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鐵律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來點豬頭肉字數:3061更新時間:24/06/28 13:14:28
對於老朱允准抽調走三萬人,朱允熥不算特別的意外。
要說老朱是勤儉的人,這一點朱允熥肯定會認可。但是要說老朱也有一些如今的普世價值觀,對帝王陵非常的重視等等,這一點也非常的正常,這是一個好大的工程、王朝的體面。
對於孝陵,老朱自然是非常重視的,這也是大明現在在持續進行的大工程。
不過老朱也算是實用主義者,知道現在朝廷需要做的事情不少。所以留下足以繼續維繫、建設孝陵的工匠,抽調走一批役夫,那也沒什麼問題。
“祖父,我仔細想過,今年這一戰之後,接下來幾年按說不用大戰。”朱允熥就開口說道,“仔細想想看,可能也就是要防備叛亂。”
老朱也是這個心思,“確實如此,現在也就是一些叛亂。多半也是在西南之地,朝廷多少是要留些兵馬,不過多半也就是當地衛所就能鎮壓。”
朱允熥認可的說道,“現如今看來,內憂外患基本不大。吏治前些年整頓一番,現在還算清明。勳貴權勢也收回來了,蒙元餘孽也難成氣候。這幾年內政最爲要緊,民生爲重。”
老朱欣慰的說道,“按照你想的辦,咱現在沒心思去想那些事情。”
開國的前十幾年、二十年,朝廷需要處置的事情確實非常多。
需要擔心蒙古的反撲,需要擔心割據勢力的影響,也包括需要消化蒙元時期留下來的一些官員等等。
那時候的朝廷自然需要注重民生,需要考慮休養生息,不過也沒辦法完全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去做一些大事。
但是現在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開國近三十年了,已經將絕大部分的隱患、矛盾給解決了,國力也比較強盛,自然就可以考慮其他的事情了。
發展民生,讓大明更加的富強,在這個時候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提上日程了,這些也都不是什麼小事情。
朱允熥開玩笑說道,“祖父,現在還不行,有些事情還是得靠着皇帝出面才行,我這個太孫說話不管用。”
老朱才不上當,直截了當的說道,“真要是如此,那就是你這個太孫沒用。朝中大小事情咱都讓你處置,你現在還不能一言九鼎,那就是你廢物了。”
朱允熥瞬間覺得手裏的飯菜不香了,他還沒有想說些什麼呢,就給老朱直接給堵住了話頭了,根本不給任何的機會。
老朱有些戲謔的看着朱允熥,說道,“要不要咱給你定個萬世之法?到時候你照着做,肯定能守好江山。”
朱允熥瞬間無語,也果斷的拒絕,“用不着,該守的規矩我肯定守,萬世之法就算了!”
實在是朱允熥不敢在這件事情上開玩笑,他只要敢鬆口,老朱立馬就可以拿出來精心準備許久的萬世之法了,這一點根本沒有任何好懷疑的。
老朱就有些生氣了,“就那麼看不上咱了?咱要是沒點本事,能打下來江山?就以你這點本事,給咱牽馬執蹬都不夠!”
“祖父,這點我得認。真要是在亂世,我活不活的下去都難說。”朱允熥也認真說道,“只是萬世之法真的不行,此一時彼一時,哪能一成不變啊!”
朱允熥知道老朱的性格,能夠從一介布衣成爲開國皇帝,老朱必然是極其自信的人,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根本不會懷疑。
他也考慮到了後世子孫要是能力不夠的問題,那就制定出來‘萬世之法’,在老朱看來照做自然就可以守好江山了。
《皇明祖訓》就算是一個例子,衣食住行等等老朱都定了規矩,甚至子孫後代該如何稱呼皇帝、皇后等等,他也都考慮到了做好了規矩。
有些事情一開始定下規矩確實沒錯,可是如果弄出來一個萬世之法真就不行了,那就是在直接上枷鎖。
老朱也不生氣,直接說道,“有些東西你想改,咱也由着你。真到了那會兒,咱埋在地裏也不知道。你這點好,當着咱的面都敢說,不會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朱允熥則說道,“祖父放心就是,有些鐵律肯定要守。我心裏也有分寸,不會胡來。”
“你現在在疏浚運河、築城設衛,這些事情咱看着也高興。”老朱就開口說道,“惟獨有一點不好,你在水師那邊花了不少銀兩。”
這些年朱允熥的一些所作所爲,老朱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有些事情他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就比如說朱允熥對水師的重視,讓老朱有些看不下去了。
“這不是想着要多賺些銀錢,想着要讓大明更富一些嗎!”朱允熥也不隱瞞,“不要說其他了,兩宋、蒙元尚且出海賺了海量銀錢,我當然也想賺些。”
看老朱要說話,朱允熥搶先說道,“我也知道祖父擔心倭寇,這事情我也不會放下。水師強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倭寇。今年對倭寇的事情,我就定點規矩。”
老朱頓時感興趣的問道,“說說,你準備怎麼定規矩?”
“還不是擒獲倭寇的升賞麼!”朱允熥說道,“如果是真倭,我準備定下和北孥一樣的規矩。將帥、士卒的升賞,也各有不同。”
聽到朱允熥這麼說,老朱比較滿意,“是該如此,這倭寇也是心腹大患。”
大明對於軍功的要求不一樣,平定亂民、割據勢力,賞賜不一樣。殺的是韃子或者倭寇,賞賜是要高一點。
老朱禁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倭寇肆虐。不過老朱的海禁,也不是完全的‘片板不得下海’,一些朝貢等等還是存在的,只不過限制了民間的出海等等。
至於海貿等等,老朱在這方面也是嚴防死守,海貿的規模可謂是小的可憐了。
老朱盯着朱允熥,認真說道,“那你這兩年抓緊些,咱現在由着你。真要是這兩年做不出來什麼,別怪咱醜話說在前頭。到時候就是你不高興,咱臨死前也定個規矩!”
朱允熥瞬間有了些壓力,這也算是老朱給他的‘最後通牒’,或者說這是一個考驗了。通過了,自然是允許繼續嘗試着海貿等等。
如果實驗失敗沒有任何的成績,甚至是有些損失,老朱的意思就是直接定下鐵律。到時候就算朱允熥還想要重開海貿,遇到的阻力也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雖然有壓力,不過朱允熥也有信心,“本來我也是打算這兩年就準備準備了,想來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老朱就沒好氣了,“是啊,你這幾天補貼船廠的不少了。新的大船也都給你弄走了,水師有不少人也就罷了,你那個舅舅在福建、廣東也抓了不少人吧?”
朱允熥有些底氣不足的說道,“不應該啊,我三舅沒抓多少人。”
“沒抓多少人?”老朱對於裝傻充愣的朱允熥更是不客氣,“要不是抓的都是些海商,咱早就收拾你們了。”
常森在福建、廣東也是做了不少事情,有理有節的請了一些人,比如說船匠、水手等等。不過也抓了不少人,就是出過海的商賈等等。
這些人都是在執行朱允熥的一些旨意,這些也都是在爲出海做準備了。
至於引起動亂等等也不需要擔心,不是所有人都出海。更何況按照現在大明的律法,私自出海就是犯法的事情,抓了是在維護大明的法制。
開海之類的事情,朱允熥肯定會推進下去,他自認爲基礎現在也算不錯。
或許也是時候可以開啓一些小規模的實驗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出海就是幾百條船、無數物資等等,這顯然不太可能。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出海就算是帶着一定的政治意義,但是絕對不會只是單純的宣揚國威。賺錢,這些顯然是朱允熥更爲在意的事情,肯定是要多賺錢才行。
爲大明爭取到更多的好處,證明有利可圖之後再擴大規模,再去賺更多的錢財。
這樣也是一種良性循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單純的也就是朱允熥這個皇太孫的個人意志。
和老朱吃完飯、聊完正事,朱允熥也就回到了文華殿,“嚴震直那事算是定下來了,你安排一下去奏報、交人。”
道衍立刻記下來了,他這個殿閣大學士做的越來越像朱允熥的祕書和顧問了。而夏原吉這個殿閣大學士,則是朱允熥的財務顧問了,專項做好一些事情。
對於朱允熥能夠從皇帝那裏得到旨意,道衍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這不只是太孫受寵的原因,也是因爲皇帝的一些脾氣、志向,道衍等人多少也知道一些。
現在就去將一些事情給做好,事情已經確定下來了,那就要快速的推進、落實。
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孫,都喜歡能做事的臣子,這一點道衍等人更加心裏有數!有足夠的能力,才能夠在大明的朝堂上站穩腳跟!
朱允熥繼續開始伏案批閱奏章,這就是他的工作了。現在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內政、放在民生,這些也不可小覷,壓力和挑戰都不算小。
想要做好一些事情,絕對不是隨便說說就行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