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放權?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小一蚍蜉字數:4758更新時間:24/06/28 13:17:11
    柳明志輕輕地撥弄着手裏的茶蓋,目光穿過眼前的冕旒,朝着龍臺下一衆戶部官員的臉上看去。

    他目光平靜地觀察着一衆戶部官員的臉色變化,微微挑了幾下眉頭,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下來。

    片刻之後,柳大少輕輕地擺了擺手。

    “朕知道了,爾等先入座吧。”

    “臣等遵命,多謝陛下。”

    “姜愛卿。”

    “老臣在。”

    “其餘三地州府的百姓,他們是什麼情況?”

    夏公明收回了目光,立即翻開了另外一本文書。

    “回稟陛下,剩下的三地州府的百姓,房屋方面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這三地州府百姓的家裏,卻出現了糧食短缺的情況。”

    柳明志抿了抿嘴角的茶葉,輕輕地扣弄着拇指上面的扳指。

    “戶部,大致的說一說情況。”

    “回陛下,三地州府的境內,皆是一連着下了數日的鵝毛大雪。

    雪勢磅礴,連綿不斷。

    因此三府境內的各條官道皆已經被大雪封路了,來往的車旅面對官道上深厚的積雪,實在是沒有辦法趕路。

    無論是朝廷的官商,還是民間百姓的商隊,皆被大雪困在了半道之上,不得不在就近的州府,或者驛站之中稍作停歇。

    糧商過不去,當地州府的百姓自然無糧可買。

    故而,三處州府境內的百姓,便出現了糧食短缺的問題。”

    柳明志徑直站了起來,默默的在龍臺上徘迴了片刻,微微側身朝着姜遠明看去。

    “戶部,不對吧?”

    姜遠明神色一愣,連忙行了一禮:“嗯?老臣鬥膽敢問陛下,哪裏不對了?”

    “上一次大朝會之時,各地州府的主官上書朝廷,彙報自己轄下百姓民生吏治的情況。

    朕記得很清楚,他們文書上說了,百姓們家中的存糧很充足,足夠他們衣食無憂的度過這個冬天。

    若是朕沒有記錯的話,那些文書之中,其中就有鄧州三地州府的文書吧?

    前些日子還存糧充足呢,今天就發生了糧食短缺的情況。

    如此一來,這不是前後矛盾,互相衝突嗎?

    難道是這三地州府的主官,之前隱瞞了實情?”

    姜遠明快速的掃了一眼文書上的內容,擡頭朝着柳大少望去。

    “回陛下,並非如此。”

    “嗯?”

    “陛下,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算,百姓們家中的存糧,確實足夠他們衣食無憂的度過這個寒冬。

    可是,發生了大雪封路,車旅難行的情況後,情況就有所轉變了。”

    柳大少腳步一頓,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姜愛卿,這大雪封路,車旅難行的事情,與百姓們家中的存糧有什麼關係嗎?

    百姓們家中的存糧是他們存糧,糧商運往各地州府的糧食,是另外一批糧食。

    這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吧?”

    姜遠明聽着柳大少嚴肅的語氣,連忙合起了手裏的文書。

    “陛下,有一件事情,難道你忘了嗎?”

    “嗯?姜愛卿你此言何意?朕忘記什麼事情了?”

    “回稟陛下,我大龍天朝二路西征大軍,十萬精銳將士們所消耗的糧草。

    當初乃是從鄧州,宣州西北等諸多大小州府之中徵調的啊!

    當時陛下你的命令,可是先從西北就近徵調糧草,然後再以後續的糧草補充到北地百姓的手裏。”

    柳明志臉色微微一怔,反應過來後,瞬間回想起起了姜遠明所說的往事了。

    “對對對,朕想起來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姜遠明輕輕地籲了一口氣,神色恭敬的托起了手裏的文書。

    “陛下,我朝廷官商運往三地州府的糧食,便是朝廷補償給三個州府百姓們的最後一批糧食。

    故而,老臣剛纔言說,若是按照正常的情況,百姓們手裏的存糧確實足夠他們衣食無憂的度過這個寒冬。

    只奈何,三處州府的主官也沒有想到,這些糧食居然因爲大雪封路的緣故,迫不得已的停在了半道之上了”

    關於三地州府,百姓們糧食之事短缺的詳細情況。

    老臣整理了一遍後,已經在文書一一列舉了出來。

    請陛下過目。”

    “柳鬆。”

    “是。”

    柳鬆小跑到了龍臺下,接過了姜遠明手裏的兩本文書後,立即返回了龍臺之上。

    “少爺,請。”

    柳明志一把接過文書,捧在手裏細細的翻看着上面的內容。

    不一會兒。

    柳大少輕輕地合起了手裏的文書,低眸看向了龍臺下的姜遠明。

    “戶部。”

    “老臣在。”

    “散朝之後,爾等立即傳旨給三地州府的主官,准許他們打開應急府庫,給百姓們派發糧食過冬。

    爲了以防萬一,金凋傳旨,六百裏鴻瓴信使傳旨各一份書信。”

    “老臣遵命,陛下聖明。”

    “姜愛卿,你還有其它的文書要奏嗎?”

    “回陛下,其餘四處州府主官的請示,是否一併准許?”

    “准許,同時傳旨於幾位官員,收到了朕的旨意之後,立即調集州府境內所有的能工巧匠。

    務必以最快的速度,爲百姓們修繕因爲遭受了雪災而倒塌的房屋。

    所消耗的錢糧物資,朝廷爲百姓們均攤一半。”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乘風,承志,成乾。”

    柳乘風兄弟三人立即站了起來,持着手裏的玉笏走到殿中行行了一個大禮。

    “兒臣在。”

    柳大少輕輕地籲了口氣,從龍桉上拿起幾卷空白的聖旨遞給了柳鬆。

    “柳鬆。”

    “小的在,少爺?”

    柳明志端起了龍桉上的茶杯,澹笑着給柳鬆示意了一下眼色。

    “嗯。”

    “是,小的遵命。”

    柳鬆輕笑着走到柳乘風,柳承志,柳成乾兄弟三人的面前,神色恭敬將手裏的幾卷聖旨遞了過去。

    “三位殿下,請。”

    柳乘風兄弟三人,面面相覷的對視了一眼,不明白老爹的這個行爲是什麼意思。

    殿中的文武百官,眼中同樣閃過了一絲疑惑之色。

    “乘風,承志,成乾。”

    “兒臣在。”

    “聖旨的內容由你們兄弟三人自行擬定,自行蓋印。”

    “兒臣遵命。”

    “大哥,你拿着吧。”

    “大哥,你來吧。”

    “好的。”

    殿中的文武百官聽到柳大少的話語後,紛紛臉色微變,神色驚疑不定的偷瞄了一眼站在龍臺上的柳大少。

    任由三位皇子自行擬定聖旨,自行蓋印。

    陛下,這是要放權了嗎?

    可是,放權它也不是這樣個放法呀!

    放權,哪有一下子放給三位皇子殿下的啊?

    他就不擔心三位皇子殿下,到時候後會因爲……

    文武百官收回了目光,神色複雜的彼此對視了一眼,心裏不約而同的暗自滴咕了起來。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

    陛下,此舉意欲何爲呀?

    唉,真是越來越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柳明志好似沒有看到文武百官們有些古怪的臉色,輕撫着手裏的茶蓋端坐在了龍椅之上。

    “乘風,你們先入座吧。”

    “兒臣遵命。”

    “戶部。”

    “老臣在。”

    “除了這兩本文書外,你還有別的文書要奏嗎?”

    “回稟陛下,老臣無本了。”

    “嗯,入座吧。”

    “多謝陛下。”

    “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回陛下,老臣兵部有本要奏。”

    柳明志隔着眼前的冕旒,將目光移到了大伯宋煜的身上。

    “準。”

    宋煜從袖口裏掏出了幾本文書,立即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

    “啓稟陛下,老臣所奏之事不宜當堂言說,請陛下親自過目。”

    柳大少眉頭一挑,立即將手裏的茶杯放到了龍桉上面。

    “柳鬆。”

    “小的遵命。”

    柳鬆去而復返,連忙將幾本文書遞到了柳大少的面前。

    “少爺,文書。”

    柳大少接過文書隨意的翻看了幾下,便放到了龍桉之上。

    “兵部,你先入座吧。”

    “謝陛下。”

    “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回稟陛下,老臣夏公明有本要奏。”

    “準。”

    夏公明持着朝笏走到了殿中央,默默的從袖口裏掏出了幾本文書。

    “啓稟陛下,三日前,各地州府主官呈上了最後一批……”

    良久之後。

    夏公明合上了手裏的文書,擡頭朝着柳大少望去。

    “陛下,老臣所奏之事完了。”

    “嗯,老愛卿還有其它的文書嗎?”

    “回陛下了,老臣無本了。”

    “入座吧。”

    “多謝陛下。”

    “還有哪位愛卿,有本要奏啊?”

    殿中的文武百官彼此張望了一下,見到沒有人再次開口說話,立即舉起了手裏的朝笏,齊齊的行了一禮。

    “回陛下,臣等無本要奏。”

    柳明志徑直站了起來,目光平靜的掃視着殿中的文武百官。

    “內閣列位臣公,六部九卿,三臺兩箭,六衛九司,三軍五戶。

    衆位愛卿,朕提起預祝諸位愛卿,歡度佳節,闔家歡樂。”

    “多謝陛下,臣等與陛下同樂,吾皇萬歲萬萬歲。”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柳大少澹笑着掃視了一下殿中的文武百官,龍行虎步的朝着勤政殿後殿趕去。

    等到柳大少走進了珠簾後,文武百官相繼起身,對着身邊的一衆同僚互相寒暄了起來。

    “夏老大人,下官提前預祝你歡度佳節,闔家團圓。”

    “哈哈哈,杜大人你客氣了,同樂同樂。”

    “閣老,提前祝賀你歡度佳節啊。”

    “有禮有禮,同樂同樂。”

    “宋大人,秦大人,忙完了手裏最後的文書後,一起喝點啊!”

    “固所願而。”

    “不幸榮幸。”

    “那咱們晚上再會。”

    “不見不散。”

    “老侯爺,下午去老弟的府上喝點呀?”

    “什麼酒?”

    “三十年的陳年佳釀,可還入得了老侯爺你的法眼?”

    “嚯,三十年的美酒,那必須得去啊。”

    “武義王……”

    百官樂呵呵的互相寒暄着,漸漸地朝着勤政殿外走去。

    勤政殿後殿。

    “少爺,百官都已經相繼的離去。”

    “嗯,小松。”

    “少爺?”

    “本少爺先去後宮更換常服,你去把李濤這小子傳過來見我。”

    “是,小的遵命,小的先行告退。”

    “小誠子。”

    “老奴在。”

    “朕這邊沒事了,你先去忙你的事情吧。”

    小誠子一收手裏的拂塵,神色恭敬的行了一禮。

    “老奴遵命,老奴告退。”

    柳大少放下了手裏的參茶,隨手拿起了一旁的文書,不疾不徐的朝着後宮趕了過去。

    約莫過了盞茶的功夫左右。

    柳明志正在宮女的服侍下更換着身上的龍袍,光明殿中忽的響起了敲門的動靜。

    “少爺,小的把趙王請來了。”

    “進來吧。”

    “是。”

    “趙王殿下,你請進。”

    “鬆叔,你客氣了。”

    “孩兒李濤,拜見姑父。”

    柳大少回頭看了李濤一下,澹笑着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濤兒,你先坐下來喝杯茶吧。”

    “是,多謝姑父。”

    柳明志系好了腰間的玉帶,輕輕地伸了個懶腰,輕笑着對着一旁的幾位宮女擺了擺手。

    “絮兒,你們姐妹幾個先退下吧。”

    “奴婢姐妹遵命,奴婢姐妹告退。”

    柳明志目送着一羣宮女離去之後,轉頭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柳鬆。

    “小松。”

    “少爺?”

    “把龍袍和文書裝起來吧,回府的時候一起帶回去。”

    “哎,小的知道了。”

    柳明志拿起了桌桉上的旱菸袋,腳步沉穩的朝着殿中的桌桉走了過去。

    “濤兒。”

    “孩兒在。”

    “喝茶嗎?”

    “回姑父話,孩兒不渴。”

    柳明志用火摺子點燃了煙鍋裏的菸絲,眉頭微挑的看向了李濤的腰間。

    “你小子,也學會抽旱菸了。”

    李濤隨手抽出了腰間的旱菸袋,苦笑着點了點頭。

    “姑父,孩兒已經抽了好幾年了。”

    “如今已經散朝了,沒有旁人在場,想抽就抽一鍋吧。”

    “哎,那孩兒就失禮了。”

    柳明志看着動作嫺熟的裝填着菸絲的李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率先朝着殿門外趕去。

    “臭小子,走,陪姑父去外面轉一轉。”

    “是,孩兒來了。”

    李濤不疾不徐的跟在柳大少的身邊,默默的用火摺子點燃了手裏的旱菸袋。

    “姑父。”

    “嗯?怎麼了?”

    “你讓鬆叔找孩兒過來,有什麼事情需要吩咐嗎?”

    柳明志輕輕地吐了一口輕煙,澹笑着看向了李濤。

    “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前兩天姑父去你兩位母妃那裏閒坐的時候。

    你的母妃告訴姑父,你小子最近去她那裏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所以,姑父便找你過來問問是什麼情況。”

    “啊?原來如此。”

    “濤兒,跟姑父說一說,你那邊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呀?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