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四章大義在人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小一蚍蜉字數:3305更新時間:24/07/01 17:44:47
    大龍瑞安五年十一月初五!

    海津鎮,海津港口!

    如今的海津鎮不再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廣廈千間,商旅雲集,成了一處寶地!

    昔日的海津鎮更是擴大了二十倍不止,幾千百姓的海邊小漁村一躍成了比一個中等州府人口還要衆多的繁華地方!

    海浪乘着海風不時地拍打着海岸,船塢上面的旗幟迎着海風呼嘯作響!

    一千多條龐大的海上巨無霸戰艦將大寶船團團包圍在中間,戰艦護衛艦之上的大龍龍旗,安狗兒的海師旗幟迎風飄揚,旌旗遮蔽了半天的海疆,一眼望去不見邊緣,猶如海面飄來了一團龐大的烏雲一般!

    李白羽緊了緊身上的披風望着一旁的安狗兒:“安大人,這些艦船可是戶部斥資大龍長江黃河以南半壁江山的稅收才打造出來的,你確定這個時候出海真的沒有問題嗎?”

    “這個時候雖然還不是寒冬臘月,可是夜晚的天氣沒有火爐已經讓人受不了了,北疆那邊已經大雪封路了,萬一你們在海上受到了天氣的影響可就是大麻煩啊!茫茫大海之上,孤獨無援,一旦出事可就是滔天大禍啊,六萬兒郎的性命可不能馬虎啊!”

    李白羽說着說着繼續搓了搓手,海風吹得人還真是受不來啊!

    安狗兒身上穿着銀亮色的盔甲,靜靜地扶着腰間的橫刀,感受着迎面撲來的海風露出了愜意的神色!

    若是柳明志在此,一定會感覺到詫異,原來在自己面前都時常眼神陰冷的安狗兒也會有如此寧和的一面!

    “太子殿下,天地廣闊無邊,我大龍正值酷寒降臨,可是只要臣揚帆直下過了倫安思國的海疆之後氣候就會變得溫暖如春,那裏的天氣跟咱們大龍的天氣截然不同,臣選擇這個時候再次出海便是源於此因!”

    “來年四月倒是出海的好時候,可是大......大龍的這些邦交使臣卻等不得了,臣必須出海,除了必要的補充物資淡水資源,一路揚帆直下中途不停,便可安然無恙!”

    李白羽瞭然的點點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安大人說的這些本宮聞所未聞,自然也不懂,父皇要坐鎮朝堂,無法親自來送安大人出海巡航,只好命本宮前來送安大人以及六萬兒郎出海航行!”

    “父皇說了,望安大人一定要謹記嚴令,一不可妄動刀兵,二不可辱人妻女,三要恪守我天朝之規!”

    “大龍船隊結交西洋諸國,威加四海,不要他國一寸土地,願與天下萬邦共享安樂!”

    安狗兒不經意的輕瞥了李白羽一眼,無聲的呢喃起來!

    “年輕!”

    “是,臣一定謹遵陛下之意,嚴令三軍將士恪守航海之禁令,結交萬邦!”

    李白羽接過一旁太監手裏的聖旨:“安大人,這是出海聖旨,本宮就不在宣讀了,安大人接旨吧!”

    安狗兒一甩披風單膝跪地高舉雙手:“臣安江河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白羽將聖旨放在安狗兒手中:“安大人,本宮的聖旨已經送到就先回去復旨了,臨別之際,本宮再次預祝安大人以及六萬兒郎西洋巡航,平安歸還!”

    “多謝太子殿下!”

    副將譚海清等着李白羽的馬車消失的無影無蹤之後恭敬的望着安狗兒!

    “總兵,馬上就到吉時了,弟兄們跟西洋使者已經在船上了,咱們也登船吧!”

    安狗兒輕輕舉起雙手期待的望着船塢遠處的路口:“再等等,再等等!”

    “總兵要等什麼人?”

    “不知道,不過本總兵相信一定會有人來的!”

    譚海清一怔無言的點點頭,退到一旁駐足下來陪着安狗兒等了起來!

    “駕,駕........”

    在安狗兒殷切的眼神中一騎馳騁而來徑直朝着安狗兒的位置趕來!

    “籲..........”

    馬蹄高高揚起,一道身影飛速從馬背之上翻了下來朝着安狗兒小跑而來!

    “安大人,我家少爺不方便來,讓小的帶來一封書信還有一句話!”

    安狗兒失落的望着帶着斗笠的青龍:“知道了,轉告大哥,江河永遠是他的好兄弟!”

    青龍微微頷首,取出一封書信遞到安狗兒面前:“少爺讓屬下告訴安大人,一定要帶着將士們平安歸來,家人在等着你們!”

    安狗兒接過書信故作輕鬆的輕笑了起來:“知道了,有勞了!”

    “小的告退,願安大人一帆風順!”

    青龍一騎絕塵而去,安狗兒收起書信將聖旨遞給了譚海清!

    “傳令三軍,擂鼓揚帆,千帆齊發,巡航西洋!”

    “得令!”

    譚海清掏出令旗小跑着朝着朝着海邊跑去:“總兵有令,大龍船隊,揚帆出海,巡視萬邦!”

    安狗兒緊緊地攥着衣袖裏面的書信,微微回首望着一眼京城的方向!

    “大哥,江河會爲大龍征服西洋萬邦,也會爲大哥留下一份家底!”

    ........

    柳明志臉色複雜的握着手裏的面餅子翻身上馬,對着一處土坯子房屋前的一處老嫗恭敬的點點頭!

    “婆婆,多謝你的款待,幾位大哥下輩子肯定還會做你的兒子!”

    老嫗拄着手裏的柺棍憑空摸索起來,顯然身有眼疾之症!

    “孩子,老婆子家裏沒什麼好招待的,等來年開春種出來新糧食你再來,婆婆一定好好招待你,兒子的事情老婆子早就看開了,將來百年之後見了孩子他爹老婆子也敢笑着大聲說了!”

    “老婆子沒有違背他的臨終囑託,他的五個兒子跟老頭子他一樣都是爲國捐軀,死在疆場之上的英雄!老婆子心疼,也爲他們驕傲!”

    “婆婆,等着官府的補助,一定會有這天的!”

    老嫗臉色黯然的搖搖頭,嘆着氣朝着家中摸索了回去!

    柳明志眼神酸澀的點點頭,對着籬笆院子裏的兩個七八歲的男孩子揮揮手,丟出去兩錠銀子正好落在在兩個孩子的手裏!

    “虎頭,豹子,照顧好你家奶奶,叔叔先走了!”

    兩個孩子詫異的看着手裏的銀錠,望着絕塵而去的柳明志急忙朝着老嫗跑了過去!

    “雅姐,蓮兒,咱們先回去吧?”

    大楊村的路口齊雅青蓮二人一身男兒裝的打扮,聽到柳明志的聲音急忙轉身迎了上來!

    “夫君,怎麼樣,楊五郎家的生活怎麼樣?”

    “是啊,這一個月來我們馬不停蹄的走訪下來,終於將你首先整理出來的二萬六千人的家裏轉了一遍,楊五郎家還有什麼人?”

    柳明志面色複雜的翻身下馬,將手裏的面餅子一掰兩半遞給了兩女!

    “嚐嚐吧!嚴婆婆家裏的食物!”

    “嘔,有糠!”

    齊雅俏臉難受的吐出面餅子,顯然被麥糠卡住了嗓子!

    青蓮倒是強忍着面餅子的粗糙吃了下去,她跟齊雅不一樣,青蓮逃過荒,吃過比面餅子更難以下嚥的食物!

    強忍着不適青蓮吃下了半塊面餅子:“夫君,地瓜已經普及到了兗州,周圍村子吃地瓜的百姓很多啊,怎麼楊五郎的家裏卻吃着摻雜麥糠的粗麪餅子!”

    “楊五郎的老孃有眼疾,怎麼能種地瓜吃呢?”

    青蓮翻開手裏的花名冊尋找起來:“老孃有眼疾,他不是還有個兄弟楊虎頭嗎?他能種啊,根據大龍律官府徵兵必須留下一子啊!”

    柳明志眼睛發酸的搖搖頭:“楊虎頭倒是有,只不過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兒子!”

    “兒子,怎麼回事?”

    “唉,嚴婆婆親自將他的夫婿還有五個兒子送到了疆場之上,夫君戰死在了雲州了,大兒子十七參軍戰死在了撫州,二兒子十八戰死甘州,三兒子十七戰死肅州,四兒子幾年前戰死在了潁州!”

    “楊五郎是她最後一個兒子,剛剛有了兩個孩子又被嚴婆婆送上了甘州,戰死在了跟爲夫西征的路上,死在了進攻前車師國的城牆之下!”

    “哪有什麼楊六郎?哪有什麼楊六郎啊!那是五郎的大兒子虎頭冒名頂替的啊!”

    齊雅青蓮二女也有些動容,櫻脣哆嗦的望着幾百步外那處孤獨的土坯房子。

    齊雅俏目有些溼潤的望着花名冊的名單:“嚴婆婆她就一點都不心疼嗎?五個兒子全被她送上了戰場,一個都沒回來!”

    “唉!怎麼能不心疼,眼睛就是哭瞎的,可是這是楊老爺子的遺願,嚴婆婆是含着淚將一個又一個心頭肉親自送上了戰場!”

    柳明志臉色酸澀的從馬背上取出筆墨,在青蓮手裏的花名冊上楊五郎的名字後面添了三兩二字!

    代表着一旦皇帝同意之後,以後每個月官府會送上三兩銀子養老,撫養孩子!

    齊雅臉色幽幽的嘆了口氣:“五條英靈,換來三兩銀子的安家費,不公啊,楊老爺子在天有靈知道自己的遺願換來這樣的結果,會後悔嗎?”

    柳明志拿過青蓮手裏的花名冊合了起來裝在馬背之上!

    “廟堂多小人,大義在民間。”

    “一門六英靈,陋室難禦寒。”

    “豪門多酒肉,孤老愁三餐。”

    “天子言聖明,不見人間難。”

    “駕!”

    柳明志翻身上馬,揮舞着馬鞭一騎絕塵而去,一個月尋訪從戶部挑出來的名單,可謂是讓柳明志看盡了人間百態!

    他必須急着縱馬回京,上一份奏摺給李政,讓他好好看一看衆生疾苦。

    齊雅青蓮兩女相視一眼,娥眉微蹙着嘆了口氣翻身上馬追了上去!

    PS:今天兩更,表哥結婚,情況特殊,今晚上只擺了兩桌小宴招待近親,諒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