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正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小小一蚍蜉字數:2701更新時間:24/06/28 13:17:11
柳明志靜靜地掃視着殿中百官臉上那糾結無助的苦澀表情,輕輕地轉頭在他們身上遊走了一會兒。
每一個接觸到柳大少目光的官員皆是有些心虛的低下了頭,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忽然感覺到柳大少今天的眼神好有壓迫力。
明明自己什麼錯都沒有犯,然而接觸到陛下的眼神之後卻情不自禁的心虛了一下,就好像跟自己私下裏幹了什麼對不起朝廷,對不起陛下的勾當了似得。
這個時候文武百官的心中猛然醒悟過來,平日裏接觸多了平易近人的柳大少,下意識的就忘卻了他乃是一位以武立國的開國之君。
帝王之威不可犯,果然是帝王之威不可犯呢!
“禮部尚書秦愛卿。”
禮部尚書秦子英心裏猛然咯噔了一下,舉着朝笏惴惴不安的走了出來。
“老……老臣在。”
“秦愛卿,各部衙署之中,就數你們禮部的大小官員,是勸諫朕儘快冊立太子儲君次數的最多的一部衙署。
既然如此,不妨由你這位禮部尚書先給列位臣公表個態,大致的講述一下自己心裏的看法如何?
秦愛卿,二皇子柳承志,三皇子柳成乾,雲瑞公主柳落月他們兄姐弟三人方纔在龍椅上的表現你應該看的一清二楚了吧?”
“是是是,老臣……老臣看清楚。”
“嗯!看清楚了就行,那麼秦愛卿你說說,在你的心目中,他們兄姐弟三人誰更具有帝王之姿啊?”
秦子英略顯佝僂的身體哆嗦了一下,鬍鬚抖動的朝着已經跪坐到各自位置上的柳承志三人望了過去。
自己從起身出列的那一瞬間開始就一直擔心陛下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沒想到到了最後竟然還是沒有避開。
望着柳承志兄姐弟三人跪坐在棉墊之上頷首低眉,目不斜視的姿態,秦子英的心不受控制的提到了嗓子眼。
收回了目光,秦子英戰戰兢兢的對着柳大少行了一個大禮。
“這……這……老臣……老臣糊塗,請陛下降罪。”
“哦?愛卿此言更令朕糊塗了,愛卿何罪之有?”
“回陛下,老臣因爲年事已高的緣故,因此老眼昏花難辨英才,故而不敢妄自評議三位殿下,生怕誤了國之大事。
然而老臣無法答覆陛下所問,亦是不能爲陛下分憂解難,此乃老臣之過也,還望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
柳大少默默的看着神色悲愴莫名,就差以頭搶地大貶自身的秦子英,心裏淡淡的暗笑了一聲。
老狐狸,你戲演的可真是不錯啊!
柳大少先是不動聲色的盯着秦子英看了一會,繼而眉眼含笑的擺了擺手。
“哎,此乃人之常情,老愛卿何罪之有?”
“謝陛下體諒,吾皇萬歲萬萬歲。”
“老愛卿不用如此拘謹,既然老愛卿因爲年事已高且老眼昏花的緣故難辨英才,那就算了,先歸位吧。”
“謝陛下,謝陛下。”
“內閣首輔夏老大人。”
正在默默的揣摩聖意的夏公明聽到了柳大少的招呼,眉頭輕皺了一下舉着朝笏走了出來。
“老臣在。”
“老大人,放眼朝堂內外,無人不知夏老大人你公正廉明又剛正不阿的美譽,如今你更是添爲內閣首輔,統領百官輔佐朕治理天下民生吏治。
百官相信老大人,朕同樣也相信老大人。
老大人之言,朕縱然不會悉數納諫,然而但凡老大人所出的諫言,無論朕認可與否,朕都會仔細思索之後再行決定。
老大人爲國爲民的公正之心,朕以前不會懷疑,現在也不會懷疑,將來亦不會懷疑。
可以說,只要老大人在朝一日,朕永遠都不會懷疑老大人爲國爲民的忠心。
故而,老大人的諫言,朕一定會慎重考慮的。
剛纔朕三位兒女的表現老大人也已經親眼目睹了,不知在老大人看來,朕的三位兒女誰更具有帝王之姿態呢?”
柳大少雖然一如既往的跟夏公明問出了那個已經提了好幾次的問題,然而語氣卻溫和了許多。
對於夏公明這位老大人,自己雖然有時候一樣會被氣得夠嗆,可是卻是打心底裏尊重這個元老重臣。
他不但罵過父皇李政是昏君,同樣罵過大哥李白羽昏君,也罵過李曄這孩子昏君,亦是不止一次罵過自己昏君。
可是無論他罵的有多狠,柳明志心裏卻比誰都清楚,朝堂之上始終不能缺少夏公明這樣的悍不畏死又敢於直言勸諫的重臣。
其它的各部官員皆可或缺,唯獨鐵面無私,不懼一切的正直之人是不可或缺的。
這也是夏公明三次辭官意欲告老還鄉,自己卻始終沒有同意的根源。
在沒有尋找到一個跟夏公明一樣的御史言官之前,柳明志實在捨不得夏公明離開朝堂迴歸故里。
夏公明曾經向自己舉薦過他自己的次子夏正清,言說他可以接替御史大夫之位,柳明志也單獨召見過夏正清奏對了一番。
說心裏話,柳大少對於夏正清非常的滿意,然而跟其父親夏公明一比,在柳大少的心目中夏正清終究還是差了些許。
並非夏正清不合適御史之位,更不是他有什麼不足,奈何他的老子夏公明夏老大人太優秀了,優秀到了把夏正清身上所有的光芒都給掩蓋了下去。
在此關頭,柳明志實在是不捨得讓夏公明辭官還鄉啊!
夏公明自然不知道柳大少現在的心中所想,聽到柳大少的問題以後老爺子就一直在思索如何答覆柳明志自己的想法更爲合適。
約莫盞茶功夫,扣弄着朝笏暗自沉思的夏公明輕輕地籲了一口氣,蒼老的雙眸炯炯有神的看向了端坐龍椅之上的柳大少。
“回稟陛下,誰更具有帝王之姿老臣尚且沒有定論,亦是不敢妄言,但是老臣卻可以斗膽說一說哪位殿下更合適被立爲太子儲君。”
柳明志眉頭一挑,轉動着拇指上的扳指沉默了片刻,淡笑的望着夏公明。
“哦?朕願聞其詳。”
夏公明擡眸望了一眼不遠處的柳承志兄姐弟三人,用力的攥緊了手裏的朝笏。
“回陛下,老臣斗膽以爲,二皇子殿下更適合被冊立爲儲君。”
“何故?”
“正統。老臣此言,並非暗自三皇子殿下與月公主殿下不是皇室正統,而是眼下二皇子殿下更爲合適一些。
老臣斗膽非議,如今大皇子殿下已奔赴沙俄意欲與沙俄女皇結爲秦晉之好,結果如何尚且難以定論。
三皇子尚未婚配,月公主尚未出閣。
故而數月前已經與靜瑤公主婚配的二皇子殿下被冊立爲太子儲君,在老臣看來乃是不二之選。
只因爲二皇子殿下成爲儲君的話,目前可以更好的穩定朝廷局勢,維持天下安寧。
老臣言辭之中的正統,非血脈之正統,而是長治久安之正統。
陛下,太子,太孫,存其一,皆可爲正統。
而得正乃安,立二皇子殿下爲正統,於眼下而言也許非大善大利,可於長遠而言卻可定社稷安寧。
因此,縱然三皇子的表現與二皇子相比難分伯仲,與月公主比擬稍遜一籌,但是老臣還是更偏向於立二皇子殿下爲太子儲君。
老臣此番言論,不關乎個人私情,不夾帶私人恩怨,亦無阿諛奉承之意,僅爲天下百年大計,長治久安之見解。
然而老臣之言,實屬膽大妄言,還望陛下恕罪。”
柳明志心神激盪的看着殿中央的夏公明,強行控制着自己心中的讚歎之情。
老大人啊老大人,你何罪之有?你的這番話簡直說到了朕的心坎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