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這個綽號不好聽;水瓶和瓶塞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神州翰林院的寧海字數:4467更新時間:24/06/28 13:37:42
達爾文,澳大利亞西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面朝帝汶海,又被稱作澳洲北方之門戶。
因爲獨特的氣候條件,達爾文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旱季與雨季的區別——五月到十月是旱季,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是雨季。
它因金礦發掘而逐漸擴大繁榮,在後世,這又是一座小有名氣的旅遊城市——雨季時有青翠茂盛的植物與一泄如注的瀑布;旱季時陽光明媚、海風拂面。
不過,現在守衛達爾文的澳軍第6步兵師上下可無暇享受燦爛明媚的金色沙灘。
“我們沒有任何屈服的可能性,即使是惡魔撒旦入侵了澳洲,我們也要把他嗆死在水裏!”
在師指揮部中,理查德少將擲地有聲地喊道。
然而有人卻不合時宜的小聲嘀咕道:“這次的入侵者確實是人間的惡魔……”
“中校,惡棍闖進你的後院時你是無法跟他講道理的。”理查德望着那名情報軍官,平靜地說:“他死,或者你死。”
因爲早在幾年前的德馬吉之戰就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不久前的南洋戰役又表現突出,所以一些關於周某人的綽號就在英聯邦軍隊中流傳開了。
周長風本人對“devil”之類的綽號無感,反而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拜託,我又沒幹過什麼壞事,這個綽號明顯不般配啊。
在正式進攻達爾文之前,周長風先指派部隊登陸了提維羣島,這是地處達爾文以北100㎞處的兩座大島。
澳軍駐防於此的少量民兵部隊無力抵抗陸戰一旅的大舉登陸,很快就被擊敗,但散兵遊勇的零星抵抗卻一直存在。
搶灘選鋒營也首次接受了低烈度的實戰考驗,效果不錯。
截止10月8日,也就是明軍佔領馬尼拉的時候,提維羣島上的臨時機場已經被明軍工兵們連夜修繕完畢。
當天下午,首批24架三六式戰鬥機率先轉場入駐,其餘的航空兵單位亦在接下來陸續抵達。
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同爲新改編而來的舟艇斥候隊一直在執行高度危險的任務——深遠縱深偵察。
他們乘坐經過改裝的專用登陸艇從提維羣島出發,穿過弗農羣島,抵達肖爾灣的東北角,然後在這兒放下動力皮划艇,獨自深入敵境。
這種所謂的動力皮划艇在外形上已經和後世的軍用橡皮艇很相似了,使用一臺小型汽油機爲動力,在需要悄然潛入時也可關閉引擎以人力划槳,至多可載十人。
舟艇斥候隊編制非常特殊,下轄四個作戰分隊和一個支援分隊;作戰分隊由四個小隊組成,每個小隊九人。
因爲試製三九式短自動步槍的列裝優先級不高,同時大戰在即使得許多武器裝備都在擴產,所以時至今日也只量產了兩千支。
在空軍和陸軍各拿走一部分後,留給海軍陸戰隊的就只有大幾百支了,而且不能只給陸戰一旅而不管其他幾個陸戰旅。
所以周某人原本打算的換裝計劃泡湯了,只能暫時先集中裝備舟艇斥候隊和各團的偵搜排。
偵察單位對於此種重量、威力適中的自動步槍讚不絕口,有些人成天在靶場熟悉新兵器。
對於這些刀尖舔血的傢伙來說,槍法只是衆多必備技能中的一個,其中幾名槍法出衆的傢伙以精湛的射術讓周某人拍手叫好。
從三十米到三百米的距離上分佈着十個移動人形靶,有人竟能做到十一發子彈、十七秒時間全部命中。
現在,舟艇斥候隊第四分隊的四十一名官兵穿過了肖爾灣,藉着朦朧夜色的掩護偷偷上岸。
他們將動力皮划艇藏好,然後向着南邊小跑着前進,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了敵境深處。
在之前的幾天裏,空中偵察和滲透偵察已經摸清了澳軍的大多數部署情況,第四分隊這次擔負的任務只是潛伏監視,順帶覈實偵察結果。
他們潛伏在達爾文郊區東南方向一條公路旁的樹林中,靜靜地等候着。
10月9日6:59,沙灘沐浴着早晨的陽光,金燦燦的。
“倒計時六十秒。”林尋真語氣平淡地報時,然後側首看了一眼旁邊的周某人。
全面入侵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站在龍朔號戰列艦艦橋中的周長風伸了個懶腰,擡手看了一眼手錶。
隨着秒針嚓嚓嚓的走完了剩下的半圈,行動展開的前奏時間終於到來了。
“轟—轟轟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瞬間蓋過了一切動靜,艦隊齊射的隆隆炮聲彷彿貫徹蒼穹。
龍朔號搭載的三座三聯裝400㎜主炮噴涌出的強烈爆風衝開了舷側的海面,掀起大片層層漣漪與滾滾浪花!
從天市左垣號、天市右垣號、北落師門號這三艘輕型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組成了十幾個錯落有致的編制,徑直撲向灘頭縱深,將已經察明的二線陣地炸成一片火海。
而大明空軍部署至提維羣島機場的戰機卻要稍慢一些,41架三六式輕型轟炸機在16架戰鬥機的護航下從達爾文市區上空飛過,然後向澳軍第6步兵師在郊區的集結地投下數以百計的航空殺爆彈和燃燒彈……
“乖乖,這回的架勢比上回還要大。”
“是啊,半邊天都是煙。”
“好像這次多扔了些燒夷彈,都快對半開了。”
潛伏於林間的舟艇斥候隊士兵們小聲議論着,幾名軍官則聚在一塊對着地圖指指點點。
爲了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予敵人沉重打擊,大明空軍不惜血本動用了大量鋁熱劑燃燒彈,對澳軍集結地實施了猛烈空襲。
鋁粉、鎂粉、三氧化二鐵、氯酸鉀等混合物發生了劇烈反應,超過三千攝氏度的高溫讓鋼鐵熔融,任何可燃物都不可避免的被引燃,血肉之軀在這樣的極端烈焰中迅速碳化。
就在這時候,不遠處忽然傳來了輕微的口哨聲,所有官兵瞬間警覺了起來。
這是代表“發現敵情”的信號。
大家很快就瞧見了一支從遠處駛來的車隊——三輛摩托車、一輛轎車、一輛布倫機槍車。
一名准尉難掩興奮,低聲道:“奧斯汀轎車,錯不了的,裏頭有個官。”
“不準打轎車,抓活的。”帶隊的上尉毫不猶豫的下令準備伏擊這支車隊。
衆人冷靜且從容地等候着,目光死死盯着緩緩靠近的車隊。
一支支突擊步槍和輕機槍的槍口已經對準了那些毫不知情的澳軍士兵,保險被咔咔咔的撥開了。
在戰役期間於戰線後方乘坐轎車的肯定是軍官,恐怕隨身還會攜帶作戰文件。
歷史上這樣的戰況非常多見,大戰後期,駐防意大利北部的德軍軍官就經常被游擊隊伏擊,以至於凱塞林元帥反復強調不要貪圖舒服而乘坐轎車。
“打!”
“轟!”
隨着分隊指揮官一聲令下,起爆器壓杆被重重按下,埋設在路中間的電控地雷轟然爆炸!
那輛布倫機槍車當場被炸了個底朝天,後邊的轎車前擋風玻璃也被衝擊波震碎。
密集的掃射聲並未響起,取而代之的是“噠—噠—噠”的一聲聲槍響。
許多澳軍士兵剛端起恩菲爾德步槍就被子彈撂倒了,而那些爬離布倫機槍車的殘骸的士兵也很快被扔來的手榴彈炸得血肉橫飛。
在數十米的近距離上,這些精銳官兵以犀利的點射迅速擊斃了全部的澳軍士兵,有人甚至從頭到尾只開了四槍。
奧斯頓少校今天可謂倒了血黴,作爲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第3戰鬥機聯隊的聯絡官,他正打算從機場前往前線司令部,結果卻在這半道上被俘虜了?
他和司機都被明軍士兵們從車裏拽了出來,然後被押着帶到了一旁的樹林裏。
“老大!這是個空軍中校,這是他的包。”
“好,帶着走,該轉移了。”
雖然這場小小的伏擊戰非常短暫,但畢竟發生了爆炸和交火,可能已經被敵人的巡邏隊所察覺。
在轉移到了另一處之前就挑選好的隱蔽位置以後,第四分隊官兵便開始審問這條撈到的大魚。
奧斯頓少校聽得懂中式英語,但他拒不回答,挨了一頓拳腳也只是怒目而視。
“澳大利亞人不可能向入侵者屈服,我只能告伱們我是第3戰鬥機聯隊的聯絡官。”
“算了,甭管他了。”明軍官兵索性不管這個硬骨頭了。
分隊指揮官向旁邊正在翻閱公文包包的中尉問道:“這包裏的文件寫的什麼?”
“是簡報一類的玩意……”
“有地圖不?”
“有。”
第四分隊深入敵境的伏擊捕俘收穫不小,雖然奧斯頓少校攜帶的公文包裏面沒有地面部隊的佈防圖,但卻可以通過空軍單位的作戰分劃來大致判斷。
覈對情報之後,基本可以認定這些天的空中偵察和深透偵察的結果是正確無誤的。
這個情況被電臺發回了艦隊,周長風很快得以知悉。
“好,八九不離十,可以放心大膽了!”看得出來,二十七師師長頗爲振奮。
周長風盯着大比例尺地圖,輕鬆而自信地說道:“不過還是要強調,嚴禁擅自進城,先殲滅野外敵軍,完成對達爾文的合圍以後再說。”
爲避免因爲陷入巷戰而被牽制大量兵力,在肅清郊區的澳軍之前不應進入城區。
隨着登陸開始前的火力準備逐漸落幕,無數艘登陸艇離開了艦隊,緩緩駛向目標灘頭。
湛藍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條條雪白的航跡,像梳子掃過了大海。
陸戰隊官兵可以依稀看到遠處的海岸線附近時不時濺起一團水柱,那是搶灘選鋒營的先遣工兵分隊在爆破隱藏的水下障礙物……
當明軍大舉登陸達爾文時,遠在菲律賓的戰局也已基本成型。
呂宋島的主要戰鬥告終,美軍部隊傷亡六百餘人,菲軍傷亡一千八百餘人,但逃兵卻達七千人之多,比如菲軍第21步兵師只剩下一半的兵力。
而明軍的戰鬥減員相當少,陣亡三百餘人、負傷九百餘人、傷重不治四十三人。
大量美菲聯軍成功撤退到了巴丹半島,這兒一時間重兵雲集。
菲軍第11師、第21師、第31師、第71師,以及美軍第26騎兵團殘部、第45步兵旅、第86野戰炮兵旅、第102坦克營、第104坦克營,連帶勤務輔助部隊總人數達十萬人之巨。
巴丹半島東西寬24㎞,南北長48㎞,到處都是茂密的叢林,半島中部有兩座古老的死火山。
當年菲律賓游擊隊就接藉助這兒複雜的地形抵抗麥大帥的父親,周旋了足足三年。
風水輪流轉,現在反而輪到麥大帥本人利用巴丹半島來抵抗浩浩蕩蕩的明軍了。
撤退行動大體上還算順利,道格拉斯剛剛抵達了科羅吉多島,他可以從這兒用望遠鏡看到海灣對面馬尼拉城中飄揚的暗紅色旗幟。
科雷吉多島早已被完全要塞化,整座島嶼從天空中俯瞰形似一隻巨大的蝌蚪。
它距離巴丹島半島南端僅3.6㎞,坐落在馬尼拉灣入口處,部署在科羅吉多島上的大口徑岸炮可以對試圖出入馬尼拉灣的船隻構成致命威脅。
如果形象的打比方,那麼馬尼拉灣就像是一個大水壺,而科羅吉多島就是關鍵的瓶塞。
正因如此,道格拉斯很快就自信地向外界吹噓了起來。
「……他們或許搶到了水瓶,但是瓶塞仍然在我手裏。」
【配圖】
不過明軍顯然並不認同他的豪言壯語,迅速實施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第三戰車旅的三營和四營各抽調了兩個隊,以25輛三八式中型坦克和24輛三七式輕型坦克沿着相對平緩的半島東部向南猛衝猛打。
第四十三步兵師的第一二八團負責與之伴隨進攻,在猛烈的炮火和空襲支援下,以良好的步坦協同戰術撕碎了菲軍第31步兵師的防線。
美軍第102坦克營臨危受命,迅速投入反擊,39輛M2A2輕型坦克以梯形隊形氣勢洶洶地向立足未穩的明軍部隊衝來。
“敵戰車!穿甲彈一發裝填。”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坦克戰,然而美軍坦克部隊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處於劣勢。
M2A2是著名的M3/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的前身,裝備一門37㎜坦克炮,綜合性能倒也還湊合。
然而這門坦克炮發射的穿甲彈只能保證擊穿同爲輕型坦克的三七式,美軍坦克兵眼睜睜地看着37㎜穿甲曳光彈拖着明顯的尾跡撞碎在明軍中型坦克的車體正面,火星四濺!
一輛輛美軍坦克被打成熊熊燃燒的篝火,這種局面的戰鬥勝負可謂毫無懸念。
【配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