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古典與現代醫學之別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神州翰林院的寧海字數:2276更新時間:24/06/28 13:37:42
在性格上,當朝的一家子都不喜拖沓,朱泠婧亦是如此,因此在返回府邸之後就立刻開始準備起來了。
她的兄弟姐妹不多,除了皇太子朱立鍥之外,就只有一個才將弱冠之年的弟弟了,而今學業都尚未結束,而且朱泠婧覺得這傢伙不靠譜,不像是能擔大事的。
相比之下,還是自己更適合這方面,前不久才收到了學位證書的她對此可謂信心滿滿。
翌日,皇帝的旨意終於下達——欽差她即刻前往九江府,總管湖口、瑞昌、黃梅、星子、彭澤、德安、都昌七縣之疫病管控;而原本擬訂作爲總管此事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現在轉而被命“佐之”。
後者名曰方葆,當天下午他就攜帶者一系列卷宗和奏章的副本趕來了公主府。
“殿下,這是各方境況與進展的報告,以湖口與彭澤兩縣最爲嚴重……”
“這些是瑞、黃、星、德四縣的染疾人數統計……”
“還有,武漢與長沙二府,以及京中撥發的藥品累計與轉運情況……”
正廳之中,方葆將一大堆卷宗呈遞給了朱泠婧,後者隨手拿起一份瀏覽了起來。
急性病症的比例竟然超過了15%?病亡率和致殘率都相當駭人。
這些報告越看越心驚,她微微蹙眉,隨即擡眸沉聲道:“如此看來,境況比預想得還要惡劣,必須嚴肅處之。”
面色同樣凝重的方葆點點頭,回道:“這十來年的防控還是卓有成效的,因而讓官吏軍民人等放鬆了警惕,可病原並未根除,此番大規模染病算是捲土重來了!”
朱泠婧闔眼了幾秒,思索了一番,“事不宜遲,既然旨意已下,那便儘早出發,我等以欽差身份到場,也好穩定人心。”
方葆拱手行禮,“殿下所言極是。”
“來人,準備出行,若是可以,那便明早啓程。”
“是。”
好歹是認真學習過現代醫學的人,朱泠婧的成績和知識儲備也許不值得吹噓,但合格卻是沒問題的。
而且她也對目前的境況有清楚的認知——由於經濟發展的偏差,大明的農村地區衛生條件不佳,人畜糞便隨意處置,而且農村百姓們的衛生意識較差,同時缺乏醫療資源。
就致病理論上來說,血吸蟲卵一般隨糞便排入水中,卵內的“毛蚴”會鑽入“釘螺”裏邊發育成尾蚴,隨後離開釘螺再次進入水中。“尾蚴”可以鑽入動物或人的皮膚,在內部一邊發育一邊移動,典型流程是先進入靜脈隨血液經過心臟到達肺部,接着進入腹部靜脈發育爲成蟲,並大量產卵,卵會在靜脈中來到肝臟或腸子,卵成熟後會鑽過腸子粘膜,於是隨糞便排出體外。由此周而復始。
就幾十年來的經驗積累,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一個看似巧合的情況——血吸蟲病的氾濫區域恰好與釘螺的分佈區域是重合的。
金陵醫務大學和太醫院的聯合團隊在此基礎上作出了推論,並進行深入研究,最終證明釘螺是中間宿主。
也就是說,只要解決了釘螺,就可以真正滅絕這種可怖的疫病?
然而想起來總比做起來容易——大江南北這麼多江河湖泊以及溪流與溼地,釘螺到處都是,怎麼可能滅得乾淨?
“治標容易,治本…難啊。”
已是月上樹梢時分,她望着桌上攤開的幾本書發出感嘆。
房間外,剛獲悉了最新消息的蘇依依快步走了過來,半途中遇到了一名端着餐盤的侍女。
她順手將之接過,示意自己順路送進去就行。
“殿下,太子傳話讓您乘他的列車去,無須介意。”說着,蘇依依將那盛放有溼毛巾和切成瓣的橙子的餐盤放在了桌子上。
朱泠婧伸了個懶腰,隨口道:“好,記得道個謝。”
她不喜歡坐飛機,因爲前幾年某次遇上了雷暴天氣,外邊電閃雷鳴的,飛機上下顛簸得可嚇人了,搞得跟快墜機了似的。
自那以後,心有餘悸的她就再也不坐飛機了,算是因之留下了心理陰影。
由於明早就要啓程,所以朱泠婧並未熬夜,等到亥時過半的時候,她便沐浴更衣上牀就寢了。
第二天,早晨。
太陽剛躍出地平線沒多久,一列流線型的高速蒸汽列車拉着汽笛離開了江北火車站,拖着長長的黑煙向西邊駛去。
除了標準編組之外,列車還很少見的額外掛載了十節滿載各種藥品的悶罐車,畢竟作爲皇太子的座車,平時怎麼可能拿它拉貨嘛。
就醫學方面來講,如今大明的醫學是正兒八經的現代醫學,而且是相對自主的、以傳統中醫爲基礎發展而來的現代醫學。
將西醫與現代醫學劃等號是非常有誤導性的,只能說因爲後世的現代醫學是歐洲人發展起來的,所以人們往往將之混爲一談,把西醫認定爲現代醫學。
然而古典醫學豈能和現代醫學相提並論?
傳統西醫是操作是什麼?放血、截肢、給病人喝一些稀奇古怪的藥劑,這顯然是和現代醫學有本質區別的。
傳統中醫相對靠譜一些,而且並不像許多人印象中的那樣只能診治內科。
縫合創口、剖腹手術、鼻飼治療等等外科名詞看似和中醫不沾邊,但實際上早在隋唐時期就有應用;即使是腹部腸道創傷或頸部氣管的縫合手術同樣有明文記載。
但受宋明理學的影響,中醫逐漸由“外治”與“內外兼治”轉向單純的“內治”,中醫外科由此沒落。
雖然歷史上有許多建樹,但古典醫學終究是無法和科學的、有衆多技術加持的現代醫學相提並論的,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這一次,對於氾濫的疫情,通曉醫學的“欽差大臣”朱泠婧可謂是志在必得。
自古以來“外行領導內行”是常態,大明也不例外,工部官員調去戶部任職、禮部官員調去兵部任職這都不少見,事實上這是是馭下之術的一種體現。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關鍵時刻,終究是內行領導內行才是最高效的。
從前些天到現在,朱泠婧已經將目前疫區的各種情況瞭解了個七七八八,其中藏於表面之下的利益以及利害關係也都初步捋清了。
但這些畢竟只是紙面上的,實際情況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只有去了才知道。
目光複雜的朱泠婧望着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物,又一次的陷入了深思,她在權衡各方利弊,以及如何進退有度的將此事處置得當。
這幾天加更,所以待會零點還有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