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太孫的位置最舒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來點豬頭肉字數:3051更新時間:24/06/28 13:14:28
    吃着飯的朱允熥隨口提起,“祖父,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年勳貴人家的子弟,現在有些不堪大用了?”

    老朱就說道,“你大舅子,九江,這都是有些本事。江陰侯吳高,也能算得上名將。”

    朱允熥不太滿意的說道,“話是這麼說,可是比起咱們當初的聲勢差遠了。”

    “那不能比!”老朱就嚴肅的說道,“咱老家的那些人都是良將,哪個不是百戰餘生活下來的?就說九江這些人,多是讀兵書,能練個兵。遇到了個小的蠻夷叛亂都是大戰事,他們又能有幾回機會真刀真槍的打一場?”

    老朱語重心長,說道,“咱們那會兒是打輸了,說不定就沒了性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在琢磨着打仗,就是要被人打。打了一百場仗能活下來,不是名將也是猛將,看都看會了。”

    真要這麼說也沒太大的問題,實戰就是最好的檢驗舞臺。

    名將都是打出來的,還是要靠實打實的戰績來說話。

    話雖如此,不過朱允熥還是說道,“祖父,如果天下承平,文官那邊必然是源源不斷有新人。咱們勳貴、武將這邊雖說也是世襲,只是到底比不上文官。”

    老朱也不無這些擔心,可是只能問道,“你有什麼法子?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開國初期都是勳貴厲害,文官到底是要慢慢有些權勢。”

    “文官,肯定不能只是讓那些讀孔孟之道的人進來。”朱允熥就說道,“現在那個嚴震直就不錯,從一介小吏成了工部尚書。”

    老朱就嚴肅起來,“允熥,這麼做那些文官可是要反了天!”

    “我知道。”朱允熥就笑着說道,“我聽過溫水煮青蛙的說法,也不一口氣就弄的文官不服氣,咱們慢慢來。以後文官裏頭也有些小吏,科舉也是正途,還有揀拔、舉薦,總之不能就是高官顯貴全都是科舉出身的儒家子弟。”

    老朱又問道,“真要是如此,那些小吏當了官也是個隱患。”

    千萬不要小看那些所謂的小吏,當官的很多都是到了任期就走人。

    而一些小吏都是地方上的地頭蛇,有些小吏甚至可以架空主官。

    “當了官,他不走都不行。”朱允熥就說道,“給他們一個官身,以後想要盤踞一方可不行。”

    朱允熥繼續說道,“以後小吏可爲官、布衣可爲官,就算是工匠也可爲官。”

    老朱不太樂意,“那咱定的戶籍之制不就是廢了?”

    “戶籍肯定不能隨意動,只是也沒必要限制的太死。”朱允熥開玩笑說道,“祖父,以後咱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老朱揉着眉心說道,“咱啊,現在真有些怕了,伱這麼折騰下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朱允熥壞笑起來,“先前選的那個皇太孫這兩天就要進京了。”

    老朱盯着朱允熥,有些無奈的說道,“又要折騰允炆?”

    “話說的真難聽!”朱允熥不滿的說道,“我那二哥可是天下皆知的賢王,他一直都是憂國憂民、爲大明江山社稷思慮。那些話說的,不只是他聽了不高興,我心裏也不痛快。”

    老朱懶得理這個厚臉皮的孫兒,說道,“你家老四回鄉了?”

    “嗯,眼看着十歲了。”朱允熥就說道,“先回鄉祭祖,過幾年也好冊封。”

    老朱點頭,說道,“老四、老五不能讓他們去江南,也不要讓他們去當塞王。離的太遠不好,離的太近也不行。呂氏那三個,不能讓他們靠的太近、有往來。”

    朱允熥心裏明白,不過還是說道,“老五倒也就罷了,他還小。老四的話我心裏有數,我那幾個兄弟,我還能讓他們吃虧不是?”

    老朱也不再多說,以後有些事情他也管不了,自家孫兒太有想法了。

    “我準備弄個武苑,以後馮勝、傅友德這樣的,就弄去武苑。”朱允熥直接說道,“幫着帶帶兵不說,也教一教勳貴子弟。以後五軍都督府、武苑以及一些衛所的將校,我也直接管着。”

    老朱咳嗽一聲,說道,“咱設了衛學。”

    這倒不是在自誇,老朱還是比較在意衛所軍戶子弟的教育問題,所以有衛學。

    和劉瑾鬥法的內閣首輔李東陽就是軍戶出身,實際上正兒八經的‘儒戶’進士反而不如軍戶、匠戶、鹽戶等子弟。不過這些人當中很多也是正經科舉,所以也算是‘讀書人’,也都以儒家子弟自居。

    大明現在的一些公辦學校,各地州府的縣學等等不說,衛所的衛學教育質量也頗高。

    “我知道,只是讀書人有國子監,衛學也該有武苑。”朱允熥侃侃而談說道,“武周的時候就有了武舉,宋時完善武舉有外場考武藝、內場考策論兵書。我們大明也該如此,應該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

    老朱立刻笑了起來,“咱先前給勳貴承襲爵位、軍戶承襲父兄之職定了規矩,你就想着再管一管?”

    朱允熥也立刻說道,“是這個理,總要是拾遺補缺、不斷完善才好,雖說這也不是最完善的,但是也該如此。我還想着在武苑不只是如此,火炮、短銃,到時候這些軍械製造也該納入其中,得有人研究啊!”

    老朱就說道,“不是有火藥司麼,不是有兵部、工部麼!”

    “將士才能知道哪些武器好用,更知道戰場該有哪些東西。”朱允熥就說道,“咱們順便再削一削職權,也不是壞事。”

    老朱總覺得自家孫兒肯定沒憋着好屁,不過仔細想想好像那些提議也不是什麼壞事情。

    仔細想了想之後,老朱說道,“武苑的事情你先弄一下,武舉的事情暫時放下。”

    看到朱允熥想要反駁,老朱就解釋說道,“先踏踏實實辦好一件事情就行,武苑到底不一樣,隨時都能給廢了,武舉就不一樣,能成定製。”

    聽到老朱這麼說,朱允熥也不反對,所以現在還是穩妥一點的比較好。

    老朱隨即又說道,“武苑弄出來了動靜,你再弄武舉。真要是做不成,和你這個皇太孫沒關係,是咱這個皇帝的意思,只是咱晚年昏聵。”

    朱允熥都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那就默認這個理由好了。

    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有些事情咱這兩年能看得到,能給你把關。有些事情咱看不到,還是要你以後慢慢理順。”

    朱允熥也點頭說道,“我也心裏有數,我也沒打算一口氣就把事情都做好。先慢慢的來,腳踏實地的做好一些事情也就行了。”

    對於朱允熥能夠有這樣的想法,老朱自然是非常滿意的。

    他最擔心的就是朱允熥主意多,會冒進。可是再想想自己孫兒的性格,絕不是那種冒進的性子,甚至有些事情沉穩的過分了,都不像是這個歲數的少年該有的樣子。

    現在有老朱這個靠山,朱允熥自然不需要什麼事情都自己衝在前面。

    老朱現在還可以幫着朱允熥坐鎮,有着這位開國皇帝的把關,也好順利去做一些看似有些困難的事情了。

    在老朱和朱允熥商量着一些事情的時候,武林王朱允炆憂心忡忡,眼看着就要倒應天府了。這座他出生的城市,以及他失意的城市,現在終於又要見到了。

    自從就藩杭州以來,朱允炆也偶爾回來,朝覲不用說,包括先太子的忌日也都要回來。

    只是如果允許,他絕對不想回來,因爲他不是衣錦還鄉,只是更加的失落。

    去年還曾經有些暗喜,覺得那人被文官欺負的厲害,可是今年年初聽到了一些事情之後,本來就比較安分的朱允炆更加老實本分了。

    這一次回來按說是先太子的忌日,可是朱允炆真的很怕被折騰。

    朱允熥剛剛回到東宮,朱有容就說道,“剛過來傳話了,說是允炆這兩天回京想要見一面。”

    朱允熥非常無語,“他們母子見面,我還能不許?這麼不近人情的事情我做不出來,讓他們見一見。免得允炆擔心我苛待他母妃,免得呂氏擔心允炆缺胳膊斷腿。”

    朱有齡就藏不住話,說道,“那我安排人跟着,免得他們說話失了體統。”

    朱允熥看着自家二姐,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自家兩個姐姐有進步,現在也不算是傻白甜了。可是要說她們現在就是多麼的有心機等等也談不上,自小養成的習慣,現在讓她們一下子就改變也非常難。

    朱有容也說道,“安排幾個人過去,不要鬧的太難看。”

    朱允熥就只能說道,“大姐、二姐看着安排就是,你們肯定能處理好這些事。”

    朱有容和朱有齡更加開心了,她們也是這麼認爲的。

    回到了書房的朱允熥開始忙起來了,這個皇太孫的位置好啊,有着皇帝幫他保駕護航。還有一個兄長是大明賢王,爲了江山社稷勞心費力。

    提筆開始寫起來,故意寫錯幾個字、劃掉。

    明天允炆看到了這些肯定會更加憂心忡忡吧,以他的性格肯定是忍不住要上奏的。就算是得罪人也在所不惜,誰讓他是大明賢王呢!

    (本章完)