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定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小一蚍蜉字數:3371更新時間:24/06/28 13:17:11
    柳明志放下碗筷,探着身子拿起姜遠明放在身前的摺子,頷首默默的翻看了一會,柳明志這才鬆了口氣。

    “希望各地官員沒有爲了自己的政績,有意隱瞞民生實情吧。

    民生無小事,百姓的安危跟戶部息息相關,切記一定要把福澤百姓的事情落到實處。

    吏部,御史臺。”

    “臣在!”

    御史大夫夏公明,吏部尚書杜成浩兩人也放下碗筷走了出來。

    “臣在。”

    “這不僅是戶部一個衙署的重任,你們兩部衙署肩上的擔子同樣重大啊。

    爲了防止各地州府官員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你們吏部考功司,跟御史臺各地的監察御史也要多上上心。”

    “臣等遵旨!”

    柳明志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在殿中靜靜地徘徊着。

    “諸位愛卿,朕知道,各地州府依舊有不少官員還認爲朕是謀反篡位的亂臣賊子,尚且抱着靜觀其變爲前朝守節的心思。

    朕不怪他們,他們對朕愛怎麼咒罵是他們的事情。

    從父皇睿宗瑞安元年開始至於朕承平元年末爲止,近乎十二年來,我大龍年年有戰。

    青壯男丁戍邊從戎比比皆是,熱血兒郎前赴後繼血灑疆場多如牛毛,以至於多數州府青壯年近乎十室九空,鰥寡孤獨數不勝數。

    戰事連綿十餘載,民心思安久已,如今終於天下一統,總算了結了百姓思安樂業的念想了。

    當下正是我大龍休養生息,安撫民生,提升國力的良機。

    尤其是恢復民生吏治,整頓朝綱更是當務之急。

    不但朕這位新帝,在座的諸位五朝元老,四朝元老,三朝元老,後進之士,咱們身上的擔子很重大。

    這個關鍵時刻,你們可別給朕吊馬尾。

    朕的脾氣你們也都瞭解,尋常事情朕很少上綱上線,然而事關家國社稷,黎民百姓。

    誰要是敢給朕耍小心思,懈怠吏治,那麼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謹遵陛下教誨,臣等銘記在心,願爲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肝腦塗地效犬馬之勞。”

    柳明志默默的點點頭。

    “禮部秦尚書。”

    “老臣在!”

    “如朕方纔所說,戰事連綿十餘載,青壯男丁死傷慘重,血灑疆場,魂歸來兮者數以萬計。

    如今守寡婦人定然是四海雲集。

    尤其是夫君戰死,上有高堂父母孝敬,下有幼小兒女撫養的英靈家屬。

    僅僅依靠朝廷的那些撫恤金,對於這樣的婦人來說,所有的重擔都壓在身上,可謂是難堪重負。

    你跟戶部姜尚書散朝之後馬上擬策,休沐之期結束之後,來年馬上頒發朝廷政令。

    府,州,縣,裏,村全部都要明文公告天下百姓。

    朝廷鼓勵寡者改嫁,另擇良婿。

    戶部各地衙署建立證婚司協同當地主官督辦此事。

    新合夫婦,家五口者,朝廷每月補貼銀一兩。

    家五口至十口者,朝廷每月鋪貼銀二兩。

    家十口以上者,朝廷每月補銀四兩。

    堅持爲夫守節之貞婦,朝廷每月補貼銀二兩,以作贍養高堂,撫育幼小之資。

    連續三年爲止。

    工部楊尚書。”

    “老臣在!”

    “此事還需你工部協同戶部,禮部督辦此事。

    你接替於尚書之位不久,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可得給朕燒旺了。”

    “是,老臣一定不讓陛下失望。”

    “右相!”

    童三思怔了一下,放下碗筷走了出來。

    “老臣在。”

    “此事你爲總督辦,戶部,禮部,工部籌辦此事的奏摺由你審覈整理之後呈交到朕的手裏。”

    “老臣遵旨。”

    “諸位愛卿要精誠合作,切莫讓朕失望啊!”

    “臣等遵旨。”

    “大龍的事情說完了,現在該說說金國,突厥的事情了。

    朕旁邊的兩位佳人諸位愛卿有的相熟,有的陌生。

    這位乃是昔日的金女皇完顏婉言,也是朕當初有實無名的髮妻之一,以後就有名有實了,日後爲後宮主妃一。

    諸位愛卿見過婉言的人大有人在,當年婉言登基,曾來我朝覲見父皇。

    只是現在能認出婉言的愛卿卻寥寥無幾了,時過境遷,二十多年已過,除了當年跟朕出使金國的官員,只怕沒有人還能認出婉言就是金國的一國之君了。

    至於這位,很多四朝元老,三朝元老應該還有印象。

    朕的師弟,突厥泰昌可汗呼延筠瑤,昔年曾在我大龍進學,拜入朕之恩師聞人政門下,後爲新科狀元於翰林院到兵部任職。

    眨眼之間,也是八年時光。

    好在師弟樣貌變化不大,想來不少老愛卿還是能認出來的。

    如今天下歸一,師弟與朕亦是情投意合多年,日後當添爲後宮主妃之一。”

    呼延筠瑤聽完柳明志的話,感受到殿中官員驚異的目光,面頰羞紅的低下了臻首。

    “臣等參見兩位娘娘,千歲千千歲。”

    女皇娥眉一挑,淡笑着點點頭。

    “諸位大人免禮!”

    呼延筠瑤沉默了一會才默默的點點頭,磕磕巴巴的說道:“免....諸位大人免禮!”

    “謝娘娘千歲。”

    柳明志默默的等着女皇她們跟殿中百官寒暄結束,這才轉身對着柳鬆招招手。

    “小松!,地圖!”

    “是,陛下!”

    柳鬆朝着殿後走去,片刻後捧着一卷一人高的卷布走到柳明志身邊停下,將卷布放到了地上緩緩鋪開。

    一個囊括了大龍,金突三國以及偏遠地域的精緻地圖展現在了百官面前。

    柳明志接過柳鬆從地圖上拿起的竹竿圍着地圖轉了一圈:“天下既然歸一,金突,兩國就成了過去式了。

    從今往後北疆也就成了我大龍的內府,而陰山以南,金國都城以南都將是我大龍的疆土了。

    如今我大龍疆土東至東海,東南海津港口,即日起又名渤海海疆,又名黃海海疆。西至西域三十六國的大宛,大月氏兩國中間地帶,其境內的天山山脈,阿爾泰山一半爲以前的突厥疆土,一半爲西域諸國的疆土,將成爲我大龍西陲的邊疆。

    界碑的事情到時候到時候朕會讓姑墨王姑墨蓉蓉跟大宛的國王傳書,讓其安排界碑之事。

    往南,崖州境內雖爲海島,而且人煙稀少,可是畢竟是祖宗留下的土地,崖州以北乃至以南各部海島,必須劃入我大龍境內。

    如有蠻夷侵佔,全力剿滅,隸屬我大龍的疆土跟海疆島嶼,朕寸土不讓。

    往北呢,目前金國都城是咱們的邊疆,但是金國祖地大小雪安嶺一代乃至黑河之地,朕會派人跟金國祖地的官員商議的,早晚是咱們大龍的疆土。

    姜尚書!”

    “臣在。”

    “你們戶部擬個策,待朕收入我大龍疆土之後,改名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黑龍江。

    黑龍江暫定爲我大龍東方方向邊疆,至於以後會不會更加遼闊,目前先擱置,以後再說。”

    “遵旨,退朝之後,老臣馬上擬策,重新繪製我大龍疆域最新地圖。”

    “好,此事必須放在心上,不得延誤。

    正北方向,陰山以北境內,突厥王帳東北境內。

    陰山以北雖然連突厥都鮮有人去放牧,但是這個地圖上標記的貝加爾湖啊,有一半在突厥扎頓部境內。

    一半,一半這個詞朕不喜歡,定疆就定個大圓滿。

    貝加爾湖以北,跟金國祖地最邊沿的交界石勒河就是我大龍正北邊界。”

    “嘶....陛下,地圖上這個所謂的沙俄國,咱們可沒有跟其打過交道啊,你說的這個貝加爾湖,在陰山東北方向近乎數百裏的位置。

    扎頓部落都少有人去,更北有沒有人煙尚且不清楚。

    定疆定在那裏,將來派遣何路兵馬鎮守啊?

    老臣看不如以陰山草原周邊境內百里爲疆,這個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是否適合百姓居住誰也不清楚,不如就算了吧。

    荒蕪之地,真的不需要在意。”

    十多年來,柳明志跟老薑說話從來都是和聲和氣,這一次聽完老薑的話臉色難得陰沉了下來。

    “糊塗!姜遠明你給朕聽好了,朕說以貝加爾湖爲我大龍疆域內湖,此地就必須是我大龍的內湖。

    這裏就算是千里無人煙,也必須定疆我大龍疆域之內。

    此事你若是給朕辦砸了,朕不但去了你的烏紗帽,還讓你去貝加爾湖給朕戍邊去。

    聽明白了?”

    老薑看着柳明志凝重過得目光,心底發慌的點點頭,他從來沒有見過柳明志如此言辭犀利過。

    “老....老臣明白,此次定疆必然以貝加爾湖爲邊疆。

    但是老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將來萬一與這個所謂的沙俄國有所交涉,在疆土問題上發生了爭論,當如何處置?”

    “這個由邊疆將士去決定。

    將來雙方朝廷若是接洽,他們老老實實認就罷了,不認的話,不但貝加爾湖,乃至貝加爾湖以北的疆土,朕都有權決定是否爲我大龍所有。

    在國疆這個問題上,是不容談判的,更是不容商議的。。

    就眼下而言,現在它是咱們的疆土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朕不允許任何國家,任何人來懷疑這個問題。

    後世子孫若是遺失了祖宗之地,必將是比朕百年之後還要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

    “老臣明白,陛下聖明!”

    百官也急忙附和起來。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