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報功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要離刺荊軻字數:3028更新時間:24/07/01 18:56:51
元豐八年五月癸丑(21)。
禮部上奏,今科進士、特奏名進士以及武進士名單。
雖因天子守孝,免殿試,直接以禮部試成績取用。
但還是要上報兩宮,呈遞進士名單,並予諸進士釋褐。
兩宮拿了名單,命人將趙煦請到保慈宮,也將名單給趙煦看。
大宋從仁廟開始,進士數量連年新增。
今科進士,便已經達到了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進士更是達到了八百四十七人,另有武舉進士三十九人。
趙煦瞥了一眼名單,然後看到了一甲第一名省元加會元的名字:焦蹈。
趙煦手指輕輕彈了彈,沒有說話。
兩宮看着趙煦沒有意見就將相關名單交給粱惟簡:“拿去送都堂,張榜告示天下!”
“唯!”
趙煦卻是有些神遊物外。
他若沒有記錯,上上輩子今年科舉再考是在四月末五月初,然後於五月初六直接放榜。
狀元、榜眼都和現在的名單上差不多。
第一名焦蹈,第二名劉逵。
然而,狀元焦蹈卻在放榜後的第六天,也就是五月十一離奇暴斃。
於是,榜眼劉逵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原屬於焦蹈的官職、待遇。
現在,因爲趙煦對李定的打擊科場再考延後了十餘日。
不意也讓這焦蹈活到了現在。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依舊會在回鄉途中,因爲太過興奮,急於回到父老鄉親們面前炫耀,以至勞累過度而染病。
進士張榜公示。
汴京城自是又熱鬧了一天。
進士遊街,榜下捉婿等傳統娛樂項目次第上演。
看的汴京城裏的窮措大們羨慕不已,也看的那些今科落榜之人,咬牙切齒,發誓三年後,自己也要出現在這些簪花遊街的進士羣體中。
因爲沒有殿試,瓊林宴是沒了,殿中傳臚自也取消。
只在第二天,新科進士們,被通見司的人領着,遠遠的在延和殿便殿外,拜了兩拜,喊了一聲:“聖躬萬福!”
就算是把程序走完了。
這些新科進士們,也算是走完了他們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可對趙煦而言,這只是小事罷了。
元豐八年的科舉,是典型的科舉小年,沒幾個人才,也沒有值得關注的,不似慶曆二年、嘉佑二年這樣的科舉大年,不值得花費精力。
對趙煦而言,他更關心,特奏名進士們有多少願意主動自願去熙河路的?
兩天以後,趙煦知道了結果。
一共只有二十三名特奏名進士,在吏部遞了帖子,主動自願前往熙河路。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結果,趙煦也沒有感覺太意外。
……
元豐八年五月丁巳(25)。
沈括看着浸泡在水缸裏的那一塊塊鐵片上,漸漸出現的紅色痕跡。
他微微籲出一口氣。
他知道的,成了!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童貫,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探入水缸裏,在一塊鐵片上刮了一下。
那赤紅色的金屬泥,便粘在了手指上。
童貫咽了咽口水。
把鐵放到膽礬水裏就能鐵上長出銅!?
這是什麼法術?
他不大明白。
沈括卻皺起了眉頭來,他吩咐着左右:“先將鐵片上的赤泥刮下來……”
“然後放入坩爐之中融煉,看看是不是真的銅!”
“唯!”左右領命開始做事。
沈括則閉上眼睛,開始思考,這是怎麼回事?
少主提醒過他的。
格物致知!
此聖人大道!
若他可以用聖人經義道理來解釋,這膽礬水裏泡鐵片,三日就能刮出銅泥的事情。
沈括知道,他就會是新的儒學開創人!
“童勾當!”沈括看向童貫,問道:“宮中可是聖旨?”
童貫搖搖頭。
沈括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半個時辰後,所有水缸中鐵片上的紅色金屬泥都被刮取下來。
經過稱重,足足二十五斤斤!
然後,這些金屬泥被送進了坩爐,在熊熊爐火的熔鍊下,金色的銅水倒入磨具,然後送入冷水之中冷卻。
一錠錠黃燦燦的黃銅,映入眼簾。
童貫感覺自己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舉,可以寫奏疏請功了!”
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以水鍊銅,這是什麼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着那些銅錠,點點頭:“是該上章請功了!”
無論如何,他上任一個多月,就有這樣的功勞朝野上下都會側目,兩宮也會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着,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對!
……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見司,然後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看完,一點也不意外。
化學反應是這個世界的運行基礎。
膽水遇到生鐵,就一定能置換出銅。
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膽水和生鐵,就一定能實現!
倒是沈括再次求對以及他在請功奏疏之中,將全部功勞,都歸於‘兩宮慈聖,恩加於臣;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臣先人典籍,以聖人聖訓教誨……’,而他‘臣仰仗兩宮慈聖蔭庇,皇帝陛下神聖賜告,僥倖功成而已’。
是事實,態度也不錯。
趙煦想了想,就和宋用臣道:“命沈括明日下午入宮,依舊在崇政殿陛見!”
“是……”
趙煦拿起沈括的奏疏,直奔坤寧殿。
進了坤寧殿,他就歡歡喜喜的拿着奏疏,和向太後炫耀起來:“母后!母后!”
“父皇給兒選的這個大臣沈括,可真厲害!”
“我前些時日,只和他說了一句:聖人格物致知!他就用了心了,今日奏報說,其從我賜給他的那些古書之中,找到了一條先賢格物格出來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便用鐵從膽水裏煉出銅來了!”
向太後聽着,起初只是微笑,旋即變成大喜。
“果真?”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宋缺錢的事情,即使是她深居深宮也是知道的。
而錢的多少,和銅的產量是正相關的。
大行皇帝在世時爲了能多鑄錢,可是披肝瀝膽,日思夜想,什麼辦法都用過了。
更是屢下詔旨,親自獎勵那些能多貢銅的礦監!
不獨如此,大行皇帝這麼愛財的人,爲了能讓銅的產量多一點,甚至聽從了舊黨元老的意見,恢復仁廟時代的天下礦冶政策——官民二八抽分!
以官取兩分,餘者以市價和買五分,剩下的礦產,則聽民自便。
哪怕這樣,銅還是不夠用!
而且遠遠不夠用!
現在,有了新辦法了?
向太後心裏自然開心。
尤其是她看沈括奏疏,看着沈括將所有功勞歸於兩宮慈聖,尤其是六哥賜教後。
她就更開心了。
“這個大臣,大行皇帝果然選的好!”向太後開心的說:“是個忠臣!”
在向太後心裏面,她是沒有信沈括說的‘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先賢典籍,以聖人聖訓教之’的話。
向太後知道,這是託詞。
那個沈括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忠心!
她和太皇太后也聽政兩個多月了,這樣的事情見多了!
許多大臣上書論事,都會將大部分功勞,認爲是‘兩宮慈聖、皇帝陛下神聖’所致。
他們想方設法的找理由找藉口,來論證確實如此。
最開始,向太後其實是很享受的。
可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早習慣了,閾值也降下來了。
所以,沈括的文字,她沒放在心上。
就是對沈括將功勞推到六哥賜書和告誡上,讓向太後很滿意。
這是一種新型的吹捧方式!
說出去也好聽多了。
於是,放下奏疏,向太後和趙煦道:“走,六哥,去保慈宮裏把這個好消息也告知太皇太后!”
“讓太皇太后也高興高興!”
趙煦用力的點點頭:“正該如此!”
今天下午寫的東西和科舉有關,我寫完了才發現,和正文沒有任何關係,對現在和以後的情節也沒任何推動作用,發出來大抵又要被批評水,就全部刪了~
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以後有一個科舉類似的情節是主線!
就是主角親政的前兆,也就是再過三年的新君第一次科舉,龍飛榜!
要是現在寫了,以後難免會重複相同情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