望多砸錢、多投資源能及時見成效吧,至少保證四六開的局面。

    元旦前夕,他返回了應天。

    儘管東梢間上下都十分努力,但對美軍通信密碼的破譯工作一直成效不大,通常只能破譯少數字詞,每次好不容易有些眉目的時候美國人又定期更換了新密碼。

    對於近期頻次陡增的情況,他們對截獲的大量電訊進行了嚴密的分析,通過已破譯的少數字詞嘗試解讀,估計美國人正在針對馬紹爾羣島和吉爾伯特羣島做謀劃。

    大都督府情報處無比重視這個情況,提醒海軍方面及早做好準備。

    但是靖和元年的倒數第二天,在澳洲,一架從布里斯班起飛的美軍聯絡機墜毀在了日本僕從軍的控制區,搜索小組在上邊找到了一名美軍中校參謀的屍體,以及他隨身攜帶的公文包。

    如獲至寶的明軍立刻開始分析繳獲的文件,其中一張電報紙顯示對澳軍事援助接下來兩個月將有所減少,因爲更多資源要被投入到夏威夷和阿留申。

    前線的情況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美澳聯軍的空襲騷擾減少了,一連好幾天都見不着。

    因而大都督府情報處認爲己方將要揮師阿留申荷蘭港的意圖已經被美軍猜到了,所以美軍正在調集力量保衛荷蘭港。

    大明海軍也相信這個推論,他們估計美軍可能會派出手頭上全部可用的航空母艦,配合阿留申岸基航空兵一起阻撓來襲的明軍。

    次年1月9日,大都督府做出決斷,除太微左垣號航母以外,其餘六艘航母全部參加即將到來的奪取阿留申行動。

    至於另兩艘,北落師門號在兩個月前被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炸傷,還在達鼓接受維修;紫微左垣號前不久因爲碰撞事故而損壞了艦艏,也在進行維修。

    可大都督府僅過來一天又突然改變命令,讓太微左垣號也隨同參戰——他們覺得還是全力以赴比較保險。

    1月15日,出征命令下達。

    1月16日,艦隊在多個錨地分批啓程,預計到中途島附近海域集結。

    這是夏威夷戰役結束後大明海軍首次派出這樣大規模的主力艦隊,可謂艨艟八百,官兵們心潮澎湃、激動無比。

    同行的文官——兵科給事中在筆記中作詞一首,還和隨軍記者用經典的誇張措辭描繪場景,曰:「萬鈞重器漂洋過海,千百軍艦手尾相銜,遮天而蔽日,勢不可擋。」

    擔負奪島任務的海軍陸戰隊第二旅、海軍第六十二特務營、陸軍第四十四步兵師、陸軍第一三七步兵師、陸軍第一〇六獨立坦克營,共計四萬餘人。

    可以看出大明海軍的遠洋投送能力在這一年也大有長進,以前至多一次性部署三萬人馬,現在四萬人馬還有富餘。

    雖然皇帝沒有點周某人的將,但作爲大明頭號兩棲作戰專家,他全程主持了行動計劃的制訂。

    1月23日,陸續來到中途島的艦隊集結完畢,並做好了臨戰準備,隨後徑直撲向東北方向的阿留申羣島。

    1月27日,特務艦隊抵達阿留申荷蘭港以南680㎞,並被美軍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現。

    廣義上來說,戰鬥從此刻就算開始了。

    因爲擁有爲數衆多的裝甲航母,大明海軍一直在探尋更合適、更高效的戰術,這次就嘗試使用了“穿梭轟炸”戰術——

    脆弱的普通木製甲板航母在後方數百公裏外,負責放飛轟炸機;堅固的裝甲航母在前方,充當海上移動機場,負責放飛戰鬥機爲艦載轟炸機護航。

    1月28日傍晚,在大都督府參謀處焦急等待前線戰報的周長風茶不思飯不想,終於在日落時分收到了電訊。

    「截止此刻,本隊已順利遂行對三處目標機場之空襲,擊落、擊毀敵機百餘架,其餘目標無算。長庚號遭敵岸基轟炸機重磅炸彈命中,無礙。尚未發現敵航母活動跡象。」

    一目十行的閱畢,他鬆了口氣。

    也對,裝甲航母的容錯率高,犯不着太擔心。他在心裏這麼想到。

    周長風這才來了胃口,享受了一頓不算豐盛的晚飯。

    後半夜。

    急促的鈴聲陡然響起,宅第的侍從趕忙接聽,並喊醒了二樓居室中的周長風。

    後者披着衣服匆忙下樓,雙腿感受到的寒意讓他打了個寒顫。

    這是出什麼事了?艦隊完蛋了?不可能啊!

    他的頭腦風暴持續了十幾秒,直到拿起話筒才中止。

    “是什麼突發狀況?”他鎮定地問。

    電話那頭語氣凝重的答覆道:“塔拉瓦守禦營急電,巡邏機發現敵軍艦隊迫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