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引以爲戒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小一蚍蜉字數:3740更新時間:24/06/28 13:17:11
    小姑娘妞妞聽到柳大少的感慨之言,笑嘻嘻的點了點頭。

    隨後她睜大了自己的眼睛,目光好奇的在柳大少身上的龍袍上面打量了起來。

    “陛下,你穿過用絲綢做的衣服嗎?”

    柳大少聽到了小丫頭好奇的問題,下意識的挑起了眉頭。

    “你猜一猜。”

    “妞妞猜,陛下你肯定穿過。”

    “爲什麼?”

    “因爲你是皇帝陛下啊!”

    柳大少看着小丫頭一臉肯定的表情,樂呵呵的用手指在她的鼻尖上勾動了一下。

    “丫頭,你知道皇帝陛下是什麼意思嗎?”

    小丫頭扣着手指沉默了片刻,對着柳大少輕輕地搖了搖頭。

    “嗯~不知道,不過孃親跟妞妞說過,皇帝陛下是很厲害很厲害的人。

    既然陛下你是很厲害的人,肯定穿過絲綢做的衣服呀。”

    柳大少聽到小丫頭的回答,樂呵呵的點了點頭。

    “妞妞真厲害,一下子就猜到了。

    你說的沒錯,朕確實穿過絲綢做的衣物。

    而且,朕現在身上所穿的這件衣物,就是絲綢做出來的呢!”

    小丫頭聽到柳大少對自己的誇獎,小臉再次變得高興了。

    她小臉好奇的盯着柳大少身上的龍袍看了看,然後伸手抓起了柳大少的衣袖,攥在自己的小手裏輕輕地揉搓了幾下。

    不遠處的年輕婦人,見到女兒大膽的舉動,臉色瞬間變得緊張了起來。

    不一會兒,小丫頭鬆開了柳大少衣袖,小臉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陛下,爲什麼你用絲綢做的衣服,跟妞妞用絲綢做的衣服,看起來不一樣呢?”

    “呵呵呵,那是因爲朕的衣服,沒有丫頭你的衣服好看呀!”

    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聽到柳大少的話語,直接就當真了。

    “嗯嗯嗯,妞妞也覺得陛下你的衣服,沒有妞妞的衣服好看。”

    妞妞的孃親聽到女兒的話語,急忙挺直了身體,目光緊張的朝着小丫頭看了過去。

    “妞妞,不許胡說八道。”

    “陛下,妞妞她年齡還小,說起話來不懂規矩……”

    柳大少看到你妞妞孃親臉上緊張不已的神色,沒等她把話說完,便澹笑着伸手示意了一下。

    “大妹子,你不用擔心。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嘛。”

    年輕婦人見此情形,心裏的緊張之意,逐漸的舒緩了下來。

    “多謝陛下。”

    柳大少輕輕地擺了擺頭,擡手對着不遠處的小誠子示意了一下。

    “小誠子。”

    “老奴在。”

    “你去把龍桉上的糕點取下來,再倒上一杯清茶。”

    “是。”

    小誠子連忙走到龍臺上,端着一疊糕點和一杯清茶疾步走到了柳大少的身邊。

    “陛下,糕點和茶水來了。”

    “放下來吧。”

    “是。”

    柳大少拿起一塊槐花糕,輕輕地塞到了小丫頭的手裏。

    “丫頭,吃吧。”

    “謝謝陛下。”

    小姑娘跟柳大少相處了一會兒,已經不再害怕他了,拿着手裏的糕點,笑嘻嘻的道了一聲謝。

    “慢點吃,噎到了就喝杯茶水順一順。”

    “嗯嗯嗯,妞妞知道了。”

    柳大少見到小丫頭已經小口小口的吃起了糕點,轉頭環顧了一下大殿兩側的百姓。

    “百姓們。”

    “草民在。”

    “民婦在。”

    “妞妞這丫頭剛纔所說的那些話,你們都聽到了嗎?”

    “回陛下,我們都聽到了。”

    “那你們就給朕說一說,你們平日裏在生活上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百姓們面面相覷的對視了一眼,紛紛沉默了下來。

    過去了良久,依舊沒有人開口說話。

    “百姓們,你們不用有所畏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朕只有親耳聽到了你們真實的想法,才知道你們真正的需要什麼。

    朕只有真正的清楚你們真正需要什麼東西,才能根據你們的需求制定新的大龍律例,來造福天下百姓。

    俗話說得好,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否則,朕一個人就是把頭都想破了,也無法面面俱到的滿足所有百姓的訴求。

    所以,你們儘管對朕說出你們的想法,尤其是在生活方面的困難。”

    “陛……陛下。”

    聽到有人出聲了,柳大少立即將目光移了過去。

    柳大少看着坐在大殿的角落裏,一臉緊張的看着自己的老者,澹笑着點了點頭。

    “老哥,你今年貴庚啊?”

    “回陛下,草民今年六十有六了。”

    “哎呀,老哥哥高壽啊!”

    “草民這都是託了陛下您的洪福啊。”

    “呵呵呵,老哥哥,說說你有什麼困難吧。”

    “陛下,那草民,草民可就直說了。”

    “但說無妨。”

    “陛下,我們那邊吃鹽有些困難。”

    柳大少的臉色頓時變得嚴肅了起來,眉頭微凝的轉動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

    “怎麼回事?是有人私下裏上漲鹽價了嗎?”

    老漢忙不吝的擺了擺手:“沒有沒有,我們平日裏吃的都是官府制定的平價鹽。”

    “吃的是平價鹽就好,老哥哥你接着說。”

    “陛下,情況是這樣的,我們村子比較偏僻,進城一趟非常的不容易。

    在我們那邊,城裏總共只有兩家鹽號。

    可是這兩家鹽號,卻要供應城中上萬百姓,以及周邊一百多個村子的用鹽。

    我們村子裏的青壯年,每次到了城裏之後,幾乎就買不到官鹽了。

    有時候就算能買到,也只能買到一點點,根本不夠村子裏的百姓們吃的。

    陛下你也知道,人要是少了鹽,就會渾身沒有力氣。

    所以,陛下你可不可以給我們州府……”

    雖然老者沒有將話說完,但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卻已經不言而喻了。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

    諸位百姓,你們的家鄉那邊,誰還有這種情況?”

    “陛下,我們那邊也是,其它的東西都不缺,就是吃鹽多少有些困難。”

    “除了吃鹽之外,還有其它的困難嗎?”

    “回陛下,我們都沒有了。”

    “真的沒有了嗎?”

    “回陛下,真的沒有了。”

    柳大少默默的點點頭,轉頭朝着戶部尚書姜遠明看去。

    “戶部。”

    “老臣在。”

    “待會退朝之後,你馬上帶着百姓們趕去戶部衙署一趟,把百姓們的具體情況給記錄一下。”

    “是,老臣遵旨。”

    “還有。”

    “陛下?”

    “百姓們離京歸家之時,一家二十兩銀子的車馬費,超過五口的人家,一家三十兩銀子,從國庫出錢。”

    “是,老臣遵命。”

    百姓們聽到柳大少話語,連忙跪在地上齊齊的行了一個大禮。

    “我等多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妞妞見到這種情形,急忙將手裏剩下一半糕點塞到了懷裏,轉身對着柳大少磕了一個頭。

    “妞妞多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都免禮吧。”

    “謝陛下。”

    “妞妞,你也免禮。”

    “妞妞謝陛下。”

    “妞妞,站起來。”

    “哎。”

    妞妞起身之後,柳大少樂呵呵的將地上的糕點端了起來。

    “丫頭,把衣服兜起來。”

    “好的。”

    小丫頭乖巧的點點頭,立即用雙手抓起了自己的衣襬。

    “小誠子。”

    “老奴在。”

    “去找一塊乾淨的手帕來。”

    小誠子聞言,立即從袖口裏掏出了一塊手帕。

    “陛下,老奴身上隨時備着幾塊乾淨的手帕,都是沒有用過的。”

    “撐開。”

    “是。”

    柳大少將所有的糕點倒在了手帕上面,繫好之後樂呵呵的放到了小丫頭的衣兜裏面。

    小丫頭看着衣兜裏的糕點,終於明白怎麼回事了。

    “謝謝陛下,妞妞謝謝陛下。”

    “真乖,回你孃親那裏吧。”

    小丫頭乖巧的點了點頭,默默的看了柳大少一會,小臉有些不捨的朝着自己的孃親走了過去。

    柳大少站了起來,龍行虎步的朝着龍臺上走去。

    “十王殿,內閣聽令。”

    柳承志,小可愛他們一衆兄弟姐妹,趙王李濤,以及內閣中的一衆官員,立即持着朝笏走到了大殿中央。

    “臣等在。”

    “三日後,於宮門外設立登聞鼓一架。

    而後,立即傳旨昭告天下。

    凡有命桉之大冤情者,皆可親自入京,於宮門鳴鼓申冤。

    凡是手持狀紙入京告狀者,沿途各地州府大小官員,任何人不可阻攔,必須予以通行。

    違令者。

    不分大小官員,一律嚴懲。”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月兒。”

    “兒臣在。”

    “天劍。”

    “是。”

    小可愛疾步登上了龍臺,神色恭敬的將手裏的天劍遞到了臭老爹的面前。

    “父皇。”

    柳大少伸手接過了手裏的天劍,透過眼前的冕旒,目光威嚴的掃視着殿中的文武百官。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感受到了柳大少那充滿威嚴的目光,下意識的低下了頭。

    柳大少將天劍掛在了腰間,反手握着劍柄用力一抽。

    曾的一聲劍吟。

    天劍應聲出鞘。

    當柳大少持着已經出鞘的天劍之時,身上的氣勢陡然一變。

    柳大少持着劍鋒冷厲的天劍,身上瞬間散發出一股睥睨天下,傲視寰宇的氣勢。

    大殿中的所有人,感受到柳大少身上的氣勢,心絃不由自主的緊繃了起來。

    平日裏素來大大咧咧的小可愛,亦是微微低下了臻首,下意識吞嚥了一下口水。

    此時。

    小可愛意識到了。

    多年前那個躍馬揚鞭,征戰天下的老爹。

    回來了。

    柳大少將天劍橫在了胸前,屈指在冰涼的劍身上面輕輕地滑動着。

    “列位臣公,諸位愛卿。”

    “臣等在。”

    “朕的這把劍,已經很久沒有出鞘了。

    久到,很多人都已經快要忘記了。

    忘記了朕當年,是怎麼樣坐到了龍椅之上。

    忘記了朕當年,是怎麼執掌大龍江山。

    朕自登基稱帝一來,素來主張施行仁政。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

    朕手裏的劍,已經變得無法飲血了。

    前人之事,後人之師。

    希望爾等,引以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