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例行偵察珍珠港;大爲震撼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寧海字數:4399更新時間:24/06/28 13:37:42
    春夏之交的夏威夷是何種景象?

    金黃色的柔軟沙灘、波光粼粼的湛藍大海,溫和的海風吹拂而來,一顆顆棕櫚樹輕輕搖曳着。

    珍珠港就位於瓦胡島南部,因盛產有珍珠的牡蠣而得名,也是舉世聞名的優良軍港,於是自然就成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關鍵海軍基地,它亦是掌控太平洋的基石、面向亞洲的戰略踏板。

    5月20日夏威夷時間清晨6:15,在檀香山城區的一幢獨棟別墅中,露易絲像往常一樣起牀了。

    她輕輕地把窗簾撥開了一點點,和煦的陽光從中穿過,灑在牀榻上。接着她便走下樓,到廚房去準備早餐。

    新婚未久,露易絲還沒有像那些老夫老妻一樣厭倦這種平淡乏味的日子。

    她出生於民風保守的肯塔基州,當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就讀的還是女子學院,甚至專門學習一門曇花一現的專業——家政學。

    世紀初正是美國人對於“女子應該接受怎樣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爭論時期,可想而知那時候有多少五花八門的現象。

    露易絲不喜歡這種風氣,所以她耐着性子完成學業以後就去應聘了工作,結果就稀裏糊塗的橫跨半個美國和半個太平洋,來到了夏威夷,成爲珍珠港海軍基地衆多文職僱員中的一員。

    也是在這兒,她巧合般的與如今的丈夫相識了——後者是一個才移民不久的明人,主業是畫家。

    “滋啦滋啦”的聲音中,她煎了幾條培根和雞蛋,然後將之裝盤。

    這時候,下樓梯的“嗒嗒嗒”腳步聲也從後邊傳來。

    “早安親愛的,你今天很忙吧?”

    曾常合徑直坐到了餐桌旁,隨手拿起了一卷今天的檀山新報,認真瀏覽了起來。

    “是的,來自舊金山的艦隊今天到達,我們有好多事情要做。”

    說着,露易絲端來了早餐,然後自顧自地先吃了起來。

    “祝你工作順利。”

    “這些事情都很簡單,只是數量比較多。親愛的,你的工作更需要靈感,今天感覺怎麼樣?”

    “一般。”曾常合目不轉睛地盯着報紙,“我要去科奧勞嶺,希望美麗的風景能給予足夠的幫助。”

    早餐過後,二人便一起離開了家。

    曾常合先駕車將露易絲送到了她的工作地點——珍珠港海軍基地外邊的一幢辦公大樓,然後再駕車轉向東北方向而去。

    在即將駛上盤山公路的時候,他將這輛黑色的福特小轎車減速停在了路邊。

    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正百無聊賴的在路邊來回轉悠,見曾常合來了,便快步走來,拉開車門坐了上來。

    小轎車緩緩行駛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向着科奧勞嶺進發。

    “伱這廝是真的滋潤,同樣是外派來這地方做事,就你能這麼享福。”男子吐槽着曾常合的獨特經歷,“嘖嘖嘖,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爲何就這麼大?”

    “服了你了,每回都要說上幾句,少嚼舌頭,準備幹活了,東西帶全了沒?”

    “帶了帶了,這大長焦的鏡頭訂了四個月才到貨。”

    雖然在加入大都督府情報處時就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真當背井離鄉來到遙遠的海外以後,那種不安與孤獨的心理實在是難以抑制。

    特工們必須扮演好自己表面上的角色,一切情緒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能短暫的發泄一二。

    曾常合在某種意義上是很幸運的,竟然能以假身份遇到一個真心愛慕他的姑娘。

    考慮到露易絲的身份不高不低非常合適,情報處駐檀香山站點支持曾常合與她維持關係——文職僱員數量衆多,既可以零散的接觸到海軍基地的一手信息,但又不至於被反間諜人員關注。

    二人站在科奧勞嶺南部一座山峯旁,往遠處望去映入眼簾的便是偌大的珍珠港錨地和港區。

    一二三四……

    初升的朝陽照在那八艘巍峨的戰列艦和三三兩兩的巡洋艦上,還有成排成排的驅逐艦和大大小小的輔助艦艇。

    在戰艦甲板和碼頭上,來來往往着不少身着白衣服、黃衣服的水兵和碼頭工人。

    整個珍珠港正是一派靜謐祥和之景——幾艘小小的交通艇在穿行着,還有一艘冒着灰煙的拖船正拖拽着一艘驅逐艦前往泊位,它們劃過了如銅鏡一般的水面,留下一條條的輕柔的航跡。

    “北邊有田地,南邊有良港,東西又有山脈包夾,這地方是真的太妙了。”那名西裝革履的特工叉着腰嗟嘆道。

    “準備幹活,過來幫忙。”曾常合打開了車子的後備箱,從中拎出了裝着照相機、長焦鏡頭、膠捲的大皮箱。

    另外還有畫架、畫板、顏料、硯臺、毛筆之類的東西,也不知道究竟是要畫油畫還是水墨畫,但至少看上去挺唬人的。

    裝上35㎜膠捲、安好長焦鏡頭,瞄準、對焦、試鏡!

    “列強相爭,停歇了二十年又開始了,泰西那邊不知會咋樣,大仗打起來那可就是數以萬計的堆人命啊。”

    “是,古往今來大國爭霸從來都是伏屍千里。”

    “我看報紙,德人百萬大軍多路並進,勢頭很猛,怕是要一鼓作氣直奔首都。”

    “確實,以往老是爭論戰車的運用辦法,類比來說,有人將之當作盾車,有人卻將之當成新時代的騎兵。按德法交戰的狀況來看,第二種辦法可要有效多了。”

    “沒錯,兵貴神速嘛。而且戰車這東西機動性有優勢,還又能衝陣,犀利得很。”

    “說起來,美國人不是有轉移僑民的打算嗎?總站有切實消息了沒?”

    二人一邊閒談一邊連續對珍珠港拍攝了足足三個膠捲,從整體到局部,總共數十張。

    按照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更新情報,對於身在夏威夷的特工們而言這項任務早已是家常便飯。

    就在他倆了結了這活、準備上車離開的時候,一輛檀香山警局的警車忽然從後邊的盤山公路拐了出來。

    警車也減速靠邊停下,兩名戴着寬檐帽、腰間插着左輪手槍的警員推開車門走了過來。

    曾常合和同伴立刻警惕起來,隨手準備發動汽車逃離。

    “先生,臨檢,請坐着不要動。”兩名警員一邊呼喊一邊走近,右手都搭在了槍套上。

    此刻的曾常合除了緊張還油然而生了懊悔——實在是太疏忽了。

    因爲美國人對珍珠港的外圍警戒頗爲鬆弛,所以以往他們每次都是輕而易舉地完成例行的情報搜集任務。

    比如乘坐小型飛機在外圍飛過,又比如像現在這樣開車上山,幾乎從未遇到過阻礙。

    常在河邊走,又怎能總不溼鞋呢?

    不過二人顯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他倆極爲默契,準備來硬的。

    “警官,我們的汽車故障了。”

    “坐着別動,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警官!乾坤會的人!後面!”曾常合突然大喊了一句,然後立刻擡手開槍。

    所謂乾坤會是類似於原位面三合會的組織,與美國本土幫派相比,他們更加有組織有條理,狠辣且冷酷,讓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亞州的治安部門相當頭疼。

    兩名警員下意識地懵了一瞬,旋即瞧見這倆人竟在掏槍?!

    就在這電光火石間,雙方展開了短促而激烈的近距離對射。

    “砰砰砰—砰砰——”

    曾常合與同伴使用勃朗寧M7903型手槍、兩名檀香山警員使用柯爾特M7917型左輪手槍。

    中彈的警員踉蹌着摔倒,但依舊竭力開槍直到打光子彈。

    曾常合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中槍,現在也沒有餘暇檢查自身,他只覺得氣血上涌,沒有絲毫痛感。

    他更換了一個彈匣,走下車以後又“砰砰砰”連開了幾槍以確保不留活口。

    如今不像後世普及了無線電,所以解決了這倆自尋死路的傢伙就算是暫時安全了。

    做完這一切,他只覺得整個身體像被瞬間抽空了力氣,差一點就癱倒在地上。

    這時候,車裏傳來了同伴的呼救聲,“娘的,老子挨槍子了!”

    只見副駕駛的座位上盡是鮮血,至少有一發.45ACP手槍彈擊中了他的左胸,西服被染得溼紅一片。

    “呃…啊,有點…喘不上氣。”

    失血和開放性氣胸造成的呼吸困難讓同伴幾近休克,但曾常合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他從口袋中拿出妻子給的手帕塞了過去,然後趕忙發動了小轎車。

    儘管事發突然,但二人畢竟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曾常合與同伴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冷靜。

    他們在下山以後先趕到了一處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給了站點分設的一個交通站,要求對方立刻前往西城區的任意一家電影院,購買電影票和少許餐飲。

    從科奧勞嶺到西城區即使駕車也要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樣一個不在場證明如果放在後世那就是小孩子把戲,可現在……至少也算大孩子把戲。

    幾十年來,大明在夏威夷的特務活動長久不斷,而且新加坡被裏應外合的遭遇也不可避免的被美國方面注意到了。

    有人提議將存在隱患的幾萬華裔華僑給轉移到本土,但遭到了不少反對,認爲這簡直是胡鬧。

    也有人退而求其次,提議將華裔華僑集中管控起來防止搞事,可依舊存在一系列的質疑聲音。

    這兩種做法從宏觀上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的,能確保夏威夷遭到圍攻時的內部安穩。

    但問題在於,誰敢保證大明一定會派大軍勞師遠徵呢?

    當曾常合將他那奄奄一息的同伴送進一家可靠的醫院的時候,大明京師還處在十九日的傍晚時分。

    “抓緊時間繼續吧,再過半個鐘頭天就黑了。”

    周長風佇立在半人深的掩體中,倚靠着面前的沙袋,端着雙筒望遠鏡觀察不遠處的實彈測試。

    “砰!砰!”

    一名兵工廠試驗員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向五十米開外的靶子射擊,那個全尺寸人模型穿戴着完整的防護套裝。

    連開五槍之後,收納步槍,上前檢查測試結果。

    只見背心外邊的尼龍層不出意料的被開了洞,但7.7㎜步槍彈只在表面硬化鋼板上留下了很淺的坑。

    “周待詔請看吧,抗彈的本事如您所見好得很,六點五公釐,七斤重,步槍打不穿,除非是鋼芯穿甲彈。”

    周長風摸了摸那個淺淺的彈坑,頷首道:“就是太重了,這個只適合給突擊隊,他們冒着火力爆破工事的時候用得着。正常步兵野戰就太笨重了,累贅。”

    6.5㎜厚的表面硬化鋼製插板效果非常亮眼,在五十米的距離上免疫大多數槍口動能三千多焦耳的全威力步槍彈。

    即使距離拉近到幾乎貼在臉上的十米極近距離,也仍有小概率擋下來襲步槍彈。

    而2.5㎜厚的插板也一樣經受住了考驗,它能夠在十米的距離上輕鬆擋下各種手槍彈。

    試驗員端着一支湯姆遜衝鋒槍向它掃射完了一個五十發彈鼓,無一擊穿。

    如果距離拉遠至五百米,或者子彈入射角不是垂直的,那麼2.5㎜厚的插板也大概率能擋下步槍彈。

    “嘖,簡直不敢想啊,這可得抓緊開工量產。”

    一名兵部陸軍處官員本來是來洽談其它事務的,抱着湊熱鬧的心態順路過來瞧瞧,結果所見情況讓他大爲震撼。

    實際上早在歐戰時,因爲槍炮對步兵的嚴重殺傷能力,列強紛紛研發了各種單兵護甲以期儘可能的保護步兵作戰。

    但當時的工藝比較落後,而且時間倉促,所以趕製的成品往往效果不佳。

    在戰間期,大明也一直在發展着自己的單兵護甲,不過也存在諸多缺陷和短板,陸軍不太滿意。

    這些護甲基本上都很大,幾乎能罩住整個軀幹,而且大多是一個整體,所以很笨重,也把許多重量浪費在了無意義的地方,所以只有2㎜厚,防彈能力有限。

    【配圖】

    而周某人依照後世設計拿出的方案就要科學得多了——25㎝×30㎝的插板,尺寸較小,重點防禦,只負責保護軀幹核心部位。

    如此一來,相同重量下,鋼板厚度就能大大提升,防彈能力也明顯提高到了優良水平。

    不過大家也注意到,在鋼板上撞得四分五裂的彈頭向四面八方飛濺,把尼龍層劃出了許多道口子。

    【配圖】

    “這會傷到下巴或者兩邊的手吧?”那官員沉吟了幾秒,問:“有法子改善嗎?”

    “這……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一名在場的兵工廠吏員拱手答覆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