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道官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國產達聞西字數:5442更新時間:24/06/28 13:28:40
    江西行省,廣信府,上饒縣。

    和帝國其他州府縣不同,這裏的時間似乎停止在崇禎中興時代,並沒有跟隨兩次技術浪潮而發生變化,城內沒有高樓大廈和霓虹彩燈,放眼看去全是一派古色古香的磚石建築。

    一夜急雨之後,老城的青石板路上到處可見積水,早醒的人羣穿着樣式相差不的道袍走過泥濘的街道,人聲漸漸鼎沸起來,空氣中滿是早食店飄出的誘人香味。

    “居士,承惠您一元。”

    堆積如小山般的蒸籠中,攤販揮開蒸騰遮眼的熱汽,看清楚遞到面前是一張大明寶鈔,不由面露難色。

    “居士,那個能不能麻煩您換成仙元?”

    “怎麼?”

    謝必安咬着熱騰騰的包子,將寶鈔舉到眼前左右打量,不解問道:“這錢有問題?”

    “當然沒有。”

    攤販連連擺手,急忙解釋道:“這是今天早上城內剛剛頒佈的最新規定,從今晚過後,我們只能收仙元,不能再收寶鈔了。”

    “不收寶鈔,只收仙元這是誰下的命令?”

    謝必安挑了挑眉頭:“不可能是府衙吧?”

    “這就不是小人能夠知道的了,反正上面怎麼安排咱們就怎麼做。”

    攤販笑道:“等過了早上的餐點,我也要把手裏所有的寶鈔拿去蒼松觀換成仙元了。道長們說了,如果今天去換,一百寶鈔能額外多得兩成仙元,要是過了今天再去,那可就沒這個好事兒了。”

    “居士您也快點去換吧,我聽說以後這寶鈔在咱們廣信府就不能用了。萬一哪天道長們不兌換了,您手裏的寶鈔可不就成一堆白紙了嗎?”

    “啊多謝提醒。”

    埋頭沉思的謝必安猛然回神,將手裏的寶鈔塞回袖中,重新摸出一張繪有三清道祖法相的青色紙幣遞了過去。

    “多謝居士。”

    攤販雙手抱合胸前,左手抱右手,朝着謝必安行了一個在道門中意爲‘懲惡揚善’的拱手禮。

    謝必安點頭致意,邁步混入人羣,三兩口吞掉手裏的包子,擡手掀下蓋在頭頂的兜帽,露出來的是一頭白色短髮,還有一副蹙着眉頭的俊美五官。

    他打量着街道兩側的商鋪,發現商家幾乎都在賠着笑臉,向進門的顧客解釋着什麼,更有甚者直接在門口支起了‘僅收仙元’的提示牌。

    周圍遠比往日要擁擠的人羣中,隨處可見神情警惕的路人,兩隻手緊緊捏着自己的道袍袖口,腳步匆匆朝着城北方向走去。

    攤販口中能夠提供寶鈔兌換的蒼松觀,就在城北。

    看着眼前這一幕幕,謝必安心頭瞭然,恐怕不止是廣信府,整個帝國內所有的道序的基本盤恐怕都要變天了。

    謝必安的腳步停在一間名爲‘鶴經’的連鎖精舍前。

    剛推開門,宏大的唱經聲便在耳邊響起。

    嫋嫋流動的白霧淹沒了整個精舍的一樓,隱隱約約能夠看到許多盤坐在蒲團上的身影,偶爾露出的一張面孔上滿是虔誠的神情。

    謝必安甚至在這些修道的人羣中看到了不少梳着道髻的孩童,在三清道祖的投影腳下搖頭晃腦,稚嫩的五官上時不時還會露出明悟道法的通透微笑。

    儘管在廣信府呆了月餘時間的他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可謝必安依舊會感到不寒而慄。

    “謝居士。”

    聽着身後傳來熱情的招呼聲,謝必安趕緊散去眼中的冷意,回頭看向正朝着自己拱手行禮的胖道士。

    “伍道長,你這裏的香火是越來越鼎盛了啊,這麼早居然就有這麼多善人人士前來修道。”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伍道士肥碩的身軀將一身道袍撐的鼓鼓囊囊,一雙豆大的眼睛中是藏不住的喜悅之情,“這都是託道祖老爺的福,這上饒縣百姓的向道之心是越來越虔誠了。”

    “照這個趨勢持續下去,等到今年龍虎山收徒大考的時候,你這間精舍恐怕要涌現出不少優秀的道序種子。”

    謝必安打趣道:“到時候你伍道長的名字可就響徹整個上饒縣,甚至是廣信府了啊。”

    “都是爲了普道渡民,出不出名貧道根本不在乎。只要能讓這些善信們有一個好的仙緣,貧道也就心滿意足了,畢竟在廣信府地界,不學道可就沒出路,您說是吧?”

    伍道士雖然嘴上這麼說着,可胖臉上的笑容卻越發燦爛,臉上一層層的褶子堆疊起來,讓謝必安莫名想起了剛剛才吃進肚子裏的包子,頓時一陣膩歪。

    “這麼多人,都能有仙緣?”

    “那怎麼可能,仙緣可不是長在路邊的野花野草,隨處可見。”

    伍道士一副理所當然道:“不過不管有沒有機會成爲仙家,這顆向道之心可半點不能差,要不然惹惱了道祖老爺,那是生生世世都翻不了身了。”

    謝必安豎起大拇指,稱讚道:“伍道長果然是大義之人,不愧是上饒縣連續數年被龍虎山表彰的優秀精舍法師,這番胸襟和見識,在下實在是佩服。”

    “謝居士過譽了,今天還是老規矩,二樓密室?”

    “那肯定了。”

    “沒問題,您喜歡的那間密室貧道一直都留着,誰來都沒給。”

    伍道士臉上露出羞愧的神情,欲言而止:“只是.”

    “伍道長有話不妨直說。”

    “居士您也看到了,最近想要進入精舍修習道法的善信格外的多,可貧道這間精舍只有這麼大,根本無法容納那麼多人。設備環境更加完善的二樓密室更是緊俏,不少有名望的善信可都跟貧道打了招呼,要給他們留一間密室。貧道承擔的壓力也大啊.”

    謝必安瞭然一笑:“多謝伍道長費心了,只要那間密室還在,費用就不是問題。不過我今早還沒來得及去蒼松觀換錢,身上的仙元不多,能不能用寶鈔支付?”

    “當然可以了。”

    伍道士連忙笑道:“就按照蒼松觀的比例來,您一百寶鈔就當一百二十塊仙元。”

    說話間,兩人一前一後上了精舍二樓。

    密室內,謝必安叫住了正要離開的伍道士,好奇問道:“對了道長,怎麼今天突然城內就不收寶鈔了?”

    “您不知道?”伍道士詫異反問。

    “知道一些,但沒想到會這麼突然。”

    伍道士點着頭:“確實很突然,我也是今早開門的時候,才收到府衙道官的通知。”

    “道官?”

    剛剛收了謝必安雙倍費用的胖道士格外殷勤,推開密室兩扇隔音效果極佳的窗戶,指着窗外說道:“您往這邊看。”

    窗戶的對面便是上饒縣府衙。

    這也是謝必安打着修道的幌子,經常來這家精舍的原因所在。

    不過今天謝必安略略一看,便發現了一些異常之處。府衙門口進出的人員不再是朝廷的官吏,而是身穿龍虎山道袍的道士。

    “龍虎山的仙長已經全面接管了府衙,以後咱們聽的不再是政令,而是仙長們的敕令了。”

    伍道士滿臉雀躍,語氣中充滿了歡喜的味道。

    “回收寶鈔改換仙元的命令,就是府衙裏的道官們頒佈的。”

    “原來是這樣啊,那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謝必安嘴上附和着,心頭卻猛然一沉。

    作爲曾經帝國官僚體系的一員,謝必安自然知道什麼是‘道官’。

    甚至早在千年前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朝廷內就有道士出仕做官,被洪武大帝授予監察御史,隨後更是轉爲太常卿,也就是所謂的‘白衣卿相’。隨後的歷代皇帝都有讓道士出任禮部和太常寺官員的例子,不僅如此,連佛門也摻和在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那名‘黑衣宰相’。

    可就算是在序列不顯的年代,這些道官、佛官在朝廷內的職權也多是處理道教事務,並沒有太大的權利。到了崇禎中興之後,儒序的晉升儀軌中出現了對‘官位’的需求,更是進一步激發了儒官和道官、佛官之間的矛盾,三方圍繞禮部和太常寺相關職位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新東林黨建立之後,道官、佛官幾乎被全部逐出了被儒序視如禁臠的官僚體系,只留下一些徒有虛名的‘閒職’。

    而隨着張峯嶽坐上首輔的位置,壓制力越發強盛,就連隆武帝駕崩之時爲小皇帝欽點的另外兩名佛道帝師,都被張峯嶽十分強勢的攆出了京城,不得踏入半步。

    而今天,早已經該消弭在歷史中道官又再一次出現,而且十分強勢的佔據了官府衙門。

    雖然在廣信府這種道序基本盤內,府衙本就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存在,可這畢竟代表着儒序的顏面,所以一貫兩邊是井水不犯河水,你混你的日子,我收我的信徒,大家相安無事。

    現在龍虎山這麼做,無異於是在向儒序示威。

    “看來佛道兩家要開始反擊了啊.”

    謝必安心中暗道。

    “誰說不是件大好事呢,要我說早就該這麼幹了!”

    胖道士哼哼唧唧道:“咱們廣信府從上到下那都是龍虎山的信徒,本來一片清清靜靜的道門祖庭聖地,卻混進來一羣穿着禽獸皮的腐儒作威作福,道士我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現在好了,終於落得乾淨了。”

    “小道我聽說在帝國西南的成都府那邊,青城山的那些道爺們下手更狠!根本沒給這些貪官污吏逃跑的機會,都是直接殺了了事,屍體就埋在青城山腳下,死的那叫一個慘。”

    伍道士說起了勁,瞪着一雙小眼睛感嘆道:“還是咱們龍虎山的仙長們心善啊。”

    “那些官員沒人反抗?”

    “誰敢?!”

    伍道士冷哼一聲,傲然道:“咱們上饒縣雖然不比貴溪縣那樣就在龍虎腳下,可也算是挨着龍虎的腳趾頭,誰要是敢對仙長們有半點不恭,都不用仙長出手,我們這些徒子徒孫就能給他們超度了!”

    “有伍道長您這樣的信徒,可真是龍虎之福啊。”

    “能有龍虎,才是我們的福氣。”

    伍道士低眉斂目,可就在這時,異變陡生!

    “何人敢擅闖道衙?!”

    一聲怒吼從窗外闖了進來,接着便是一聲聲淒厲的慘叫。

    “殺人了?!”

    伍道士渾身肥肉猛然一顫,忙不迭側身貼着窗櫺,只露出一隻眼睛盯着外界。

    謝必安巋然不動,蹙眉凝目,定定看着呼喊聲響成一片府衙,心頭沒來由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不過片刻,府衙內的騷亂便歸於平靜。

    “狂徒找死!狂徒找死!”

    伍道士語氣兇狠,話音卻小如蚊吟,顫巍巍伸出兩隻手抓住窗戶,悄無聲息的關上。

    “居士,咱們先暫避鋒芒,一會自然會有仙人下山誅殺這個猖狂邪魔!”

    在窗戶即將合攏的瞬間,謝必安看到一個黑袍染血的身影緩緩步出衙門,手中還拖着一個生死不死的龍虎山道序。

    樓上樓下,兩人遙遙對視。

    “他身上的戾氣看來是壓不住了啊。”

    謝必安苦笑搖頭,在伍道士勸阻的話語中轉身離開了精舍。

    上饒縣外,一處錦衣衛廢棄多年的聯絡點。

    匆匆趕回來的謝必安還沒進門,就聽到一個男人正帶着哭腔的求饒。

    “我真的不知道,陽玄師兄你相信我,我真的不知道啊”

    噗呲!

    一顆被斬斷的人頭拋飛而起,被剛剛進門的謝必安揮手拍開。

    破落院子內,一身黑衣的陳乞生坐在屋前的臺階上,埋着頭讓人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腳下是一具還在抽搐的屍體,白色的血液從頸部巨大的傷口中不斷涌出。

    明鬼長軍蹲在一丈外的屋檐下,向着轉頭看來的謝必安投去一個無可奈何的目光。

    “我不是故意想打亂你的計劃,我只是聽到龍虎山來人就控制不住自己。”

    陳乞生擡起頭,雜亂的髮絲垂在眼眸前,臉色蒼白如鬼,輕聲道:“抱歉。”

    “用不着道歉,反正我的計劃也沒什麼進展。”

    謝必安在心頭默然長嘆一聲,指着地上的道序屍體,強顏笑道:“問出什麼了嗎?”

    陳乞生隨後說出的消息,跟謝必安在精舍中打聽到的相差無幾,只知道是龍虎山突然派出了大量道官,接管整個廣信府所有轄縣的府衙。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有用的消息。

    “在這個時候我們殺了上饒府衙的道官,龍虎山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謝必安話音頓了頓,將原本準備說出口的‘此地不宜久留’吞進肚子裏,改爲說道:“要不我們試試想辦法抓住他們派來支援的道序?”

    “算了吧。”

    陳乞生吐出一口濁氣,眼眸的那股不受控制的殺氣終於褪去。

    “廣信府畢竟是龍虎山的基本盤,他們的支援會來的很快。而且他們一直都在暗中防備着我們,這次我暴露了行蹤,接下來恐怕來的不會是什麼小角色。”

    看到陳乞生終於恢復了清明,謝必安不由送了口氣。

    “那先換個地方吧。”

    “怎麼我們剛到就要準備跑路?用不着這麼慘吧。”

    謝必安驚喜回頭,就看到雙手插兜的鄒四九晃盪着肩膀走了進來。

    “牛鼻子,你這是又幹什麼蠢事兒了?”

    陳乞生的目光直接忽略的鄒四九,定定看向跟着進來的李鈞。

    “怎麼先來這裏了?”

    “明妃擔心伱這麼會出事,所以先讓我們來江西”

    李鈞垂眸掃了四周一眼,咧嘴笑道:“看來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啊。”

    “小白,陳乞生這小子是咋的了?怎麼一副死了.”

    在謝必安無奈的目光中,一向口無遮攔的鄒四九猛然咬住話頭,擡手輕輕扇了自己一巴掌。

    “怎麼會變成這樣?”

    鄒四九瞥了眼遠處並肩坐在臺階上的李鈞和陳乞生,一把攬住謝必安的肩頭,低聲問道:“是不是傷到腦子了?”

    謝必安根本懶得理會他,看向沈笠問道:“這位是?”

    “沈笠,門派武四,咱們新入夥的兄弟,你們李百戶目前麾下的頭號打手。”

    “想必閣下就是倭區犬山城總旗謝必安吧?”

    沈笠拱手笑道:“來的這一路上經常聽到鈞哥提起你和另外一個叫範無咎的兄弟,倭區的事兒你們幹的是真漂亮,在下我佩服!”

    “沈兄客氣了。”

    相較於沒有正形的鄒四九,這位名叫‘沈笠’的武夫給謝必安的感覺要穩重不少。

    可這個感覺僅僅只是持續了片刻,就徹底消失的無影無蹤。

    “老鄒,那哥們誰呀,這一身殺氣是真重啊。”

    沈笠的腦袋貼着鄒四九,兩人嘀嘀咕咕。

    “他就是陳乞生。”

    “老派道序?!”

    “夠稀罕吧?他在江戶城的時候爲了鄒爺我,一把扯下了自己脖子後的靈竅,和從小培養他的龍虎山徹底反目,單人單甲砍死了一個天師府的張家人。”

    “兩肋插刀,果然好兄弟!一會介紹我認識認識。”

    “現在時機不太合適,我勸你最好躲他遠點。”

    “爲什麼?”

    “我剛剛給老陳算了一卦.”

    “什麼結果?”

    “大凶。”

    “你是不是只有這一個卦?”

    “你要是不信就去試試。”

    就在兩人扯淡之時,坐在臺階上的李鈞突然站了起來,邁步朝着門外走去。

    “鈞哥你幹什麼去?有事兒交給我辦啊。”沈笠見狀連忙問道。

    李鈞頭也不回道:“這次不用,我去守株抓幾隻兔子,很快就回來。”

    “嘶”

    鄒四九看着李鈞的背影倒吸一口冷氣,擡手摩挲着下巴,喃喃自語道:“難不成鄒爺我的卦又算偏了?大凶不是咱這邊兒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